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农村初中科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策略研究(八)
7.增强作业组织性
为切实增强作业布置有效性,配合课题的实施,提高学校各门学科作业布置的有效性,我校领导非常重视对作业布置的组织。为提高作业布置的实效性,做好实施监督,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统一要求
我校教辅资料的使用都是由教务处制订方案并报校长室审批;作业内容、数量、要求的统一以及作业的批改、订正,由备课组长检查、同事监督,由教务处通过到班了解、召开座谈会、测评等方法进行检查和考核;作业独立完成,由值班教师、班主任监督,组织学生监督,由教务处、年级组组织考核。
(2)进行考核
各门学科作业的布置、完成、批改、讲评,教务处都必须制订具体的考核要求,考核结果与教师本人、备课组长或备课组、班级的评先评优和奖金分配挂钩,对操作不当影响教学效果或给学校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教师个人、备课组、班主任及相关科室的责任。
(3)健全网络
我校正在实施教务处、学科组、备课组三级管理网络,各级管理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实施对作业的管理。教务处组织相关人员不定期在学生中进行学科作业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及想法,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家庭作业,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检查批改家庭作业方面存在哪些问题等。
作为学科组则利用校本培训时间组织学习《教师教学活动的要求和建议》,然后学科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学科作业常规要求,从作业的设计、作业数量、难易程度、层次梯度、批改要求等各环节加以规范,做到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并能定期检查评估反馈。任课教师依照各教研组制订的各学科《作业规范》,提前向学生明确规定和统一要求。假如学生作业中出现自行其是,不符合规定格式的现象,任课教师必须及时纠正。
四、成果与分析:
通过课题组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发现经过探索也颇有一些收获:
1.了解了学生作业心理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从调查学生的作业方式、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评价方式入手,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也让我们一线教师能充分了解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作业心理,为教师的教学提供第一手材料。
2.探索了可操作的方法
我们课题组教师基于自然科学这门课程的特点,在作业的布置的形式、作业评价的方式、作业的难度的设置、作业的量与作业时间的控制、学生作业主体地位的提高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探索,也探索出一些提高科学作业布置有效性的操作方法。
3.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科学教师特别是课题组成员在教学中更加重视作业环节,通过作业改革,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提高,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从苦学转为乐学;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高层次思维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拓了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在学习科学的情感态度上明显转好。体现在作业能自觉按时完成,不交作业的人次大大减少。再对作业难度等情况的调查时,我们发现认为很难的比例从16%降到了9.5%,认为较难的比例从35.1%降到了26.3%,认为适中的比例从41.7%提高到了52.7%,认为容易的比例从7.2%提高到11.5%。
4.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教师对自己的作业布置情况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能借助一些教育理念认真研究初中生的作业心理,运用调查、实验、资料总结,认真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选用不同的实践策略。
与此同时,课题组定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在此过程中,根据课题研究的进展和大家关注的焦点,不同能力的教师能针对课题实践情况进行交流,谈设想、讲方案,并听取大家的意见,面对在实践策略方面的难点和焦点问题,进行集中的研讨。在良好的研究氛围中,大家的思想得以碰撞,能力得以体现,专业化素养得到了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不仅使科学教师成为了我校作业布置有效性研究的的领头羊,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科教师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老师的参与,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究。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注重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撰写本课题研究相关的小调查研究报告30余篇,相关的研究论文8篇。
五、反思与展望:
在科学作业布置有效性策略的探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教师也感觉到有些现象需要总结,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反思和深入研究。
有效作业可以说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理想。通过一个阶段研究以后,我们发现对学生的作业布置不应靠数量取胜,而应求质变,作业形式多样,分层要求合理,及时评价反馈,激励学生内驱,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作业真正做到“轻负优质”。
当然,学生的作业要真正做到“轻负优质”,对我们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老师必须真正领会新课程理念,改变传统的作业观,要求老师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开拓视野,成为一名学习型老师,惟有如此,老师才能布置出高水平、高质量、高效能的作业来,才能真正发挥作业的功能。
最后,我们课题组教师认为在进行作业布置有效性策略研究过程中,需要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协作,共同探讨,并及时调整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地优化每一个环节,提高作业布置的“有效度”,有时甚至需要学校调整教学常规考核政策,重在教学效果与业绩。
六、参考文献:
【1】钟启泉.《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2】高晓春.《课外作业设计刍议》.陕西教育.2003年第12期
【3】余自强.《科学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8
/8/8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互动—发生式”教学在初中《科..
下一篇
:
初中科学教学中创设课堂导入情境..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农村
初中
科学
作业
布置
有效性
策略
研究
2011-10-01 12:39:27【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