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激发幼儿绘画兴趣、发展想象力
销售价格:
激发幼儿绘画兴趣、发展想象力
【摘要】绘画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开发幼儿心智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从激发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发展想象力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幼儿绘画能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发展想象力;培养
几乎每个幼儿都喜欢乱涂乱画,他们以此作为是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美术活动恰恰符合幼儿的天性,通过美术活动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客观事物,促进幼儿思维、情感等诸方面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以往都是“只有教师教,幼儿才在学”这样一个教学模式,创新型的教学理念遵从幼儿身心特点的发展,鼓励幼儿在绘画中敢于写实,富于想象,让幼儿敢于表现他们对生活事物的独特见解和感受。注重培养幼儿丰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这对培养幼儿以后的艺术表现力,发展智能有着极大的益处所以,经常让幼儿画一些主题画和意愿画,这样幼儿就能无拘无束地不断构思,创造出新的形象。 既然幼儿喜欢自由作画,是不是就能完全将脑中的记忆都跃然纸上呢?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意愿画的教学时,我们还是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画中的物体之间联系性差,缺乏想象的主题和情节;纯粹“自由”画,对其作品的主题内容难以自圆其说;思维不够大胆,有局限性,或缺乏思考想象的能力,只会模仿他人,没有自我创新意识。
“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是美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此基础上,如何激发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就成了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我们知道,想象力是创造发明的基础。
提高,综合素质也会得到均衡的发展。如何在绘画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呢?
创造性的火花爆发于思维的高潮,激励幼儿的思维是创造教育的核心。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想象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创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创造教育,在绘画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首先要遵循创新教育的基本原理,同时还要善于发挥绘画活动的自身优势。
一、激发幼儿思维,提高儿童作画兴趣
教师的教导态度应当是和蔼可亲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要根据幼儿的知识、能力、水平,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尤其要把握好提问的坡度和办法,不断提出问题,教师的提问要优先考虑非唯一答案的问题,要能激励学生的思维。
基于这一原理,教师在绘画教学活动中激发儿童作画兴趣应做到:1、激化表象,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启发幼儿联系已有的感情经验,随着绘画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入绘画的意境。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教师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折纸贴画“屋顶”的开始部分,我给幼儿讲了一个故事:“前几天下大雨,大风刮走了小兔家的屋顶,小兔多伤心啊。”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并引起了幼儿对小兔的同情,纷纷表示要为小兔“盖新房”。这时教师就可以教幼儿用正方形的纸对角折成三角形,贴在小兔的屋子上,小兔的新房就这样造好了。还有在绘画活动中“帮妈妈绕绒线”中,我在活动的开始,就和幼儿一起玩绕绒线的模仿游戏,在体验绕绒线的手臂绕环动作后,再让幼儿在纸上为妈妈“绕绒线”,学习画圆圈线。教师利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运用语言创设情景,如:在画春天的景色时,教师启发引导幼儿从天空、树木、花草上寻找春天已来到人间的消息,使幼儿仿佛感受到太阳暖暖地照着大地感觉;使幼儿仿佛看到微风轻轻吹过杨柳树,柳枝长出了嫩嫩的细芽;小草茁壮成长花儿吐出了花苞等等情感体验。老师在启发幼儿的时候,不要急于画出来,而是用形象化的语言让孩子借助想象的翅膀,在脑海里展现出一幅诗情画意般的春天的景色,也可让幼儿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这样幼儿才能画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感受。另外,还需要老师善于与幼儿一起欣赏美的事物,积累丰富的表象。如:春 天带孩子到郊外,看绿茵茵的大草坪,美丽的蝴蝶花;夏天带孩子在池塘里游水、打水花;秋天去拾落叶,欣赏色彩斑斓的树叶和彩色的树木;冬天带孩子滚雪球、堆雪人,欣赏银色世界的独特魅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及亲身的活动,幼儿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这就为其愉悦的心情,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其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智慧的源泉。
2、创设绘画活动中的创造性的氛围和条件,提供恰当的绘画材料,为幼 儿发挥想象力提供条件。良好的创造教育氛围和条件,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幼儿绘画创造能力的发展创设条件,促其产生。在活动室的适当位置,有意选择摆设一些儿童喜欢的玩具(结构简单的),最好在四周再添加一些背景,目的是尽可能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逼真的情景;同时还要准备一些材料,如各种颜色的、各形状(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纸张,为幼儿创作提供绘画方便。
二、重视思维过程
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在《通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指出:“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美术教育的使命就是通过艺术来教育人。也就是说它是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同进他在《为了和平》一书中阐述到:“我们不仅是培养少数有艺术才华的孩子成为艺术家,而要引导大多数孩子进行正常的创造活动,尊重他们的个人意志,维护他们的创造才能。”儿童美术教育理论家罗恩、菲尔德认为:“美术教育并不是教人画画,其作用是通过造型训练,促进人健康成长。”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作为绘画的中的思维活动的过程比绘画的结果更重要。
1、启发幼儿观察事物,充分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在绘画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观察外界物体的基本形状、主要特征、各部分之间的结构比例,物体与物体之间空间位置上的联系等,是使幼儿能充分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的基础。教师应该允许幼儿充分地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允许他们大胆想象,按自己的理解去画,或者在画面上添枝加叶,而不仅仅是临摹教师的范画。例如:教师让幼儿画火车,一个幼儿在临摹教师的范画,在火车样子基础上,又添上了按照灯,还放出了光芒,并在天空中画上了月亮。他说自己画的是“晚上开着的火车。”这个幼儿在画火车时,表现自己的认识,渗透了自己的情感。他们在创造过程中想象力表现得愈充分,思维的积极性就越高,情感也就愈丰富。
2、让幼儿充分为画面添画新内容 。为未完成的画面添画上新内容,这类画叫添画。添画是在绘画活动中让幼儿充分展示其想象力及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幼儿常常能创作出老师想象不到的新颖画面。如:添画《大树爷爷过生日》,老师把画有大树爷爷过生日的底画发给幼儿,启发幼儿:“今天大树爷爷过生日,小朋友猜一猜,有谁来祝贺?他们都想送给大树爷爷什么礼物呢?你们用画笔画出来好不好?”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有的幼儿画了一只小猴子抱着大桃子,有的画了小白兔拿着一盒生日蛋糕,有的画了一只小熊猫,有的画了一只小鸭子,还有的画了花娃娃和树娃娃,当幼儿把自己的作品贴在大树一旁时,小朋友都高兴的拍起手来。有的小朋友说:“大树爷爷生日快乐!”“真漂亮!”孩子们添画的内容十分丰富,在活泼欢乐的气氛中,幼儿的创作欲也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三、正确认识和评价儿童绘画
由于幼儿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但这正是儿童画的可爱之处,它所展现的魅力。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浅谈生命教育
下一篇
:
爱与教育同行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激发
幼儿
绘画
兴趣
发展
想象力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