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销售价格:
免费论文
TXW821750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前 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中指规定: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可以将其分为五个大的领域,且各领域内容总是相互渗透的。幼儿美术教育作为五大领域中的一部分,在促进幼儿身心、幼儿其他领域的发展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通过案例分析与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研究出可行的解决策略,以求实现美术教育活动的教育最大化以及实现教师美术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幼儿美育概述
(一)幼儿美育的概念
所谓的幼儿美术教育就是在幼儿时期培养他们美术的功底。即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就是在儿童小时候,对他们进行美术教育,为他们以后的美术学习打下基础,通过美术教育,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
(二)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幼儿美术教育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幼儿美术教育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就是说,幼儿美术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发展,还能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一方面,促进幼儿动手能力、肢体协调性的发展,比如幼儿在手工课上,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做出所需要的物品,其肢体的协调性能够得到很大的发展;另一方面,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幼儿进行绘画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作品。最后,还可以培养幼儿感知美、欣赏美的能力。在美术欣赏课上,通过让幼儿观看美术作品,让幼儿感受美术的魅力,通过感知美术作品,幼儿的精神境界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第二,幼儿的美术教育符合素质教育中所要求的促进幼儿全方面发展的要求。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的一环,幼儿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有效开发幼儿右脑,增长幼儿各方面的知识,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增强幼儿的记忆力。[4]因此,幼儿美育扮演者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幼儿美术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幼儿在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其动手能力、肢体的协调能力的发展,为他体育能力的发展做好了准备;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够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在与其他小朋友共同欣赏与讨论美术作品时,其语言交流的能力提升、懂得尊重他人意见,使得其社会性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因此,美术教育的发展对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第三,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个环节,美术教育有着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和良好思想品德的作用,是人们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沟通的桥梁,是促进幼儿思想品德提高的重要途径。即美育是建立一个文明、美好的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现状
(一)教师教学方式的不当
1.教学方法单一
案例一:小一班又开始上美术活动课了,今天,杨老师要教小朋友们画大树,小朋友们很高兴,纷纷开始想象,要画什么样的大树呢?只见老师进来之后,像往常一样,拿出了事先画好的范画,先将画画的步骤分解,一步一步的教给小朋友们,最后,小朋友们都画出了一模一样的大树……
分析:杨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太过单一,不利于幼儿美术教育任务的完成,幼儿美育旨在培养幼儿想象力,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但是该教师直接出示范画,让幼儿模仿,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美术绘画活动变成了“美术模仿”活动。
2.出现代画的现象
案例二:平时上美术课时,小一班的小朋友,总是不能完成兰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了给家长有一个交代,兰老师总是会替幼儿完成,这不,在一堂手工课上,笑笑的糖果总是做不出来,兰老师看了看时间,快到饭点了,如果再做不好,会影响吃饭时间和午休。并且除了笑笑,还有其他几个小朋友也没做出来,兰老师决定替这几个小朋友做好糖果,让小朋友们拿着这个糖果回去给爸爸妈妈看。
分析:案例中,兰老师替小朋友完成绘画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一方面,该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完成绘画,或者是让幼儿回家与父母商量如何才能画得好,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替小朋友把画画好,教师的这种做法违反了教师观的要求;另一方面,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教师可以发挥其引导者与指导者得作用,但不能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主体,由此可知,兰老师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二)家长错误的美育教育认知
1.判断画的好坏标准为“画得像”
案例:马老师是大一班的老师,在一次教学活动课后,发现班级里的孩子都喜欢《小猪佩奇》,决定在班级里举办一次给石膏体着色的活动,邀请幼儿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在活动过程中,马老师发现了一些问题:许多家长都要求幼儿要严格按照动画片中,该动画人物的具体形象上色。当小涵小朋友想把佩奇的身体涂成黄色时,小涵的妈妈急忙呵斥她说“佩奇的身体是黄色的吗?明明是粉色的,你看看你都涂成了什么?”小涵感觉很委屈,很快,家长呵斥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充满了整个课堂。
分析:上述案例中的家长做法,很明显是不正确的。由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可知,大班幼儿的想象力已经比较丰富,可以根据所给线条,想象、绘制出多种多样的形象,但案例中的家长,让幼儿完全照着原有的卡通人物的形象,来上颜色,虽然会与原人物很像,但是,幼儿的想象力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不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且长期如此,幼儿将逐渐失去独立判断的能力,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不利于其独立性的培养。
2.让幼儿参加各种美术补习班
案例:最近一段时间,小雨的妈妈,每天来接孩子时,都走得很匆忙,桑老师觉得很奇怪,一天下午,在小雨妈妈来接孩子时,便询问原因。原来,是小雨的妈妈听同事说让孩子学好美术,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并且也能促进幼儿许多方面的发展,单位上很多同事的孩子都上美术辅导班了,她也有些心动,于是和家人商量后决定给孩子报一个辅导班。为了孩子能够每天赶上辅导班的课,所以走得有些匆忙。
分析:该案例中的家长,由于受到了周围同事的影响,也给孩子报了美术辅导班,也许孩子短期是会有一些进步,但是却不利于幼儿的长期发展。过分的关心和期望导致的干涉时常打断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致,并阻碍他们正常的心理需求。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美术失去了兴趣,反而得不偿失,不利于幼儿美的发展。该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好,更聪明,但是,却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了,要重视幼儿发展的顺序,循序渐进的教学,家长的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显而易见是行不通的,
(三)幼儿园课程活动设置结构不合理
案例:小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后,来到家乡的幼儿园执教,在上了一段时间的课后,小刘发现,该幼儿园美术活动课就只有绘画课的内容,却没有其他美术活动课的内容,于是,她去找了幼儿园负责人,但是他们却说,你只管照着已有课程上课就行,其他的不用管。后来,小刘也去找过园长,但是园长也没给他确切的答复,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分析:案例中,该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是不合理的。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个内容。它只有通过教育、培养才能逐渐形成。这三个内容的获得,只有通过教育以及培养方可获得。首先,绘画是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各种各样的画笔、颜料等绘画用品,在纸上,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用线条、构图等形式表现出来,有利于幼儿情感的表达,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其次,手工课,是幼儿手动制作一些东西,比如折小松鼠、小青蛙等,通过动手操作,可以有效地促进学前儿童,骨骼肌肉的发展,促进其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最后,美术欣赏课,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赏美术作品,可以提高幼儿的美术鉴赏能力,培养其审美能力,只有通过教育,幼儿的审美能力才能形成,通过培养孩子感知和理解事物的外在形式美,逐步过渡到理解其内在美,逐渐形成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初步审美能力。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性影响,共同形成美术教育,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将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三、解决对策
(一)教师方面
1.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方面,教师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美术专业素养。“教师自身要有丰富的美术欣赏与创造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美术活动”[8]。正所谓,你想要给孩子一碗水,那么你首先得拥有一桶水,教师之所以要提高自己的美术专业素养,就是因为,只有拥有丰富的美育知识,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教师才能更好的指导幼儿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做到教育面对全体幼儿,促进每个幼儿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育指导能力。在教导幼儿进行美术活动时,教师的指导,应该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有效、简单、正确的指导。 教师指导能力的提升,更容易幼儿美术技能的获得与提升,便于提高幼儿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2.转变教师的教学观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占据着主要地位,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引导者。幼儿美育旨在通过绘画、手工、美术欣赏课程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观察能力、智力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只有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达到幼儿美育的目标,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幼儿主体。
(二)家长方面
1.通过多重渠道,加强家长对美术教育的正确认识
首先,教师可定期开展班会,对家长普及美育的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美术教育观念,指导在家中如何指导幼儿进行美育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父母意识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因为缺乏美育知识,只能病急乱投医,给幼儿报了许多的辅导班,他们认为报的班越多,孩子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但是他们却是不知道,这样并不利于孩子的发展,所以,教师应多与家长进行沟通,定期开展班会,给家长传授一些美术教育的知识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方面的知识,做到家园共育,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其次,组织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美术活动。让家长通过与幼儿的共同活动,增加家长与幼儿的沟通,同时“家长要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幼儿美育的目的就是在于让幼儿用绘画、涂鸦等一系列美术活动,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绘画,也是一种沟通方式,家长只要好好利用这种沟通方式,才能在以后对幼儿进行正确的美育指导。
最后,幼儿园可开展家长交流会,让家长分享自己在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时,所遇到的问题与收获,通过家长的交流与讨论,教师也适时的给予自己的意见,经过交流与讨论后,家长能够知道自己以往教育方法的不足,及时做出调整。
(三)幼儿园方面
1.幼儿园改变课程设置结构,让美术课程多元化
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要符合课程计划的要求,幼儿美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幼儿绘画、幼儿手工制作与幼儿美术欣赏,三者相辅相成,幼儿园设置课程时,应包含这三个内容,幼儿绘画与手工制作属于具体操作阶段,通过画画与手工制作,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逐渐提高,进而促进了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想要促进幼儿美育的发展,幼儿园在设置课程时,应注意这三个内容的设置合理,并且,这三个内容在幼儿美育中缺一不可。为幼儿合理安排美术课程,让幼儿美术课程更加多元化,合理化,便于幼儿的成长。
2.创造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幼儿园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个好的环境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同样,一个坏的环境也能阻碍人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应该给教师创造一个好的教育环境。一方面,幼儿园的教学设施应该完备,这样,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活动时,才不会因为没有材料而不得不放弃该部分的教学。另一方面,给教师提供出去进修的机会,这样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后,对其他教师产生影响,有利于幼儿园整体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最后,实行优秀教师奖励机制。每个月,让所有教师、家长、幼儿进行评价,选出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加强教师的竞争意识,有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升自己教学能力。
结 论
研究表明,幼儿美的培养来自于多方面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受教师、家长和幼儿园的影响。对于六岁以前的孩子来说,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大脑发育的很快,如果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期,以后孩子想要在培养美感,会很困难。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阶段性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 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应做到关心幼儿,善于观察幼儿,在与幼儿的沟通中发现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兴趣对其进行教育培养;教师要做到教育教学方式的更新与改进,随时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幼儿园要做到完善教学结构,为美术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以促进幼儿美育的良好发展。希望能在以后的美术教育活动起到一定作用,为以后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做出一点贡献。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浅析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现象的产生..
下一篇
:
关于幼师音乐教育的探讨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幼儿园
美术教育
活动
存在
问题
对策
研究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