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2015(四)
有相关数据显示,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40%-50%,有的银行占比更高,超过70%。以德国商业银行为例,该银行从2000年-2010年的中间业务获利从100亿马克增长到1340万亿马克,2010年中间业务占总盈利的65%。
表3 2010年-2012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单位:亿元)
年份(年)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平均占比
2010
19.1%
15.9% 19.7% 20.4% 18.8%
2011
21.4%
18.2% 19.7% 21.9% 20.3%
2012
19.8%
17.7% 19.1% 20.3% 19.3%
数据来源:各行2010年-2012年年度报告
从表3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所占总收入比例均较低,2012年平均收益比重不超过19.2%,由此可看出我国商业银行中中间收入占比较低,净利息收入仍然是银行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四)服务手段比较
中间业务发展的依托为电子通讯和计算机为核心的金融电子化。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服务手段科技化程度高,硬软件设备、支付应用及管理信息系统先进,以美洲银行和大通银行为例,美洲银行有45万个间接自动转帐帐户,具有多账户服务功能,其设置的超级账户非常的便捷、灵活,并有系统科学的管理体系。大通银行凭借完善专业的支付系统和超强的市场推销能力在银行卡方面获得了巨额的服务费收入。相对比,我国银行业的支付系统还存在明显缺陷,缺乏科学、系统、高效的核算体系和结算体系,信息管理水平较低,计算机网络相关软件设施配合运行能力差,给中间业务的推广造成一定的阻碍。
(五)经营方式和管理比较
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是中间业务迅速发展,并受到高度的重视,成为银行营业收入的最大贡献部分。其专门设立经营管理部门,并采用了以客户类别划分机构的设置体制。相比较,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通常充当“派生业务”的角色,没有把中间业务作为利润增长的方式之一。一些银行对中间业务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依附中间业务来开拓市场和增加存款。再则我国商业银行实行分业经营管理,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在内部管理上没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中间业务的发展,中间业务散落在各个部门,缺少完整的管理办法、操作程序等,相应的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三、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随着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的加速进入给我国银行提出了更严重的挑战。办理中间业务对外资银行来说具有明显优势,中间业务市场份额将被瓜分。为适应国际和国内金融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实现银行经营多元化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重要发展事项。
(一)是商业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需要
银行是企业,提供服务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我国商业银行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传统业务筹资成本增大,同时受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影响,存贷利差越来越小,利差收益提高困难,银行仅靠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维持生存发展越来越困难。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银行业务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银行服务水平的高低,银行产品的丰富程度,决定了商业银行能否吸引优质客户的重要因素。通过中间业务的发展可以在更多的领域内和更大程度上快捷准确地解决客户的金融需要,从而增加客户的对商业银行的需求,从而在竞争中争得主动权,取得优势。中间业务不仅可以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分散风险,而且通过增强服务创造效益,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收益的重要来源。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需要。
(二)中间业务的发展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分散经营风险
按照《巴塞尔协议》,银行的资本对风险资产比率要达8%,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增加资本储备,这必然影响银行赢利。中间业务具有成本低、收益大、风险小的优势,有助于商业银行积累大量资本,优化结构。大力拓展中间业务,特别是代收费用、现金管理业务、基金托管、咨询服务等风险较低的中间业务对于降低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分散风险资产占有率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拓展中间业务吸收行外资金,增加低成本资金,可以优化负债结构,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发展风险程度低的中间业务,把银行的盈利重心从占用行内风险资产的传统业务中解放出来,转化成低风险资产占用的新型中间业务中来,这不仅是因为会减少了商业银行的负债压力,更因为中间业务的发展与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存在一定的稳定关系,调整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拓宽了商业银行稳定的利润来源,更进一步起到通过利润补充资本,从而稀释风险。
四、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对策
通过上面的分析得到的成果,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从而提高中间业务的服务质量和风险掌控水平,以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简单阐述对中间业务的对策:
(一)提高对发展中间业务重要性的认识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不足,我国银行业要转变思想观念,切实把中间业务作为重点发展业务来抓,而不是仅仅认为它只是存贷业务的补充。随着近几年金融市场的发展,银行单纯靠利率差来增加营业收入已成为过去式。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在《兴业银行2012年年度报告》中提到:在国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国内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形势下、利率市场化实质性推进等诸多原因下,兴业银行应继续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新兴业务的的创新及推广,打造涵盖银行、信托、资产管理等各业务领域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多市场、综合化的金融服务。由此可见银行应该要把发展中间业务提到保证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要真正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是今后商业银行提高盈利水平、改善客户结构、增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真正确立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并驾齐驱发展的战略。以传统业务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并通过中间业务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传统业务的稳定发展,促进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机制。
(二)搭建运行高效安全的信息科技平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改变我国商业银行科技化程度低也是重要事情之一,没有信息科技技术的支撑,发展中间业务困难重重。这不仅需要计算机的硬软件技术支持,更需要系统开发及数据运算能力。加强银行间的合作,实现业务互补,资源共享,才能把全国性跨行通兑、客户信息实时查询和大范围网上支付等问题给解决掉,给中间业务发展营造很好的技术氛围,同时新业务的发展,也必须与应用平台开发同步。以兴业银行电子银行为例,2012年企业及个人网银有效客户累计543.28万户,手机银行有效客户累计546.46万户,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达71.84%,电子银行交易量(资金变动类交易)已超过所有网点交易笔数的2倍,该数据可以看出现在人们对电子银行的应用率,由此反映出强大信息科技技术的必要性。如个人网银在实际应用中,跨行转账未实现即时的汇入汇出,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为弥补该时间差,推出了跨行实时转账,但该功能有存在单笔转账金额的限制,使得大额资金的转账做不到单笔到账,造成客户资金及时间的消耗,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子银行的推广力度。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4
/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国债期货推出的意义及影响分析2015
下一篇
: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进一步
发展
我国
商业
银行
中间业务
思考
2015
2016-08-27 13:28:42【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