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浅论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
销售价格:
浅论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
一个人知识极其丰富,业务能力再强,倘若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如一个人没有了灵魂,那他的人生也是失败的。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将影响到幼儿的整个人生的道德品质水平。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是一项有连续性、一致性的系统工程,幼儿德育则是这个工程的起点,在整个道德品质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响。
一、幼儿道德品质培养的必要性
学前教育的实践证明,学前期是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阶段。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都将在这个阶段奠定基础。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人的各种道德品质无一不是在学前期萌发出来,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家长和教师既要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重视对其智力开发,更要加强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中,孩子的管理问题不少幼儿家长在与我接触时反应,现在的孩子实在是太难管了,自己根本就管不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太不知道心疼父母,回家吃饭什么的也不关心父母长辈先吃,而是自己第一个吃东西。不知道和人共同分享玩具,食物,不讲道理,太任性,霸道,要什么东西不知道和父母商量,不顾及家庭情况,就非得买和别的同学一样的东西。做家长的都不知道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了。听了太多这样的事情,于是人不思考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关键在于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关注的更多的是孩子的身体,营养,学习,缺乏对幼儿的道德品质的培养,这才出现了诸多令家长头疼的事。俗话说:做人,德是立身之本,就像盖楼房,基础不好,再漂亮的楼房也会倒塌。人的根就是德,没有了德,就像没有基础的建筑,就不会长久屹立。所以育儿先育德,为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从幼儿抓起,已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幼儿道德品质培养的途径探究
(一)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从细微处着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化幼儿。环境对幼儿的情绪,个性,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我们注意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精神环境。
(1)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自身首先加强师德修养,以身作则,争做文明教师,让孩子从自己身上找到道德品质优点。由于儿童时期模仿能力很强,所以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行,做到外表端庄大方,朴素整洁,语言文雅,和气规范,在带班期间保持良好的情绪,教态,教师之间形成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精神环境,从而为幼儿树立模仿与学习的楷模。使幼儿在心理上具有温暖和安全感,这样能够让幼儿从心理上接受老师的教导,并树立楷模。
(2)让幼儿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民主氛围。首先要尊重孩子,对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养成优良的品质,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平时应把幼儿作为一个大人来看待,虚心倾听他们的意见,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并要注意态度温和,说话文明,即使批评幼儿也要讲究方法,注意分寸,使他们受到尊重,这样,他们就会在和睦,平等的民主气氛中受到熏陶,有了自我存在感,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二)、采取多种形式,将好的道德品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思想品德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动力,它的教育内容应融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我们善于抓住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的每一个契机,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把德育的单渠道变为多渠道。
(1)明辨是非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由于幼儿社会经历少,辨别是非能力差,所以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首先让幼儿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在提出教育要求的同时要让幼儿懂得这样做的好处,对于幼儿的积极表现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评价,而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地批评纠正。通过这样的正负强化,幼儿就会逐渐形成是非标准。在这个明辨是非的过程中,可以用多种活动有趣的形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引起幼儿的积极思考,如听故事,参与情境表演,念儿歌,做游戏等方法,使他们身临其境,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从抓常规教育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从抓常规教育人手,容易做到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我们建立合理,必要的生活常规,促使幼儿从实际出发,坚持一惯性,形成独立性及自制,自律的品质。在生活活动中渗透德育侧重于培养幼儿独立自主性,自信心,劳动观点及态度,勤俭节约,合作谦让,轮流分享等品质。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自己用小匙吃饭,洗脸,穿衣,叠被子……,平时我们要求幼儿做到说话轻轻,走路轻轻,玩玩具时轻轻拿,轻轻放;加点或者午餐时要求做到碗里(盘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让其懂得日常生活父母的劳累,从而加深其对父母的理解。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可以让幼儿参观农民伯伯收获粮食,让其从小知道粮食的来历,通过观察让其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他们爱惜粮食的良好道德品质。
(三)通过各科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1)我们要求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必须从知识,智能及品德三方面去考虑,抓住各科特点,深挖教材中德育因素,进行有机渗透。为了使教师在教每门学科时都能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每周要有德育重点,并加以落实,在教学目的栏目中要加上德育目的内容,并有效果检查。
(2)习惯培养贵在坚持。由于幼儿的自控能力不足,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孩子乐意接受的,有的要求一开始做得挺好,时间一长孩子觉得不新鲜了,感到疲倦了,就不愿坚持下去了。这时就要掌握幼儿的心理,用幼儿感兴趣的方法方式来让其重新接受,比如:游戏方式来吸引孩子,重新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他人情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社会交往能力等,老师还可以根据教育目标,创设各种动态的活动区,在普遍开展各项游戏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区角活动,这样持之以恒,一贯要求,反复强化,取得了较明显的教育效果,最终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四)家园配合,协调一致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只有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反之就事倍功半,所以,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如办家长学校,开家长会,进行家访,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和公布每周教育教学内容等,向家长们讲明在重视智力开发的同时注意幼儿的品德教育和心理保健的重要性,并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基本的家教知识,从而使得大部分家长能主动地与教师相互配合,互相探讨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的优势,使品德教育真正获得成效。
三、幼儿道德品质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一)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随时随地进行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人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想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我们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比如,有的孩子帮助别人穿衣服,系扣子,游戏时玩具主动让给别人,孩子偶尔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教师和父母要善于抓住这些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好的典型,对于那些抢别人东西,打架,骂人的孩子随时进行用建议的方式引导,教育,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引导幼儿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净化孩子的心灵.通过典型的日常小事,孩子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他的重要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
(二)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孩子的行为表现的是父母行为的一面镜子,家庭教育是幼儿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授。父母的人格力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其次,父母在生活中对幼儿的做法做出正确的评价。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应该做,什么是不应该做,为孩子指明方向。放假期间可以带孩子出去旅游,不仅可以让幼儿从小见多识广,而且旅游期间可以更好的培养幼儿和父母的感情。因此,家庭环境是幼儿德育教育的基础教育,也是最关键的教育。
(三)通过各种感官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孩子通过阅读图书,听故事,看动画片等辅助手段及时进行德育渗透教育,通过书中,故事中的人物行为来帮助他们分清道德标准去认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如:故事《司马光砸缸》不仅可以让幼儿懂得机智勇敢,还可以让幼儿懂得乐于助人的精神,还有《好心的小鱼》等故事,孩子通过读,听,看建立一种正确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为幼儿提供足够的资料,培养幼儿的兴趣,使孩子喜欢听,读,看故事,儿歌,图片,动画片等。同时要引导幼儿从中发现哪些是应该学习的,哪些是不应该学习的,去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因此,运用感官进行教育是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也是最直观的德育教育。
(四)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培养孩子道德情操,道德认识的重要手段。美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美对个人的素质影响是很大的,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注重环境美是我们幼儿园环境布置的一个重要原则。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幼儿园通过环境的创设与美化,设计来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利用环境与儿童相互关系,来诱发和调整改变儿童的行为。如:布置“秋实累累”,让孩子懂得收获的喜悦和对粮食的珍惜,“海洋世界”,让其懂得海洋都有那些动物和热爱动物,“我爱祖国”激发幼儿的爱祖国,爱家乡情感,在走廊墙围上布置一些有关道德行为教育的图片,在班内开创值日生角区,让孩子轮流充当值日生等,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利用环境创设来进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教育,使孩子们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五)德育教育渗透于各领域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利用各教学领域教学和游戏进行德育教育。如:社会活动中鼓励幼儿与自然界中的弱小生灵交往,心灵上引起共鸣,产生了要呵护他们的想法。在照顾小花小草,喂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幼儿体验到了付出爱的快乐情绪。因此当生活中的弱小者如托班的小弟弟,妹妹及需要帮助的同伴交往时,幼儿就会自然流露出“爱心”,并付之于行动去帮助他人,为他人服务,当幼儿学会了正确的关心行动以后,要及时的进行顺势强化巩固。如点名或发小礼物,奖品等对有点滴良好行为的幼儿及时表扬,使幼儿逐步形成主动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教师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各教学领域中进行,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世纪人才。因此幼儿园,家庭,社会各方面要相互协调一致,根据孩子的发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道德修养,让有而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浅论幼儿绘本的选择和阅读引导方法
下一篇
:
浅谈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幼儿
道德
品质
培养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