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 顶进设备的安装 (2)线路加固检查: 开顶前必须对线路加固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内容为:加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加固部件有无侵入限界的情况。 (3)检查框构强度: 检查与框构同条件养护的压强试件,只有当框构砼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方可顶进。 (4)安装观测仪器: 在框构后方离后背稍远距离处设立观测站以观测框构顶进时的中线和水平偏差。在框构洞内四个角上进行高程测量,顶进方向偏差的观测在框构一侧的前后端各用环氧树脂粘设一个标尺进行,另外,为了观测顶进中后背的变形情况,在后背梁两端设立标尺,进行后背变形观测。 2.5顶进作业 (1)试顶和框构起动: 试顶的目的是继续检查一下顶进设备是否正常,顶力是否均匀,后背、滑板及箱体有无异状,并使框构与滑板分离。 试顶时,油泵应逐渐加压,每次升压后还要稳定10分钟,并对设备及滑板、后背梁等发生的裂缝情况进行检查。油泵升压大小及间隔时间按下表。 设计起动顶力(%) 30 50 70 90 累计时间(分钟) 20 40 50 60 (2)顶进: 顶进工作的过程是:当前方角处挖土完成一个顶程后,即开动高压油泵,使千斤顶产生顶力,通过传力设备,借助于后背的反作用力,推动框构前进。框构前进后,回镐使千斤顶复原,然后在空档处填放顶铁,以待下次开镐。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框构就位。顶进时注意以下几点: 框构起动后,开始为不切土的空顶,但此时需要注意控制好框构顶进的方向,切不可麻痹大意,以免产生较大的偏差,造成纠正困难。 框构沿正确方向入土后,至框构入土1/2长度前,是顶进孔道定型阶段,此时要严格控制中线偏移和水平高差,经常观测,及时进行纠偏的调整水平。 框构入土超过1/2长度后,孔道已基本成型,除继续掌握水平外,纠偏摆动要小,注意防止框构“扎头”,框构底板需吃土顶进。 安放顶铁、顶柱要做到三个一致,即轴线一致、长短搭配一致、位置一致。为减少顶柱自由长度和增加稳定性,每间隔4米顶柱长设横梁一道。 每行顶柱间用方木顶紧,顶柱上填一层50-100cm厚的土层并夯实。为确保既有线线安全, 顶进时采用少挖多顶的方法,每次开挖顶长度控制在30-40cm。顶进过程中要对中线、高程、油表读数、千斤顶开动台数、顶力、顶进时间、顶进距离等勤观测、勤记录,以供分析和为下一次挖土顶进时采取纠偏措施提供依据,如见图4。
图4 顶进施工 3、结束语 顶进施工工艺随着既有线改造工程的增加,正在迅速的发展。在施工中要把既有线路行车安全放在首位,同时还要根据图纸要求、施工设备、现场施工条件等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案与材料。 参考文献 (1)《红柳河至阿拉山口段电气化改造烟墩至乌西施工图》兰新线K1899+764.5新建1-10m钢筋混凝土框架桥设计图。 (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 (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4)乌铁局关于站场改造工程的相关文件与规定。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