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刍议农村留守幼儿保教工作
销售价格:
免费论文
TXW821974 刍议农村留守幼儿保教工作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在中国广大农村出现一个新群体,那就是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被留在农村,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而需要其他亲属或委托他人照顾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学前幼儿是农村留守儿童的一部分,是指0到6岁的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由父母以外的监护人负责一切生活起居、教育的幼儿。
这一群体在改革开放初期,呈增长态势,成为农村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学前幼儿中有多数幼儿甚至婴儿期父母就不在身边,而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朋友喂养、教育。父母的长期缺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朋友抚养、教育定位不准确,甚至缺失,导致留守学前幼儿长期处于家庭教育失衡的状态,严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留守学前幼儿的健康成长迫切需要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
完整的教育链条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组成完整的系统。教育的三种基本形态,各个领域作为其中一环,都应该担负起各自的教育使命。
家庭教育是幼儿的启蒙教育,是幼儿进入学校、社会教育的前奏和基础;学校教育是幼儿接受系统教育的场所,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主要地位;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延伸,每个环节都影响着幼儿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
一、农村留守幼儿保育教育现状
作为一名农村幼儿保育教育老师,我深知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1、家庭教育严重缺位,2、学校教育资源比较匮乏,3、社会教育环境相对薄弱。
1、家庭教育严重缺位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包括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一些发达国家在广义上定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具有增进家人关系与家庭功能之各种教育活动。
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家庭亲子教育是启蒙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良好的亲子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的下一代。
然而,在广大农村的留守家庭中,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造成亲情淡漠,有的父母离家很远,常年不回家,甚至有子女认不得父母情况,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疏远,亲子教育基本从孩子的成长中淡出,亲情教育功能几乎丧失,这种缺乏沟通和亲情的关爱,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对留守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有的幼儿父母双双外出,多数是把孩子交给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照顾,由于这些留守老人年迈体弱,知识贫乏,无论是体力上还是智力上都不能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更不用说亲子教育了,客观上制约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隔代教育幼儿也存在过分溺爱,只注重物质的满足,而缺乏思想和行为规范上的正确引导。也存在教育观念落后,对孩子打骂教育的现象,容易给幼儿留下心理阴影。作为代管人的亲戚与幼儿不是亲子关系,教育问题上存在着“不敢管”与“不愿管”的心理。对他们而言,孩子安全活着是首要的,教育方面就很难保证了。
有的幼儿父母一方留守在家带孩子,单亲教育也是力不从心。存在单亲监护人因农忙、家务等负担较重,情绪不好,对孩子的照料和教育缺乏耐心。“呵斥教育”教育也是常态。
我所带过的留守幼儿中就发现这样的孩子:
留守幼儿A:一个五岁的女生,留守在家给爷爷一个人带,爷爷没有原则的娇惯,孩子任性蛮横,喜爱哭闹,吃饭要老师喂食。爷爷常年抽烟,孩子太小,跟爷爷睡在一起,到学校也是满身的烟味,着实让人心痛。
留守幼儿B:
一个中班的女孩,妈妈改嫁了,爸爸在外打工,留守在家给爷爷奶奶带,奶奶嫉恨离异出走的媳妇,跟孩子说妈妈死了,孩子身心很脆弱,一点委屈就流泪,经常想让老师抱抱,可见孩子是多么缺乏安全感。
留守幼儿C:
一位五岁的男生,无论春夏,午休时都要抱着围巾睡觉,说这是妈妈的围巾,可见孩子对母爱多么的渴望。
……
2、学校教育资源比较匮乏
留守学前幼儿家庭教育缺失、家庭监护人站位不准确等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本应通过学前教育得到一定的弥补,但目前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缺乏,幼儿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公办民办教育并存,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现象,不能形成规范的对留守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有效的干预和引导。李向东在《农村幼教现状堪忧》一文中指出,当前农村幼儿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五大问题:一是居住分散,生源不集中且逐渐减少,开园办班受到严重影响; 二是师资力量薄弱,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三是不懂幼儿教学规律,教学管理小学化;四是幼儿教师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五是无人重视,管理混乱,随意性大,幼教事业发展举步维艰,停滞不前。此段论述真实的再现了农村学前教育现状。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不足,公办幼儿园校聘教师情况普遍存在,专业程度不高,民办园优秀教师更是杯水车薪,低薪低能教师普遍存在,看护点大多只能起到看护作用,幼儿智力开发、心理辅导等有助于留守学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存在严重教育不足现象。
3、社会教育环境相对薄弱
城乡二元体制让进城务工农民仍然游离在城市体制之外,由此衍生的住房、教育问题凸显,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融入城市的进程受阻,经济上,进城务工父母收入不足以买房带孩子到务工地城市居住,甚至带孩子租房上学也有困难;学校方面,城市公办幼儿园没有足够的名额让务工子女上学。多数城市民办幼儿园学习费用过高,有的教学质量并不高,诸多因素让农民工携子到身边上学的愿望难以实现。
在农村,幼儿教育只是在近十年来才逐步建立完善的教育体制,农村居民对学前教育普遍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从孩子身心教育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导致整个社会教育环境存在滞后,有待逐步提高。
二、农村留守幼儿保育教育改善措施
(一)、家校共建 弥补家庭教育缺失的那片蓝天
在外务工的家长迫于工作、生活的压力,往往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忽视了孩子的教育,作为专业的幼教学校和老师,要适时的多与家长联系,并反映孩子的生活现状、身心出现的问题,引起家长的重视,激发家长的关爱之心。平时可以利用现代通讯技术,采用视频聊天、语音聊天等形式,开展亲子通信活动,缓解幼儿亲情缺失的压力;节假日可利用家长回到农探亲的时机,召开家长会、幼儿教育培训会,提高家长育儿水平,建立家校共建机制。
(二)、加强城、乡幼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投入,合理配置资源
1、建立大数据管理,了解教育需求,缓解社会矛盾
各级政府是学前教育落实的主导和管理者,建立“省级统筹、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完善大数据管理,对于了解学前教育需求,加大幼儿园建设力度,逐步缓解社会供需矛盾,解决幼儿学前教育难题,起到有的放矢的作用。
2、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幼师待遇
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取决于幼儿师资队伍,数量上,教师严重不足;质量上,低学历、非专业教师普遍存在;工作上,业务素质要求高,工作量大;待遇上,乡聘教师工资很低。现有状况严重影响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努力改善教师待遇,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专业的、健全的教师培训、保障制度,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加大农村学前教育宣传,增强学前教育意识。
学前教育在农村普及时间不长,广大农村地区家长对学前教育意识不强,地方政府、社区要加强学前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意识。营造齐抓共管、家校共建的教育氛围,为农村留守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农村留守幼儿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父母为了国家建设、家庭生活奔走在祖国的四面八方,这个群体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乃至国家的重视和关爱。我们一定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明媚的明天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出版,第1023页)
[2] 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节选)
[3] 李向东《农村幼教现状堪忧》:《湖南教育》2004年第02期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朵朵幼儿园幼儿户外活动中存在的..
下一篇
:
如何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刍议
农村
留守
幼儿
工作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