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1 地址解析 ICMPv6数据报 IPv6中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报类型是ICMPv6(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version 6)。在IPv4中,ICMP可以看成是IP层的一部分。因IP协议不保证数据包传递的可靠性,所以当数据包在网络中被抛弃时有必要将数据包未到达情况由发现错误的主机或路由器通知信源。此外,在数据包发送前,可以确认目标是否存在或查看路由器的状态。ICMPv6具备IPv4的ICMP基本功能,废除了一些过时消息类型,并提供一个简单的故障排除回应服务。 ICMPv6数据报在数据祯中的位置如下所示: MAC Header/ IPv6 Header/ ICMPv6 Header/ ICMPv6 Message 邻居发现协议 邻居发现协议是IPv6协议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解决同一链路上节点之间的互操作问题。邻居发现协议定义了解决如下一些问题的机制: (1)地址自动配置:节点为自身的网络接口配置IPv6地址,与之关联的有重复地址检测机制等。 (2)地址解析:由其它节点的IPv6地址得到其链路层地址。 (3)路由发现:主机发现同一链路上的路由,与之关联的还有参数发现、前缀发现等机制。在隧道实验配置中在Cisco路由器上使用debug ipv6 icmp;debug ipv6 packets可以观察邻居发现的具体操作过程
图2-2 邻居发现 在路由器上使用ping命令观察Debug 输出,观察ICMP echo的操作过程。
图2-3 ICMP ECHO操作 IPv4/IPv6的过渡策略及技术 要实现IPv6的部署,实现IPv4向IPv6的平滑过渡,是在不影响现有网络环境下,逐步的实现IPv6在现有IPv4网上通信,然后再逐渐进行新的应用业务的部署。 从IPv4到IPv6过渡技术按照工作原理分为三大类:双协议栈;隧道技术;IPv6/IPv4协议与地址转换技术。 3.1 过渡策略 向IPv6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过渡既是不可避免的,又不可能是一步而成的。过渡的总体原则应是(1)分阶段; (2)有侧重;(3)以应用为推动力量。 从用户角度来说,需要实现透明过渡; 从管理角度来说,网络运营商不希望网络过渡对正常的业务造成大的扰动;目前IPv4网络中数量巨大的设备必须得到IPv6支持。 用户需求、政策支持和成本是推动向以IPv6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过渡的关键。我国在2004年年底开通了Cernet2,代表了政府对IPv6技术的重视程度,但是不能代表政策会引导运营商开始部署大规模的IPv6商用网。这还需要运营商进行有力的推动和商业需求,有更为灵活的网络过渡建设。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IPv4向IPv6过渡,从时间和规模上分,可以分为著名的“海洋与孤岛”理论。 如下图所示:
图3-1海洋与孤岛 第一阶段,IPv4“海洋” 不需要过渡技术。 第二阶段,IPv4“海洋”和IPv6“孤岛”,需要过渡技术,可供选择的技术为各种隧道,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