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应用
销售价格:
免费论文
TXW816130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应用
---浅谈儿童盗窃行为
我于2013年开始在网络远程教育学习近两年了,在学习期间《儿童心理卫生与咨询》这门课程真是觉得受益良多。按照所学知识及各方面的见解,就小孩子偷盗行为这一问题进行一下探究。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形形色色的各种不良因素影响着小孩子的道德养成,小孩子盗窃行为日益增多,成为学校、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发生的原因、解决的方法及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
个案情况:
曾有学生李某,因为盗窃行为,同学和小伙伴们都疏远他,导致他的成绩一落千丈。为了改变他的情况,老师积极对他进行了引导,首先,老师非常重视他的存在,让他觉得老师心中有他、关心他,与他在路上相遇时,老师会经常叫住他,询问他的近况如何?除了这些,老师在课余时间也会经常找他聊天,告诉他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他在哪一方面有些许进步,老师就会及时的进行表扬,让他自己觉得做了坏事的他与大家心目中好的形象是不符合的。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李某克服了盗窃的坏习惯,学习成绩也比之前进步了许多。
科学分析:
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家阿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使儿童懂得因为自己是生活在人群之中的,所以自已的行为要有界限,要学会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欲望,这应是儿童道德识字课本里的一页的第一行。”因此,没有哪个小孩生来就是作贼的,任何一个偷窃者都是有后天的因素而导致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的,小孩的道德教育应从他进入学校的那天就开始了,如果一个人在年幼时没有养成应有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话,那么到了少年或者青年时再进行这种教育,就要困难千百倍了,人最初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都是在儿童时期学到的,由此可见,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是相当重要而且必要的。
问题成因:
逆反心理
如同生活中常说的“你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孩子的自我表现意识较强。当孩子感
到自己不被同学、老师重视,或经常遭到批评及责骂时,便容易产生此种心理。明知自己偷盗的行为是不对的,但却能找到任何借口来为自己开脱。
炫耀心理
小孩子爱表现自己,炫耀自己。如学生汪某为充老大,把自己家商店里的1500元钱从
家中偷出,请孩伴们玩游戏、吃美餐。曾把叔叔家的瓦片掀掉,潜入室内,偷出金手链变卖;还到商店偷钱、香烟、食物…看到家为他的偷盗事件伤心时,他却象没事人一样。
攀比心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消费水平的提高,孩子的零花钱逐渐增多,买玩具、买零食、打
游戏机、上网等现象相当常见。可是因为家庭条件不一样,有些孩子条件不好,所以文具用品没有同学的高级,零食也没得吃,游戏等玩具几乎没有。看到其他同学拥有精巧的玩具、名牌的衣服和高档的文具时,他就会产生攀比心理,但条件不允许,于是将同学的东西据为己有,或者想办法弄钱去买,进面就有了偷窃的想法。
妒忌心理
妒忌的主要特征是将他人的优点视为对个人的威胁,因而感到愤怒,于是采用贬低、诽
谤、报复的手段来求心理上的慰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会产生这种不良的心里情绪。看到别的同学有的在学习上优秀领先,有的经常增添精巧的玩具等等,总希望自己也有让人羡慕的地方,于是走上偷窃的道路,从五元、十元至五十元、一百元,越偷越大。
家庭坏境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
家庭条件、学识、观念等各方面的不同,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也不一样。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子女,督导乏力;有些则是粗暴教育,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有些家长对子女只养不教或重养轻教;有些家长不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成长,仅仅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或学校里是否排名在前。还有家长外出务工、单亲家庭等因素的影响。更有个别家长本身就品行不正,孩子自然有样学样。
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学生接触社会的面越来越大,各种知
识、文化、充斥校园,学校难以脱离社会面成为一个真空场。现实生活中,成年人的道德失德随处可见,在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未成年人。如聚众赌博、非法赌博活动等现象屡见不鲜。还有互联网、通讯等信息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为人类进步带来契机的同时,也经常有一些负面的、消极的事物影响着。
问题解决:
1、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首先,必须正面教育,拉近师生距离。针对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学生,老师必须客观的对
待他,而不能主观的将学生定为“小偷”,老师应单独跟学生交谈,让学生知道盗窃是耻辱的,然后了解他偷窃的动机,消除诱因,并告诉他小偷小摸行为被别人知道了会让别人不再信任他。
其次,要提高师德水平,树立良好典范。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为人师表,以高尚的师德、良好的个性品质来教育、引导学生,发挥老师典范作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做到以德育人、以德服人,促进学生提高觉悟,改正缺点。
再次,开展集体活动,丰富学生生活。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使得他们的思想得到教育,情操得到陶冶,习惯得到培养,意志得到磨砺,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
最后,深入学生心理,开展必理训练。
2、规范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通过引导,要让给偷窃孩子“护短”的家长认识到护短会助长孩子坏习惯的滋长,孩子
第一次的“偷窃”行为不认真教育,再犯的可能性极大,最后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让他们了解帮孩子走出歧途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如果家长一味庇护,最终受害的还是孩子和家庭。另外要规范家庭教育,通过家长会议、家庭访问等各种形式与家长互通信息,不断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和教育子女的能力。
小结:
偷窃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需要我们全面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所有手段、办法,完善措施、制度,形成校内外齐抓共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切实解决小学生小偷小摸的行为,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接班人。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做一名温暖教师,追寻教育的“幸..
下一篇
:
儿童心理学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儿童
心理咨询
治疗
应用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