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变“学习过程”为“创造过程”——《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策略(二)
如:在布置新课预习时,让学生就自己想了解内容互问。如预习“太阳和月球”一节内容时,学生就月球有如下的问题:①月球是怎样形成的?②月球的质量和直径是多少?③月球上白天和晚上的温度是多少?④月球上有没有大气层?⑤月球表面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这是怎么回事?⑥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球有时是圆的,有时不是圆的?⑦在月球上有没有生命?为什么?⑧如果人类要到月球上生活,该考虑哪些因素?⑨在月球上进行100米赛跑和跳高比赛与在地球上相比,成绩有何差异?等。这些问题有的学生能马上回答,对不能回答的会在课外通过查阅资料、同学讨论来找到答案。这种互问,能促进学生课外探究,起到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搜索信息的能力,培养探究精神的作用。
2.欢迎学生向老师提问,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遇到困难或疑问,需向老师提问、要求老师解答,此时,教师对学生的提问首先应给以肯定和鼓励,保护其积极性。教师回答时,采用“变答为问”,即避开正面回答,而是将学生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学生能解决的小问题,进行旁敲侧击,让学生找到答案。如:学生从电视中看到首次登月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月时穿上了极笨重的宇航服,行动很不方便,能不能穿保暖性能好、柔软、轻便的羽绒服?学生的问题只问能或不能,但老师只回答“不能”二字,学生一定不会满意,直接告知其原因,效果也不好,因此,我采用变答为问:①月球上有空气吗?②人体内有气体吗?③体内气体对血管、内腔壁有压强吗?④不穿牢固、合身的宇航服会怎么样?这样,用四个小问题,提示学生的思路,相当于给学生以“梯子”,学生就能逐级爬上梯子,摘到胜利的果实,而不是将树上的果实摘给学生。这种转答为问,以问题替代答案,正是教师主导作用体现。
3.鼓励学生课堂质疑,活跃创造性思维。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思维敏捷的学生,时常会有质疑的需求。如:在引导学生自学碳和碳的化合物时,知道了金刚石是最坚硬的物质,可用于制作玻璃刀,切割坚硬的玻璃,可镶嵌在钻探机的钻头上,用来钻坚硬的岩层,金刚石经雕琢成钻石。有一学生向老师发问:“金刚石是最坚硬的物质,还能用什么工具来雕琢它呢?”“是啊,木雕、石雕,工艺家是用比木、石坚硬的刀具雕刻的,那么,什么样的‘刀具’能刻进金刚石呢?”这一问题立刻吸引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但却无人回答。于是,我提示学生想一想,雕刻木头时,刀具会不会磨损?(会,但木材比刀具磨损快),这样学生就明白:雕琢金刚石,实际是琢磨,只是工具比金刚石软,工具比金刚石磨损快。因此,学生精彩的提问、教师适度的引导往往使课堂生机盎然。
又如:在学习“科学探究”这一课时,对“在真空情况下,重力不同的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哪个物体先着地?”这一问题,课本上为了说明实验的重要性,在真空管中让鸡毛与铁片同时下落,结果同时着落。从而得到结论:在真空情况下,重力不同的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同时着地。同学交流后,有一个学生举手说:我不看实验也知道应该是轻重物体一起着地。理由是:如果重的先落地,轻的后落地,则轻、重两物绑在一起后更重,应下落得更快,但另一方面,两物一起,重的(快的)拉轻的(慢的),重物比原来下落慢,轻物比原来快,与原来相比,应在两者之间。这与假设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若假设下落是轻物快,重物慢,同理可推也不成立。因此,两物应同时着地。这位同学的回答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他就这一问题,科学地建立了两个假设,根据是日常生活经验:快车拉慢车,速度在两者之间这一证据,轻松否定了两个假设,得出科学结论。这种创新的科学思维过程值得其他同学甚至教师学习。
教师的提问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学生的质疑、提问是学生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亚里士多德曾经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一个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的思维是活跃的、积极的、主动的,说明他善于联想,是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说明他有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力鼓励学生质疑、提问。教学中,教师不能包办一切,要在“导”上做文章,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有所创见。教育学生不惟书,不惟师,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让问号常在头脑中闪现。对学生的提问老师和其他同学都要积极关注,哪怕是不恰当的提问,也决不能讽刺、嘲笑,而应耐心引导,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
二、自主设计实验,提高实验能力,锤炼创造性思维
在以往传统教学中,学生实验、演示实验的实验思路是书上写好的或老师告知的,实验步骤是确定好的,学生“做实验”实际只是一个“听指挥的操作者”,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无疑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我认为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想办法,设计实验,来得出问题的结论。
如:在“电磁感应”学习时,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引出“磁场能否产生电流?”这一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提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
/3/3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在体验中建构 在建构中提升——..
下一篇
:
“互动—发生式”教学在初中《科..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学习
过程
创造
《科学》
教学
引导
学生
进行
创造性
策略
2011-10-01 12:41:07【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