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论如何培养幼儿对戏曲舞蹈的兴趣
销售价格:
免费论文
TXW821677 论如何培养幼儿对戏曲舞蹈的兴趣
[摘 要]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理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条件和机会,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从《礼记·檀弓篇》中所说的:“人喜则斯陶,陶丝咏,咏斯犹,犹斯舞。”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人欢喜就快乐,快乐就咏唱,咏唱就摇动,摇动就舞蹈。而舞蹈不仅是一种肢体动作的体现,更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那么,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不仅仅要学习其它各国的优秀成果,更应该发扬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因为它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而我们应该把这种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不断的传承下去。幼儿园大班阶段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欣赏能力,他们通过听觉、视觉、肢体运动及言语的充分协调下,获得情感态度的感受和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喜欢在游戏中再现和表演他们感兴趣的人物表情、动作、情节和活动场面,并在表演时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不断求新与创造。根据幼儿现有的特点,并结合我园通过戏曲操、古代诗词、古代服装展、传统武术等等开展的弘扬传统文化的一系列活动,戏曲舞蹈这个综合艺术的形式对于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是个特别好的选择。那么如何将历史悠久的戏曲舞蹈,带入幼儿的生活中来,使幼儿的能够对戏曲舞蹈的感兴趣,并从中发现生活美、动作美、音乐美等呢?
[关键词] 幼儿 戏曲舞蹈 兴趣
从幼儿角度出发,选择合适幼儿的内容
自我开始接触戏曲舞蹈以来,随着与幼儿的接触增多,也越来越不愿意看到更多的老师只是单一、死板的教幼儿动作,而幼儿几乎没有思考或是交流的机会,或者只是一味的让孩子按老师的要求在活动,这样的孩子们缺少了主动性。而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对孩子而言也并没有体现《纲要》在艺术领域中所说的“能够大胆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富有个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戏曲中,塑造不同人物形象时,会根据不同的身份、心情,以及所处的不同环境,在服装款式、色彩、纹样、头饰、妆容以及道具处理上,都是非常有讲究的。 而对于幼儿来说,了解和欣赏是培养幼儿兴趣的第一步。所以说,幼儿在应接触戏曲舞蹈时,更应该强调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在培养素质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个体乐趣。
戏曲中不仅孩子们爱听的精彩故事《红灯记》、《穆桂英挂帅》等;有风格迥异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如雍容华贵的梅派、歌舞并重的尚派等;还有孩子们感兴趣的脸谱造型,如蓝脸的窦尔敦、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张飞和“小花脸”的丑角等;还有美轮美奂和各具特色的戏服道具,如船桨表示坐船,一根马鞭代表着一匹骏马,背后的靠代表着武将身份,大旗摇代表着千军万马;两个旗子,代表着车轮滚,皇帝要戴皇冠穿黄蟒,戏中的娘娘要戴凤冠穿蟒等等。
因此,在戏曲舞蹈内容的选择上,最好是有道具,能够动起来,拒绝直接拿成人的东西直接搬用,不能够超出幼儿的理解范畴。将成人化的内容转换成幼儿所能接受的内容,只有选择的内容和人物是活生生的充满趣味的,并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感知、理解戏曲舞蹈的实际能力和接受水平,才能吸引幼儿并唤起他们参与戏曲舞蹈的兴趣,促进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
欣赏戏曲
在活动教学中,老师可以运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幼儿感受戏曲中渗透方方面面的程式化内容,如唱腔的音乐、舞台的布局、生活动作、武打套路、服饰化妆与道具的使用等等,可以提高幼儿的视觉感知,认识、了解戏曲舞蹈。
例如:欣赏京剧《卖水》选段,视频中表现了小姑娘天真活泼的性格,其中的表花名,是戏曲中常见的程式化表演,通过观看视频,拉近了孩子们与戏曲舞蹈的距离,使他们不仅喜欢活泼可爱的人物形象,并且对其中的道具、唱腔和唱词的内容都很感兴趣,吸引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愿望。
音乐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同时也具有感染性的,非常容易调动幼儿的情绪。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欣赏与戏曲有关的音乐,如:现代音乐与戏曲相结合的《梨花颂》、节奏鲜明、动感的《说唱脸谱》、活泼轻快的《卖水》选段、《水龙吟》的锣鼓音乐和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
教师表演
戏曲舞蹈也是肢体语言,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内容,为了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感知,教师可以身穿戏曲服装,画着脸谱,为幼儿展现圆场步、甩水袖、舞剑等一些简单的戏曲舞蹈的动作,引导幼儿欣赏并畅谈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进一步使幼儿在欣赏中,提高对戏曲舞蹈动作尝试的兴趣。
体验
《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年龄小,思维形象直观,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充满幻想,因此在戏曲舞蹈的动作体验中,老师可以多采用幻想、童话故事或者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动作的含义,比如说,走圆场,会让孩子们想象着脚下像车轮向前滚动,双臂山膀手时会让孩子们想象自己正在开飞机等,通过孩子喜欢的方式引导孩子体验戏曲动作。
戏曲舞蹈的精彩,离不开角色使用的道具,不同的道具有不同的人物形象与使用方法,比如说剑,有些孩子的认识是晨练中的爷爷奶奶练太极会用到,但不知道戏曲舞蹈中也会用到,如《霸王别姬》的剑舞;如扇子,孩子们知道的是可以用来扇风,却不清楚可以用来跳舞,如《卖水》;比如说水袖,里孩子们的生活中虽说有点远,但有的孩子能够知道藏族有水袖,去不知道戏曲舞蹈中,也是有水袖的,如儿童戏曲舞蹈《京腔京韵娃娃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情况为幼儿提供道具,如:手绢、团扇、折扇、水袖,可以帮助幼儿联想戏曲中的故事,了解道具的使用方法,使幼儿在体验、感受戏曲舞蹈中,道具带来的乐趣,认识戏曲角色,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尝试模仿戏曲舞蹈中的动作与造型。
创编尝试
在幼儿有一定的经验下,老师应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尝试戏曲舞蹈的角色扮演与动作创编。如:在大班的戏曲舞蹈活动中,我会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人物造型进行创编,可以根据心情的,如高兴的、生气的、伤心的;可以根据游戏的,如捉迷藏;可以是生活中的,如睡觉、照镜子、伸懒腰等。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分享、讨论,还可以尝试合作创编动作造型,通过这种方法,激发幼儿对创编戏曲舞蹈动作的兴趣。
舞台展示
《纲要》中艺术领域指出:“支持、鼓励幼儿主动参加各种戏剧表演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愉悦感,并乐于于他人交流表演中的体验,充分感受创造、表现与合作的乐趣”。因此,老师在平时不仅需要在眼神、语言上支持鼓励幼儿,也应该为幼儿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比如说为幼儿提供道具、音乐、服饰,鼓励幼儿尝试创编动作、造型、与其他幼儿合作,并在班上的表演区进行表演;还可以将戏曲舞蹈中简单的动作加入到日常早操中来表演;或者将编排好的戏曲舞蹈的节目带到舞台上表演等(如图1-1)。
/
图1-1
其他
总之,引导幼儿欣赏与感受有着悠久历史的戏曲舞蹈,不仅能够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艺术形式经验,还能够帮助幼儿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幼儿通过对戏曲舞蹈的认知,观察模仿,不断激发幼儿参与戏曲舞蹈的兴趣和热情并获得丰富的积极情感体验和促进了社会性的良好发展,使他们在戏曲舞蹈的活动中学在其中,美在其中,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2、张丽民.戏曲与舞蹈.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06
3、隆荫培 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06.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对大班幼儿亲子共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
:
关于幼儿园大班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如何
培养
幼儿
戏曲
舞蹈
兴趣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