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
销售价格:
免费论文
TXW821913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型劳动的能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有深远的影响。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
通过调查分析,我发现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很差,具体情况如下表。
序号
问题
比例
1
大小便完了不会提裤子
50%
2
不能主动去洗手
75%
3
不会洗手
80%
4
擦鼻涕不去找卫生纸
78%
5
渴了不自己去找水,而是站在那里哭
40%
6
自己不会吃饭,要老师喂
35%
7
不会穿鞋,穿反鞋
60%
8
自己不会盖被子
40%
9
玩具玩完了不会放回原处
80%
10
经常尿裤子
60%
11
把屎拉到裤子里
30%
根据现状我们3个老师商议决定做一次家访,针对幼儿自理能力的问题进行了解。通过家访:每个幼儿的家长针对幼儿的自理能力都有自己的看法,我总结归纳了以下几点:
家中就这一个孩子,所有大人都宠着,惯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家子人习惯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
(2)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的意见不统一,父母管教但爷爷奶奶护着,说孩子还小,自己根本不会照顾自己,所以导致了孩子还是没有培养出独立的自理能力。
(3)怕孩子弄脏衣服,嫌孩子动手太慢,家长着急,所以就不让孩子自己去做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之所以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不只是孩子的原因,而大部分是家长的原因,很多家长都存在有溺爱和宠爱,致使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背道而驰,作为父母,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作为老师,我们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外,更要与家庭密切合作,达到教育的一致,共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策略
3—4岁左右的幼儿自我意识已经萌芽,言语和动作发展迅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范围扩大。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要慢慢地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积极组织活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有目的的选择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课程,让大家通过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儿歌、手指游戏等,老师以示范,操作的形式教授幼儿如何自我服务,使幼儿在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思想“我要自己做,只有自己做才能完成”。
1、以主题活动“小手真能干”开始对幼儿进行自我能力的培养。老师可以通过歌曲《大拇指》《我有一双小小手》以及用颜料印小手等活动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小手很能干,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手是我们的好朋友,手很厉害,看看小朋友们的手还能干什么,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对手充满崇拜感。
2、运用具体的更生活化的内容来激发幼儿的参与性。比如《小毛巾》、《收玩具》、《穿鞋》、《小猪拉臭臭》、《宝宝会尿尿》、《扣纽扣》.....运用这些故事和儿歌,我们可以在过渡环节,户外游戏、以及活动区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唱,一起做。调动幼儿动手的积极性。
(二)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儿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特别喜欢玩游戏,我们就应该抓住孩子爱玩的天性,从而培养幼儿自己动手的能力。老师可以抓住一日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为幼儿提供学习的环境:比如在活动区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娃娃家让幼儿“给娃娃喂食”使幼儿亲身感受到用小勺的乐趣;还有给娃娃洗手、穿鞋、换衣服、系扣子等操作性的游戏,让幼儿在上完老师的教育活动后,可以自己动手实际的体验一下,让自理能力得到锻炼。要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的习惯,那洗手七步法我们就可以用儿歌的形式交给孩子们,比如儿歌《七步洗手歌》:两个小朋友手碰手,你背背我,我背背你;来了一只小螃蟹,小螃蟹;举起两只大钳子,大钳子;我和螃蟹点点头,点点头;螃蟹跟我握握手,握握手;等等,让孩子在有节奏的旋律当中,既学会了儿歌,也学会了洗手。
(三)通过鼓励、奖励的方法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与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时,老师应经常运用有效的方式来强化他们的行为,对他们做出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和要求他们客服困难,坚持自己独立做事。
1、日常生活当中多鼓励。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孩子也是如此,所以在平时我们对幼儿的表现,都用这种正面激励的方法鼓励他们。孩子刚开始学习做事时,往往做得很慢,有时甚至“闯祸”,作为老师不要因此就不让孩子动手,而要给孩子示范正确的动作,耐心教他们怎样做,鼓励孩子坚持劳动,养成习惯。比如:”幼儿叠衣服”刚开始学习时,小班的孩子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这时老师采用让幼儿“试一试”的方法,鼓励幼儿积极尝试,当他自己叠完以后,我们要及时的表扬,并奖励他一张小贴画,利用这种鼓励的方法孩子心理很高兴,而且还很自豪,孩子们就会逐渐的不在需要老师的帮助。
2、设置“榜样墙”。教室里我们老师还设置了“榜样墙”每个月会评出10名榜样之星,针对在一个月当中,自理能力方面表现优秀的以及进步突出的,每个月一总结,然后颁发奖状,并在班级群内进行表扬公布,发奖励,有“全勤之星”、“叠衣服小明星”、“穿鞋之星”“洗手小明星”......通过这样的奖励来调动和激发幼儿提高自理能力的积极性。
(四)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自理能力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只靠学校老师单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也要依靠家长的力量,家园共育。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最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在家庭环境中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教育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幼儿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与家长密切配合,经常沟通,幼儿园可以用家访、开放日、家长会等形式,和家长统一思想,统一步骤,保持家园的一致性。
家长要给幼儿正确的爱。什么是真确的爱?就是要教育爱,而不是溺爱。有些人认为爱孩子就要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在这种迁就和放纵下,孩子就会变得非常的任性和自私。教育爱,就是在爱孩子的同时,不忘记严格的要求,严格的要求不是一味的责备和打骂,对孩子的要求首先要合理,其次,有了要求就要坚定不移的做到,对幼儿的态度也要有耐心。
家长应让孩子主动参与。孩子总喜欢做成人不让做的事,比如:做饭、洗衣服等不让幼儿做,孩子可能特别想和家长一起做,这时家长不要嫌弃,应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哪怕他们做的很糟,弄得很乱,也要让他们帮着做,做完之后加以表扬和赞赏。
家长要以身作则。家长要给孩子树立自理的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的一举一动还有家长的品质,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所以,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就要先从自己独立自主做起。
孩子是未来的接班人,他们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因此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循序渐进的、耐心地引导幼儿,多给他们自己去尝试和体验的机会,培养孩子独立的品质。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指导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
:
浅谈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因素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小班
幼儿
自理
能力
现状
分析
培养
策略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