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对幼儿任性行为与父母(祖父母)管教方式的调查研究
销售价格:
对幼儿任性行为与父母(祖父母)管教方式的调查研究
现在的幼儿父母基本都是80、90后的一代,由于国家政策,本身都是独生子女,幼儿先天边携带了任性的基因。再由于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四位老人两位父母的普遍家庭构造,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高高在上”,甚是宠爱。虽然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但孩子们宝贝地位是不可代替的。孩子们的任性行为,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面对这些任性的孩子们,父母们该怎么办呢?
笔者通过对昆都仑区“包钢幼儿园”五位任性幼儿的父母,以及辅导老师的访谈,总结了幼儿任性的集中明显表现形式为哭、发脾气、执拗、撒娇、嫉妒等等。
一、针对幼儿任性行为,常见父母管教方式梳理
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幼儿任性行为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弗洛依德关于儿童的精神发展理论,3-6岁的幼儿处在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非常大,但是他们在心理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状态,极易因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人格特点。通常认为,在这个时期,要保证儿童人格的健全,必须充分满足儿童的身心需要。在这个阶段,来自父母家庭的良好教养,对儿童的指示、引导作用尤为明显。
一是放养、放纵型管教。即“低要求、高反应”型。因父母或者祖父母过度的溺爱而有了今天的“小皇帝、小公主”,这类父母对孩子充满了无尽的期望和爱,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他们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这些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的依赖、任性、冲动、幼稚、自私,做事没有恒心、耐心。以访谈的一名小朋友为例,他的父母都是公务员,工作忙碌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所以照顾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爷爷奶奶身上。但是爷爷奶奶是常年生活在农村的而且没有接受过教育,因为要照顾孙子才来到城里生活,教育孩子的观念还停留在老一辈。孩子自然而然成了家里的“土霸王”,爷爷奶奶一方面由于疼爱自己的孙子,一方面担心照顾不好孩子落埋怨。所以在物质生活上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在精神生活上有非常贫瘠,不懂得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没有原则。访谈的五组家庭中,有三组都是这种隔代教育的情况。也都是这种放养、放纵型管教。导致孩子的任性行为比较严重。
二是严格、粗暴型管教。即“高要求、低反应”型。这类父母会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而没有意识到过高的要求对孩子的个性是一种变相的扼杀;他们不能接受孩子的反馈,对孩子缺乏热情和关爱,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不能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在这种“专制”下,孩子容易形成对抗、自卑、焦虑、退缩、依 赖等不良的性格特征。在笔者采访的五位任性幼儿中,有一位小朋友,虽然大部分时间也是其外公外婆照顾,但是他的父亲,一位退伍人员,对他的管教非常严厉,而且一般以体罚为主。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这个小朋友的一个生活习惯,就是每天穿衣服必须要穿洗干净的、隔天的或者举得脏的都不穿。当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其他家里人都能满足这个条件。可如果父亲在家的时候他就不敢提这个要求。是因为有一次他闹着提这个要求的时候正好被在家的付钱撞见,狠狠惩罚了一下他。孙然,父亲在孩子面前树立了威信。但这种盲目、粗暴的威信,最后让这个小朋友变成既是外公外婆面前的小霸王,又是爸爸妈妈面前的小绵羊。笔者的认为这种片面粗暴型的管教,缺乏对幼儿的引导、教育作用,其表面上的显著效果,不能掩盖对幼儿品行养成的失败,甚至更容易造成幼儿欺软怕硬的性格特点,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对父母管教方式的对策建议
高尔基曾经说过“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它需要才能和广泛的生活知识。”所以笔者认为遏制幼儿的任性行为,还是应采取教育、疏导的方式。当然单纯给孩子们讲道理,确实事倍功半。但是要培育孩子们正确、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还是应以讲道理、明是否为主。幼儿的是否观念,首先还是基于家长、老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形成。再次通过自身处理各种事物的经验教训,得到固化和强化。笔者认为家长在管教方式上应综合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对幼儿的任性行为加以遏制。
一是注意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孩子的注意力比较分散,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所以我们一般要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新鲜的其他事务上,他就会忘记刚才的事情。比如在商场看到玩具后,非要家长买下来,这时候家长可以说咱们再往前走走,还有更好玩的玩具或者咱们再往前走有好多好吃的。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接着往前走,就会忘记刚才他要买的玩具。经常这样做,就会有效的控制孩子的无理取闹和耍赖的任性行为。
二是要与孩子“约法三章”来预防任性的发作。比如小朋友比较喜欢去别人家玩耍,但是他又喜欢欺负人家的小朋友。所以在去别人家做客之前,一定要警告他如果他欺负别人家的小朋友,下次就不带他去了,一般为了能去还是会答应,这样他会有一个心理暗示。这样这次如果他没有做到依旧欺负了别人家小朋友,下次就可以不带他去,他也会记住这次教训。有效减少他任性的机会。
三是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孩子哭闹耍脾气等任性的表现无非是想得到大人的关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在商场孩子看上某件玩具哭闹耍脾气的时候,家长可以不予理睬,孩子感觉到无人相助,没有人心疼、怜悯或者迁就他的处境,就会觉得没意思而做出让步。事后等孩子冷静后,再教育他。慢慢的孩子也会减少任性的次数。
四是通过激将法激励孩子。比如小女孩特别喜欢看《冰雪奇缘》,但是她遇见什么事情都会哭闹发脾气,这时候就可以激励教育她,你看《冰雪奇缘》里面的艾尔莎遇见困难就不哭不闹,还非常勇敢,你要像她学习。这时候,小女孩有好胜心理,也梦想像偶像一样,就会停止哭闹,战胜困难。激将法也是非常有效的一个办法。
五是适当的惩罚。它属于强化治疗的一种,是一种消极强化。好多孩子光靠嘴上的教育或者一些策略已经无济于事了,就得靠一些惩罚的手段,同时跟奖励共同运用才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但是切记要适当,不要过量。
三、结语
说起幼儿教育,有些家长可能认为孩子还小该吃该玩的年纪不用教育,或者这是幼儿园老师的事情,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家长的教养方式在幼儿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中国独生子女的这个基本国情,我国幼儿任性行为表现日益突出。幼儿的任性行为又多种多样,但是家长也不必太紧张,只要我们及时准确的予以矫正就基本可以解决。对孩子的任性行为切勿姑息,不允许的行为、不合理的要求一次也不能放松。家长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让孩子有信心可以达到、易于被孩子接受。这种明确的是非观念,会使孩子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坚决。孩子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对幼儿任性行为与父母管教方式的..
下一篇
:
对幼儿教师对自己工作满意度及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幼儿
任性
行为
父母
祖父母
管教
方式
调查研究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