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发探究动机,体验探究欲望 新课程标准在注重知识技能的同时,把“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到了与知识技能等同的重要位置,这就要求课堂的教学必须精心设计。教师是借助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把学习视为自己的需要,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让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充满了一种体验的快感,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投入感和参与感,为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展开并取得成效打下基础。 在进行“大气的压强”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的活动之中去,教师安排了如下体验性探究活动: 【情境展示】 教师首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录像:玻璃厂的工人正在繁忙地工作,由于材料不够,需要到库房取材料,几个工人在搬运一块巨大的玻璃时遇到了麻烦,由于面积过大、过重且易伤手,几个人在讨论着......录像暂停。 【情景模拟】 教师要求学生提出解决问题方法并用实验模拟说明,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上台展示方法。(桌上给一些器材:吸钩、两块磁铁、玻璃片,要求实验时手不直接接触玻璃而提起并搬运玻璃。) 这个阶段所提供的情景材料紧紧围绕学习目标, 学生动手设计实验,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展示成果】 生甲:我们这组将一块磁铁放在玻璃的上方,一块放在玻璃的下方,利用磁铁的吸力就可提起玻璃了。 教师:这是根据什么原理? 生甲:是利用磁体的性质。这一方法同学都赞同。 生乙:我们这组用一个吸钩,将它按在玻璃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手提起吸钩的钩子,就可提起玻璃了。(边说边演示) 教师: 吸钩对玻璃有吸力吗? 生乙:可能是吸引力,总之,吸钩将玻璃拉起来了。 【出示结果】 为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再继续播放课件,课件中是利用与生甲相同的方法。学生们不由得说“耶!”表达了他们的知识用于生活的自豪情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