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IPv6工程升级的方向 IPv4、IPv4/IPv6混合校园网络,性能强大,ASIC芯片实现IPv6的线速转发;功能丰富,保证IPv4向IPv6的平滑升级。此种建网方式示范性强,可获得较大规模IPv6建设和使用经验。适合IPv4校园网升级为IPv6校园网。 三步部署IPv6校园网方案 根据前文分析,我们制定了由边缘向中心,由小岛到海洋,逐步实现全网的IPv6化,这样可以保护原有投资,最大程度的减少网络升级给用户带来的影响。 第一阶段:为实验大楼、文献中心的所有的三层设备升级到Cisco WS-C3750交换机,该设备支持IPv6/IPv4双栈,支持ACL安全控制列表,堆叠扩展技术等,可解决原有网络中汇聚层性能不高的问题。保持其他网络不变,继续使用IPv4核心设备。采用用隧道机制,使IPv6穿越校园原有的IPv4核心网进行传输,构成小规模的隧道传输结构,使IPv6孤岛能相互通信。 第一阶段中IPv4的范围依然广大,占设备和地域的大部分,大部分数据交换是经过IPv4核心网来传输的。IPv6实验网相对比较分散,通过贯穿IPv4核心网的隧道进行通信。第一阶段拓扑如下图所示:
图5-1 升级工程第一步拓扑 第二阶段:实现网络边缘网的IPv6化。为所有的学生公寓、图书馆的汇聚功能设备升级为预备为将来校园网核心的Cisco WC-C6506。其他楼宇间的汇聚设备升级到Cisco WS-C3750交换机,以支持IPv6/IPv4双栈,扩充边缘网性能,其中位于汇聚层Cisco WS-C3750为提高交换性能要做堆叠,以扩展其数据处理能力。将原有的Cisco二层交换机放置于接入层,其他品牌设备淘汰给实验中心做实验设备使用。 在接入层部署Cisco WS-C2950G-48二层交换机,考虑端口密度和协议支持问题,不用考虑是否支持IPv6,因为我们可以认为二层设备对于IPv6来说是透明的。 该过度进程中我们任保持逻辑上的IPv4核心网不变,在该结构上使用6to4隧道结构,各分支节点的汇聚设备将配置成6to4路由器,使隧道覆盖整个大学网络环境,完成过渡时期的全网解决方案。 第二阶段中IPv4核心网已经逐渐缩小,已经形成网络核心的IPv4单独存在,边缘网基本实现全网的IPv6化。IPv4和IPv6设备能够进行相互操作,包括通信和相互之间数据的理解。到全网IPv6的过渡相对简单,IPv6结点间不能有过多的相互依赖性。第二阶段拓扑图如下所示:
图5-2升级工程第二步拓扑 第三阶段:升级校园核心网,更换网络中心中心节点设备,提供建筑到信息中心的冗余连接,添加IPv6的三层路由信息,完成全网向IPv6过渡。 网络基础设施全面支持硬件IPv6。 核心层和汇聚层设备主要负责对园区网内各 VLAN之间和跨交换机之间的数据进行高速转发,为终端用户和数据中心之间大容量信息交换提供有效的高速通道。因此,核心交换机采用Cisco WS-C6506三层交换机2台组成双机模式相互冗余互连,该设备具备高达720Gbps的背板带宽,6个模块插槽,通过Cisco私有的HSRP热备份技术,任何一台设备出现故障,另外一台设备可继续负责全网的数据转发工作。 根据我们估算,核心设备应至少提供64个千兆以太网口的无阻塞交换能力,即核心路由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不小于128Gbps和最大化背板需求1000G/2=500G;Cisco WS-C6506三层交换机背板为720Gbps满足DR大学对于核心设备的需求。 汇聚层设备至少应该提供32个千兆以太网口的无阻塞交换能力,即汇聚层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不小于64Gbps。 从目前配置的汇聚层设备而言,采用的是Cisco sw-c3750设备,可使用思科StackWise技术将多个设备堆叠,扩展性能强劲,性价比突出,可靠性相对较高。 核心设备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