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二)
销售价格: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在幼儿有了一个好的行为习惯或者是改掉了坏习惯时,家长和老师要多进行鼓励。同时, 老师也应起好带头作用,以身作则。
有一次在进行家访时,家长就说,我们家孩子最喜欢别人表扬他;每次只要别人表扬他,他就会特别高兴,也特别听我们的话。其实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的,所以面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老师都要真心真意地赞赏,这样不仅可以树立孩子的信心,还会激发孩子前进的动力。
(三)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原本就是一张白纸,通过家长的绘制,来画孩子五彩斑斓的童年,孩子也最容易学习和模仿家长,尤其是家长的习惯,最容易影响孩子。所以如果家长的习惯不好,那么孩子的行为习惯多半也是不会好的。
幼儿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因此,在幼儿园,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树立好的形象。比如:在进餐后,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漱口、饭前饭后肥皂洗手、与孩子说话时坚持普通话和礼貌用语等,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会自觉坚持学习。
(四)要有坚决的态度
家长和老师在做事时,都要有主见,做一件事时态度要前后一致,例如孩子吃饭,今天在这个地方吃饭,明天又在另一个地方吃饭,那么他又怎么会养成好的饮食习惯呢?
有这样一个案例,家里的老小,晚上晚餐之后的这段时间,这个孩子就特别不乖。晚饭后的两个小时是家里面最重要的时间,因为妈妈要陪老大做功课,妹妹在客厅里自己玩,哭闹要这个要那个,妈妈一开始是来安抚,不要哭马上就好了,让哥哥把功课作完,后来就开始责备了,后来发现骂也没用,家里面永远都不安静了。家人问如何让妹妹哭闹的行为不要有,我们发觉妹妹乖乖的时候,妈妈就不会出来,妈妈就会陪哥哥做功课,妹妹发出声音妈妈就会出来,至少知道妈妈会注意她。于是我告诉这个妈妈,下一次在哥哥还没做功课之前,先给妹妹一些事情做,一张着色卡或者是拼一个小拼图,你定时地出来,不时地鼓励她,在哭闹的时候就不要出去。结果妹妹哭闹的情况真的减少了。
我们常常在孩子有好表现的时候不理他,认为他是理所当然的,让孩子知道只有他们做一些特别的事情父母亲才会注意他们,父母亲事实上鼓励他们,让他们知道只有这时候才会出来,他们就会一直继续他们的行为。
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一)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
现代幼儿园基本都建立了一日生活常规,这样就能对幼儿进行系列化教育。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制定适合孩子的系列教育,例如初入园时的集体教育;“母亲节”的爱妈妈教育;“端午节”的教育;“七一”的爱党教育等。在幼儿园期间,我们可以要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能自己穿脱衣裤,并且整理。
(二)与家庭形成合力,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
培养孩子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家长和老师本身就存在很多不良的习惯。如食不言,寝不语;在吃饭时会这样要求孩子,可是我们自己也没有做到,这样一个不好的习惯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他就会觉得父母都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又为什么来要求我呢?要让孩子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家园共同努力,尽可能做到一致。
(三)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参与,让孩子充分地参与
我经常会在网络中看到一些家长抱怨说:“说的是给孩子的作业,不好看又怕没有面子,其实还不是要我们来完成。”其实并不是给家长布置作业,而是老师希望让孩子更多参与“作业”的制作中,不是在一旁看父母完成,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充分的参与其中,才是幼儿园老师布置这项“作业”的初衷,如果每一件事都是有家长完成,那么孩子便会形成固有思维模式,依赖于父母,觉得什么也不想学,不需要学。这就不利于孩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培养。例如,秋天到了,老师说:“秋天到了,树叶飘落下来,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捡一些树叶回家,共同完成一幅树叶画吧。”那么捡树叶这项简单的工作就完全可以留给孩子来完成,家长可以问问孩子想怎样完成,怎样来做一幅画,家长来配合。这样一个过程不就培养了孩子良好的习惯吗?
(四)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自信心的建立,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新生入园,是孩子最缺乏自信的时段,大多数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没有安全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这个时候老师需要多对幼儿进行鼓励,促进孩子们成长,建立自信心。这样,幼儿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才会更有自信,能够不断进步。
(五)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
在生活中,家长应该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并在孩子做出好的行为时,及时给予鼓励;反之,如果孩子出现不好行为时,及时制止,但不是指责。
三、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步骤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应该恰当的步骤来进行:
(一)要认识习惯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期间,老师可以在课堂中通过一些小故事,来让孩子们认识一些行为特征,并一起分析行为的好坏,让他们感受习惯的重要性。
(二)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可以和孩子制定家规、班规,让孩子有规则意识,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共同参与到孩子的习惯培养中。
(三)进行榜样教育
历史中,有很多的名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好的习惯,正是这些好的习惯,促使他们取得成功,在幼儿饭前活动中,我们可以讲一讲这些名人故事,给幼儿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引导,进行榜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
下一篇
: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家园
合作
共同
培养
幼儿
良好
行为
习惯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