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如何在活动中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销售价格:
免费论文
TXW821939 如何在活动中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是积极的活动者与主动的学习者,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并以自己事物方式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提到“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从研“教”到研“学”,研究幼儿如何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必然。在幼儿园园本研修的学习过程中,业务园长多次提出“在活动中支架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等重点研修方向,着重凸显对幼儿主动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幼儿,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并提供自主发展的机会,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观念和行为的转变,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一、理论引领,达成共识——深入了解幼儿的主动学习
在园本研修中,业务园长说道:“各位教师认为什么是幼儿的主动学习?”针对此提问,各年龄组展开小组讨论,依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发展规律,谈谈认识的幼儿主动学习。
大班组教师说:“我们认为幼儿的主动性是教师给予的,用引导、帮助来鼓励幼儿主动学习。”
中班组教师说:“幼儿是一个发展中的学习者,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性的主动学习。”
小班组教师说:“幼儿会根据教师提供的,选择自己的需要去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大家各抒己见,真知灼见,观念中都传输了教师主导的活动,反映的是成人的意图,有意提供的选择,成人发起并且教育意图明确具体。业务园长根据各位教师的初见,引导教师从最原始的起点“教师的观念转换”中改变,而现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的是以幼儿为主,依靠幼儿对材料的直接操作体验,利用主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亲身经历加深体验,在原有基础实现新经验的获得与提升。
二、直面实践,追随幼儿——精准定位幼儿需要的支持
针对我们在园本研修中“幼儿主动学习”的学习,多次展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与讨论,多方位、多层次的理论学习让我们收获颇多,为了深入、精准了解支架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幼儿的深度发展的支持与引导,在工作之余,我查阅与幼儿主动学习相关的书籍,借鉴学习了我国学者大学刘须教授认为幼儿主动学习的条件,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安全的环境:安全的物质环境与心理氛围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想象和创造;②丰富的材料环境:提供丰富的刺激和挑战,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可激发内部动机;③对行动的反思:经验的整合建构——动手动脑才是真正的学习;④与材料的直接相互作用:操作、探索、象征、试误、重复等多样化的方式方法是幼儿学习的特点;⑤与伙伴、成年人的社会性互动。影响幼儿主动学习的因素很多,从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概念中,业务园长引导教师总结出幼儿主动学习的条件,各年龄段教师有认为材料是支持和吸引幼儿主动学习的最大条件,有认为幼儿的兴趣才是最为主导因素,有认为给予幼儿敢动手、愿动手、能动手的环境能够引导幼儿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综合以上观点可见,儿童主动学习的条件涉及了内、外两方面,内在条件主要是儿童的已有经验、兴趣、需要、求知欲、好奇心等,外在因素很多,如环境、材料、教学内容与时间、成人的支持与交流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缺一不可,相互作用,教师在尊重儿童的内在因素的基础上,应极力优化外部因素,才能使儿童的学习成为真正的主动学习。
三、关注成长,反思重构——建构有深度、有宽度的主动探究学习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体。以教研为载体的研修活动正是在捕捉儿童兴趣、倾听儿童心声,支持儿童学习,满足儿童的需求中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我们不断发现幼儿喜欢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并逐渐形成凸显儿童立场的园本课程。课程实施是一个不断尝试和调整的动态生成过程。依托教研的课程审议作为一种基于实践的逻辑思辨,以多种方式启发、支持、引导着我们的实践。它们相互支撑、互为引领、同构共生、和谐共长,并最终达成提升教师教育智慧、促进幼成点儿主动成长的目的。
在园本研修学习中,结合理论学习幼儿主动学习的概念及发展条件下,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下,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包括哪些?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其学习方式不同于中小学生,他们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且学习发生在一日生活之中,而不仅仅是课堂之中。因此,教师在组织一日生活、实施教育活动中重视幼儿发展需要,充分为幼儿提供可感知、操作、体验的活动内容,让幼儿在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建构新经验。主题活动系列活动进行过很多类型,都是在教师预设制定下,幼儿被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活动,反思活动后的幼儿学习效果,参与性不多、幼儿兴趣不浓厚,幼儿不能直接感知体验,于是此次活动我们在观察中捕捉幼儿的兴趣需要,在关注中创设幼儿的发展机会,转变观念从幼儿本身出发,跟随幼儿去发现、去探究,教师只做孩子们学习的支持者与参与者。
如秋天的变化让孩子们非常好奇,“老师,为什么小草会变黄了?”“为什么树上的叶子变颜色了,而且还会掉下来?”、“老师,现在怎么穿短袖会觉得凉凉的?”等很多很多孩子的疑问,让孩子们特别迫切的想去探究这些现象是怎么发生的?想了解漂亮的叶子是怎么会变颜色的?为什么会从大树上落下来?为了支持、满足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我们开展了此次主题活动来支持孩子们的探究,设计了主题活动“与叶子一起游戏”。让孩子们在与叶子的游戏和互动中,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认识和了解叶子,发现叶子的美,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经过孩子们自己自由、商量讨论之中确立了叶子的相关探究,于是孩子们会带来一片或几片自己捡到的漂亮叶子,想要和伙伴一起进行关于叶子的探索;也有小朋友将见到好奇的叶子拍下来或画出来带来和大家一起探究。有饭饭最喜欢的椰子树叶、有格格喜欢的细细长长的柳树叶子、也有琪琪好奇捡起来的银杏树叶......源于孩子们对叶子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对树叶的关注更加密切、仔细了,为了支持孩子们对叶子的兴趣,丰富幼儿对叶子的认识,老师带着孩子们去大院里捡拾叶子,秋天的树叶变化也很快,孩子们会问老师:“为什么树叶会掉下来?”、“为什么有的树叶黄了?”、“为什么跟我和爸爸见到的树叶不一样?”等,孩子们提出想要记录叶子的变化,在多个阶段活动中,孩子们的观察、探究与发现,发现了叶子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想进一步对叶子的结构认识和了解。孩子们对叶子的探究越来越深入,基本的观察活动已经满足和支持不了孩子们的探究活动,教师针对孩子们对叶子基本结构的初步了解,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来支持孩子们的探究欲望。比如在社区实践活动观察《绿叶和枯叶的不一样》中,教师把孩子们观察到的结构回顾加深,启发孩子们寻找相同与不同。
主题确立于幼儿的兴趣,教师有效发现幼儿的兴趣点,捕捉教育价值,从孩子本身出发,不断推进主题,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了较强的兴趣性。幼儿在“与叶子一起游戏”的主题活动中获得了发展,体验了乐趣,教师也在与幼儿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新的教育理念,获得了专业成长。在园本研修学习中,分享了主题系列下的社区实践活动《绿叶和枯叶的不一样》录影观摩中,感受和发现了教师观念转换后幼儿获得的发展与教师自身的提高,大家也发现和观察到采用实践、讨论、观摩、现场观察等多种方式感知体验,从“幼儿为主体”出发和从“教师为主体”出发的活动效果,在真切的教育环境中逐步打破思维定势、更新教育理念、推动教师成长,促进幼儿深度发展。
推动教师在教育理念上自我更新,不是通过一个园本研修活动就能够达到的,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认知上,应该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中来体现,这是一个潜移默化、持续循环的过程,采用“重跟进”的方式,需要开展持续的研讨和实践,通过教师与自己、与同伴、与现场不断对话来转变原有的落后理解与观念,培养善于质疑和反思的思维方式与习惯。园本研修学习中教师深刻理解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和“与真实环境互动”的魅力,多样化的研修方式推动,在研讨、自我实践、团队反思和自我反思等转换中更新原有认知,做到“知行合一”。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影响幼儿行为习惯相关研究
下一篇
:
关于行为习惯在幼儿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何在
活动
促进
幼儿
主动
学习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