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对于儿童绘本在学前美术教学应用的几点看法
销售价格:
对于儿童绘本在学前美术教学应用的几点看法
儿童绘本因其图文并茂的独特性,在幼儿园中通常作为一种学前教学资源被开发和利用,它大多画面精美、色彩鲜艳、表现手法及形式充满童趣和创意,是一种很好的美术资源,但目前儿童绘本中的美术资源却很难在学前美术教学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出现应用不足、效果不佳、实施困难等问题。就这些问题分析,主要是儿童绘本儿童绘本与学前美术教学的融合性不足以及儿童绘本的选择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加之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和教师本身经验的缺乏也增加了绘本美术资源应用于学前美术教学中的困难。对此本人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审视绘本,构建系列学前美术教学活动
1、对美术教学中使用的绘本进行系统梳理
(1)对绘本内容的梳理
教师在选择儿童绘本进行学前美术教学时应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要对选用的儿童绘本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尽量选取色彩鲜艳、图片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和视觉冲击力强的绘本,这样才能有效的吸引幼儿的眼球、激发他们的美术创作兴趣。同时教师也要对绘本内容中的一些美术元素进行梳理,如绘本的色彩、结构、线条、明暗对比、比例等,分析这些美术元素具体出现在该绘本中的运用特点和手法,如《好饿好饿的毛毛虫》这本绘本,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色彩鲜艳,即便是我们这些成人看了也是禁不住的喜欢,当我们对这些色彩进行系统的梳理后就会发现绘本中存在着一些色彩搭配的原理和技巧,作者是运用相近似或类似色进行搭配的原理,这才塑造出了让我们眼前一亮的一个个形象。在这样的梳理下,教师就可以这样的色彩搭配原理运用到学前美术教学中并对幼儿进行引导,对于年龄小幼儿虽不能辨识相近似和类似色,更不懂什么是相近似和类似色的色彩搭配原理,但他们却会“有样学样”的将他们还不能分辨的翠绿、浅绿、深绿都统统当作绿色,用“一种绿 ”画出了一幅幅颜色既不单调也不杂乱的绘画作品,而这样的教学效果如果没有教师对绘本内容的系统梳理是很难实现的。
(2)对绘本材质的梳理
近几年来,儿童绘本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模式的书籍形态,出现了很多其他有别于传统形态的的儿童绘本,比如立体书、折叠书、挖孔书、布书、木板书、胶片书、触摸发声书、拼图书等。教师针对这些不同材质的绘本进行教学指导就是所谓的“因材施艺”,即有材料的属性联想到某物,顺应材料的特点创造进行创造,这些富有特点的新型材质不仅可以带给幼儿强烈的新鲜感,而且也有着其独特的美术应用价值。如布书主要是用棉布缝制而成的,这类书都有很明显的手工缝制的痕迹,幼儿在接触到这类儿童绘本时不仅会对缝在布上的图画有了新的审美体验,而且还会对布艺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对以后的创意美术也会有一定的启发性。教师应看到新形态的儿童绘本对幼儿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体验,投入时间和精力了解这种新型的儿童绘本,并对它们进行系统梳理,了解其对学前美术教学的价值,并有效地引入到学前美术教学中。
2、重视经典绘本在不同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伊少淳在《美术及其教育》中说:“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经典儿童绘本是艺术家精心雕琢的艺术精品,里面的图画有着超高的绘画技法、不俗的绘画风格、精美的图画而且故事的细节处理上十分的微妙和工巧,往往蕴含着某些象征意义,使儿童的心灵能够受到启迪。当幼儿在欣赏这些经典绘本时,会被这些中绘本优美的画面吸引,在潜移默化丰富了儿童的艺术感觉和审美能力,也在无形中将绘本中蕴含的大量元素内化成了自己审美经验和审美素材,而这些经验和素材都会在幼儿以后的美术创作中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尊重幼儿,美术教学应与幼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1、遵循小步递进原则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我们知道,在每个时期的幼儿都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和速度,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是需要从一个阶段才能进入到另一个阶段。因此教师在选用儿童绘本进行遵循幼儿生长发育规律, 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小步递进的原则,对于小班的幼儿班的幼儿教师应考虑到他们对绘画的认知很朦胧,所以在绘本的选择上应从简单的基本颜色和几何体开始,在教学设计上也应从绘画的工具和材料先着手,而中班的幼儿此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经验和视觉经验了,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在以前单个物体画的基础上进行情景画的创作,表现出有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情节,而针对大班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深入分析、理解儿童绘本中蕴含的美术元素,包括线条应用、色彩的搭配、明暗对比的使用技巧等,并通过绘画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2、遵循多感参与原则
儿童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教育学博士边霞教授就提出:“儿童文化是
一种整体性文化。”儿童在认识意见事物时,往往会调动几乎所有的感官去体验和感受,其视觉、听觉、触觉都会被带动并活跃起来,教师在将儿童绘本应用到学前美术教学中时应考虑到幼儿这种认知的特殊性,在教学中要遵循多感参与的原则,实现幼儿对绘本的全方位的多维认识,增加审美体验。如《好想吃榴莲》这一儿童绘本,作者虽然利用色彩和线条巧妙的去表现出了榴莲味道,实现了从视觉到味觉的通感,幼儿在绘本欣赏中也很好的了解了榴莲这一水果,但这时候如果教师拿出一榴莲让幼儿亲自闻一闻、摸一摸榴莲,不但会加深之前的审美体验,也会对榴莲有更全面和多维的认识,在后面关于榴莲的美术创作也会有更多创造性的表达。
三、提高水平,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幼儿教师担负着对幼儿美育的启蒙和引导,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和掌握一
些相关的美术知识,但就目前看来,在幼教前线的骨干教师很多都缺乏美术方面的相关经验,对于美术相关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在谈到美术作品的艺术风格、表现形式、艺术手法时,大多数教师都表示不懂,这就必然会巨蟹儿童绘本应用于学前美术教学,因此提升幼儿教师的美术专业素养就显得极为重要。首先,幼儿教师可以不是画家、不是艺术家、但是需要把自己女里打造成一个杂家,在国画、版画、水彩、水粉、雕刻等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上要有所了解。其次,幼儿教师要对通常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和技巧有所了解,如:线条的粗细运用、色彩的搭配、明暗的对比和表现手法中场出现的夸张、拟人、对比等元素。最后,幼儿教师要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多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不断提高审美能力。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对东方红幼教机构潜在儿童意外伤..
下一篇
: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指导策略研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对于
儿童
学前
美术
教学
应用
看法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