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工商管理

利率市场化问题(一)

销售价格:

利率市场化,简而言之,就是由资金供求决定利率水平,即市场主体在中央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自主决定利率。利率市场化对于我国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和优化经济结构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为了进一步按照WTO的有关规则参与全球竞争,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显得更为迫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的各方面改革为实行利率市场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我国现阶段也存在许多不利于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因素。因此,我们既要认识到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也要认识到实行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及需要进行的配套改革,保证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利进行。

     一、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一)我国现行利率政策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逐步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限制了市场对资金的配置作用,不利于利率作为宏观调控工具发挥作用。从总体看,现行的利率管理制度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1、利率管理体制仍然是以政府管理为主,利率决定机制僵化

    目前,我国利率决定权还集中在中央政府,央行只是授权发布机关和代管部门。中央政府在调整利率时更多的是着眼于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等经济目标,而不是为了资金的价格回归,如:中央政府在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往往降低了我国存贷款利率差。而且,在严格的利率管制下,各商业银行难以自主地根据企业资信状况、风险大小进行利率浮动,商业银行在执行利率政策的过程中尽管有一定的浮动权,但利率变动空间十分有限,不能灵活地确定利率。

    2、利率水平的确定带有一定的主观盲目性,缺乏前瞻性

    目前,我国利率水平的确定依据主要是中央银行掌握的社会资金总供求状况、企业和银行的赢利水平以及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水平等经济指标。这一利率决策机制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信息失真。上述指标有的还难以精确测定,有的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因此很容易产生信息失真的情况,使得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水平难以真正反映市场资金供求;二是决策时滞。由于现行的利率调整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决策程序过于复杂,且时间长,制定出来的利率水平往往滞后于经济形势的发展,而且很难准确估计到每次利率调整所产生的效果,不能做到前瞻性的政策调整。

    3、利率管制措施违背了市场公平的原则

    长期以来,我国对利率实行管制,国有银行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实行不同的政策,如:对国有企业一直实行优惠的官方利率,而对非国有企业却实行较高的市场利率。这种由利率管制形成的官方利率与市场利率并存的局面,使得非国有企业在融资方面受到了种种歧视,违背了市场经济公平的原则,损害了非国有企业的利益,妨碍了非国有企业的发展。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1、利率市场化是资金配置市场化的必然要求

    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应该发挥基础性作用,除了需要由国家垄断控制的极少数商品外,物质商品和要素商品的价格均应由市场决定。目前,我国物质商品价格和资金价格的形成机制存在巨大反差——前者基本上由市场决定,后者则由政府严格管制。作为调节社会资源分配、反映资金供求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市场利率化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利率市场化可以促使资金按收益的高低在社会生产部门间进行分配,通过有效组织资金来源、合理安排资金投向,有效利用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就要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按照WTO的规则参与经济全球化。根据WTO金融服务协议(FSA),加入国应彼此开放市场,相互享受国民待遇;在关税上彼此享受最惠国待遇,增加透明度并逐步实现自由化。在这些原则指导下,中国与美国等国签定的贸易协定中有关金融的主要内容有:入世后两年外资银行可为中国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入世后5年中国市场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外国金融公司允许在基金管理企业中持股33%,3年后增至49%;外国股票包销商可在合资承销公司中占33%的股份;入世5年后包括产险、寿险、商业再保险、团体险、养老保险在内的保险业务全面开放。也就是说,我国金融业的3个主要领域除证券业有所保留外,银行和保险将全面开放(允许有5年的过渡期)。利率市场化是开放金融市场的基础。这是因为,开放金融市场以后,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将受到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利率变动与国际市场利率变化的趋同性将会进一步增强,因此,需要尽快完善利率形成机制,实现利率市场化。

    二、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有利条件

    (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稳定,国民经济进入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1、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1978-200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51%,其中90年代的10年年均增速超过10%。2000年我国GDP达到89404亿元,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增长6.38倍,按汇率计算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与此同时,人均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两个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在1978-2000年间,人均GDP年均增长8.13%。200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7220元,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增长4.58倍(注1)。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1999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780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NP在756—9265美元之间为中等收入国家)的起点,进入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适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保持了经济较快发展。

    2、 稳定的物价和正利率水平为利率市场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

相关论文
上一篇:调节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下一篇:论负债经营2.4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利率 市场化 问题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