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小班绘本教学现状以及有效策略研究
销售价格:
引言
所谓绘本是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多以低幼儿童阅读为主,内容涉及文学、教育、科普等。绘本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首先,在绘本阅读中能让孩子懂得许多道理。每一本绘本都蕴含着一个或多个道理,加上现在的绘本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各方面的知识,懂得的道理自然就会越来越多。其次,绘本的阅读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孩子在阅读绘本的时候并不仅仅只是看色彩鲜艳的图画,他们会通过他们看到的画面去猜测图画所要表达的意思,想象图画中的人物间的对话等等。再次,一本好的绘本不仅仅让幼儿明白一个道理,还能帮助幼儿从中获得更多的情绪体验。绘本中的主人翁大多都是富有生命的,因而也就注入了各种感情与情绪,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将绘本中的人物感情与情绪转化为自己的感情与情绪,起到感情交流的作用。正因为绘本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幼儿园里经常会涉及到绘本教学,绘本教学看似很难,但其实也是可以有一定模式可循的。根据多次的绘本教学,我总结出幼儿园的绘本教学的一般模式,这里以绘本教学《爱吃水果的牛》为例,将绘本教学分为五个环节。
一、导入环节
绘本教学的导入一定要和绘本里的某一件事或某一个人物联系起来,激发孩子阅读绘本的兴趣。例如:在绘本教学《爱吃水果的牛》中,教师在导入时就用了一只可爱的小奶牛,和幼儿一起讨论奶牛的最大本领是挤奶,这为绘本中奶牛吃了水果后挤出水果奶起了一个提示作用。在讨论完小奶牛的本领后,教师告诉幼儿今天小奶牛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发生在它身边的故事,激起了幼儿阅读绘本的兴趣。
二、幼儿翻看绘本,自由讲述。
幼儿的兴趣被激起后,教师就可以让幼儿去自由阅读绘本了,这一过程中,教师无需做任何语言提示,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书中的意思,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发挥幼儿想象力,在没有任何语言提示的条件下,幼儿发挥想象的空间会非常大,每个幼儿想象力不同,对绘本的理解也就不同。除了幼儿独自翻看绘本外,还可以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相互交流着看,幼儿在生生互动中相互学习。
三、逐图讲述
绘本中的每张图画都有丰富的内涵,在幼儿自己猜测了绘本的大概意思以后,教师可以通过逐图讲述的方式帮助幼儿充分挖掘绘本里的内容。注意,这里不是教师逐图直接讲述给幼儿听,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导幼儿看懂图意,这一过程不但可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还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绘本教学中的提问也是有技巧的,首先让幼儿说一说这幅图上有什么,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加以追问,拓展幼儿的思路,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绘本中第一幅图是一头奶牛在结满了水果的果园里。
教师:“图上有谁?”
幼儿:“小奶牛。”
教师:“什么样的小奶牛?”
幼儿:“可爱的小奶牛。”
教师:“小奶牛在什么地方?”
幼儿:“在果园里。”
教师:“你怎么知道他在果园了?”
幼儿:“因为树上结满了苹果、桔子, 还有西瓜,草莓。”
教师:“什么样的苹果?”
幼儿:“红彤彤的苹果。”
教师:“什么样的桔子?”
幼儿:“黄橙橙的桔子。”
教师:“什么样的西瓜?”
幼儿:“圆圆的大西瓜。”
教师:“什么样的草莓?”
幼儿:“像宝石一样的草莓。”
教师:“请小朋友猜一猜小奶牛在干什么?”
幼儿:“小奶牛在散步。”
教师:“它是怎样散步的,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幼儿:“慢悠悠的散步。”
教师:“小奶牛散步时的心情怎样?它在想什么?”
幼儿:“小奶牛很开心,它在想,我要是能吃到这些水果该多好啊!”
教师一步步的追问,帮助幼儿抓住图画中所有的信息,丰富幼儿的词汇,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一幅图讲述完之后,教师要根据幼儿所讲述的内容做一个完整性的讲述。例如刚才的图画就可以表述成:一头可爱的小奶牛在结满了红彤彤的苹果、黄橙橙的桔子、圆圆的大西瓜、像宝石一样的草莓的果园里慢悠悠的散着步,看着这些水果,它十分的开心,它想:要是我能吃到这些水果该多好啊!
四、完整讲述
逐图讲述完以后,幼儿已基本掌握了绘本每幅图的内容,这时活动并没有结束,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完整讲述,这一环节是让幼儿将前面逐图讲述时所掌握的信息完整的串起来。在掌握绘本故事的同时训练语言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完整讲述绘本内容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老师先讲述,再请幼儿讲述,也可以是幼儿先讲教师再讲,还可以是同伴之间相互讲述,在幼儿讲述时不要求千篇一律,只要内容符合,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就可以了,当然词汇越丰富越好。
五、阐明道理
每一本绘本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不同的人能从不同的侧面看出其寓意,所以在阐明道理时,教师不能一味的认准某一道理而否定幼儿的其他想法。例如绘本《爱吃水果的牛》,其主要道理是:多吃水果身体好。但是幼儿却看出了许多个道理: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等,这些在绘本中也确实有所体现,所以不能说他是谁错的,对于绘本里的道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必太过强求一致。绘本教学并不难,只要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幼儿充分挖掘绘本中的信息,达到训练幼儿能用丰富的词汇完整讲述绘本内容,从绘本中明白一些道理等目的,就是一堂成功的绘本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 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叶明芳.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艺术同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06).
[4] 梁雅珠.给孩子一个绿色的家庭.学前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学前儿童社会机制的策略及探析
下一篇
:
我的地盘我做主——浅析中班幼儿..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小班
教学
现状
以及
有效
策略
研究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