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数学论文
《比例尺》教学实录及评析(二)
学生把这两个比化简以后得到1:1000
师:这两个比化简以后都是1:1000,那咱们把这两个1000倍的关系改成1:1000行吗?
展示标好1:1000的足球场图,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比例尺的简练、明了。
小结: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其实你们发明的这种说明方法就是这幅图的比例尺。板书:比例尺
师:那比例尺是谁与谁的比呢?
生: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根据学生回答补充完整板书: : = 比例尺
指着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问:看到这个关系式后你会记算什么呢?
生1:会计算比例尺,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生2:会计算图上距离,用实际距离×比例尺
生3:会计算实际距离,用图上距离:比例
师指着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比例尺问:当你看到它的比例尺是1:1000﹑1:2000时,你能想到什么?(让学生进一步谈对比例尺的理解)
(评析:本环节经历两个层次完成。第一层:学生对比各组的说明方式,通过对比了解各种说明方式的优越性。第二层:探究最佳说明方式,用一种合适的数学符号表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即:一般说明到数学化的说明,这是一个跳跃的过程,是数学的最本质的工作。这一环节处理得非常巧妙,先从学生自创的箭头开始辨析,使学生初步有了符号感初步感知形式语言才是数学的基本语言,它的优势在于简明。这时教师的一个问题抛给学生——大家能不能在这个基础上换一种符号,换成什么符号就能清楚的说明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了呢?接着学生就进入了更深一步的思考:这个符号虽然简练但不够清晰,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用比号水到渠成。在这一环节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可喜的是老师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差异展示学生不同的思维结果,引发学生的争论,并在争论中使学生寻求到了最佳方法,升华了自己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起一个引导作用,完全由学生主动探索来完成,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应用本
论文
由论文同学网(
www.lunwentongxue.com
)整理,更多论文,请点
毕业论文范文
查看
理解地图上比例尺的含义。
师:在生活中你见过比例尺吗?
生:见过。
师:在哪见过?
生:在地图上。
师:我这正好有一幅山东省的地图,看它的比例尺是多少?这是什么意思呢?
生答略。
师:这是一幅咱们济南市的地图,它的比例尺是多少呢?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答略。
(评析:如果上一个环节是模型化的过程,那么这一环节就是对模型的解释,即学生自己界定它的使用范围和能解决什么问题。)
求战术板的比例尺。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教练的战术板上的足球场也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画出来的,今天我把它带来了,你们想看看吗?
生:想。
师出示教练用的战术板,让学生根据图上距离长是44厘米,实际的长是110米计算出战术板的比例尺。
学生用两种方法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
(1)110米=11000厘米
11000÷44=250
1:250
(2)110米=11000厘米
44:11000
1:250
师: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更能代表我们六年级水平?
生答略。
(评析:在这里求比例尺不局限某种方法,而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根据自己的思维水平灵活的选择方法,求出战术板的比例尺,并进行展示,通过比较每种方法各有优势。教师鼓励学生用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的方法求比例尺,但也不否定其他的方法,这是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激励。让学生灵活的选择解决方法,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以人为本,即让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根据求出的比例尺和实际足球场的宽,求战术板上足球场的宽。
师:我们已经求出了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250
,还知道实际的足球场宽是70米,那你能不能算出这幅图的宽是多少呢?
展示学生的算法:
(1)70米=7000厘米
7000÷250=28(厘米)
(2)70米=7000厘米
7000×1/250=28(厘米)
(评析:应用比例尺求图上的宽是一种应用能力的培养,当学生得出了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这个数量关系以后,就应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领会出只要知道其中两个数量,就可以求第三个数量的道理,并会应用在本题中。)
4.要求学生根据一个入球的实际距离,在战术板上标出射门位置。
入球位置:对方半场右路距边线30米,距底线6米的位置射门。
(评析:告诉的是实际距离,让学生把实际进球位置标注在战术板上,一方面是巩固求图上距离的方法,另一方面为下节课较为深入的研究预作铺垫。练习题设计的有创意“足球场”这一主线贯穿其中使学生对数学倍感亲切,运用实例让学生“说一说”、“算一算”,口脑并用,题目灵活多样,使学生对比例尺有多角度理解.并在矛盾冲突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了再延伸!)
【总评】
本节课主要以足球赛为线索,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从不走样的画足球场入手,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探索、反思等活动,逐步体会比例尺的产生、形成的过程,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经验,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从整节课来看,力求把探索比例尺的过程虚拟成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学生经历了实际需要—提出问题—操作研究—相互交流—认识升华(比例尺)的过程。这个递次发展的过程就是“创造数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力求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经历比例尺发生、发展、模型化的历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现成的数学思想或方法。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案例及反思
下一篇
: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实录及..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比例尺》
教学
实录
评析
2011-11-10 19:02:34【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