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论文排版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类比”方法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四)

 
 生3:用碱当中的金属写在前面(阳离子),再把氧化物多加一个氧写在后面(阴离子)。
 师:很好。其他同学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那么SiO2+NaOH===呢?……
 例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类比实验室制取氧气得出气体制取和收集的规律
 为了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起选择实验装置的规律。教学时,必须把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的性质和反应的条件与实验室制取氧气进行类比,总结出气体制取和收集的设计思路和装置选择。
◆呈现二氧化碳制取原理后,引导确定石灰石、盐酸的状态以及反应条件,并引导与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进行比较。
 ◆呈现、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引导学生选择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
 
 
 

◆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以及氧气收集的装置图,选择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装置。

 
 ◆在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的设计,归纳气体制取设计的规律。
 4、类比在知识的应用中
 科学的价值,最终落脚于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然而科学原理是一定的,具体的情景确是千变万化的。如何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是科学教学中较为困难的内容。其中,把新情景与学生已知的模型和情景进行类比,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1: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无锡著名景点——锡山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如图所示。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两张照片拍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要解决这个题目,教师首先要把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模型之间进行类比:镜头――凸透镜;景物――蜡烛;
底片――毛玻璃;景物到镜头的距离――物距;底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这样的类比才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情景与模型之间的本质联系。
 例2:(氯化氢气体与二氧化碳气体)
 某同学欲证明盐酸与氯化氢气体性质不同,他向A、B、C三支洁净的试管中各放一片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然后向A试管中加入盐酸,试纸显     色;往B试管中通入氯化氢气体,试纸         色;这时他认为还不能得到满意的结论,于是他向C试管中加入一种化学式为        物质,他之所以加入这种物质理由是                  。
 本题的思考方法和八下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过程一模一样,因此教师只要利用和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已有模型类比,学生就可以借助已有经验迁移到新情境中。
 其实解题中的类比就是具体情景和已有模型建立联系的过程。也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很多时候,教师总希望通过多做练习来提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效果却不明显。归其原因,无论学生做多少练习,总不能形成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而这一思想的缺陷正是教师日常教学中不善于引导学生把具体情景与已有模型进行类比的缘故。    
 三、类比在科学教学中的禁用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类比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之上。因此类比虽在科学教学中有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绝不是科学教学唯一的方法,更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恰恰相反的是在很多时候类比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在科学教学的很多时候类比是禁用的。
 1、类比对象之间的共性并不明显时
 所谓类比,两个相比对象有共同之处,而且特征要明显。如果类比的对象与学生学生的认知之间距离过与遥远,其效果恰到其反。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反而会给学生认识新知识带来干扰。也就是说类比只适用于学生非常了解的事件,并且两者之间的共同之处非常突出,要不然就会前功尽弃。
 例;饱和溶液与吃饱了类比
 在教学饱和溶液的概念时,经常听到教师会把饱和溶液就是吃饱了,不饱和溶液就是还能吃进行类比。其实,仔细思考这两者之间的距离是非常大的。因为饱不饱和是一个定量关系,而吃不吃饱仅仅是个定性关系。饱和就一定再也容不下,而吃饱了总还能再吃一点。因此,这样的类比往往会让学生认为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
 2、类比对象不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时
 贴近学生思维是教学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之一,运用类比的方法也不列外。尽管类比的对象之间有明显的共性,但类比的对象并不为学生所熟知时,禁用类比。否则,不但不能解决新知识的学习,学生反而会给学习新知识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类比时需“驾轻就熟”,“就地取材”,不要找那些学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对象,更不要找那些比本体还要复杂,令人费解的对象。
 如: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六节《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讲到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时教师和英语中的时态进行了类比:性质就相当于将来时,表示它能但还没有发生;变化就像现在进行时,表示正在发生。例如木条能燃烧,表示能够,但还未发生,这就是性质。木条燃烧发光、发热,表示木条正在燃烧,所以是化学变化。结果很不理想,原因就在于英语时态还没学到,即使学了不一定所有学生能掌握好,时态本身是英语教学的难点。
 3、可通过实验等更直观方法解决时
 科学是一名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点重要手段。也是最为直接,最为形象的手段。这是其他手段无法比拟的客观事实。因此,在科学的教学中实验才是正解,类比只是辅助。当两者相遇时,往往实验才是最佳选择。
 如:上文提到的茎的斜切为了增大吸收面积,缩短实验周期这个问题。最好还是先做如下实验,然后再进行类比、归纳要好的多。
 利用两只白粉笔一个磨成斜面,一支保持原状。然后同时浸入到红墨水中观察、比较红墨水的上升速度。然后在进行类比、总结,这样效果要好得多。
 总之,类比在很大程度上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同时又可激发学生联想,具有启发思路、触类旁通的作用。在科学各个内容的教学中都有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种方法,只有合理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运用类比的方法,但更需要合理的运用类比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XX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科学课程100个教学案例》      郑青岳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7年4月
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       XX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学科学教育》                陈志伟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1年4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

相关论文
上一篇:“走出实验程式化,动手更动脑”.. 下一篇:让科学课堂更加“流光益彩”-----..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类比 方法 科学 教学 应用 反思 2011-10-08 11:24:17【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17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