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探究]
第六讲 应考对策 同学们,经过此轮复习,是否发现,历史学习也有许多公式,在分析和解决中可以套用,举例如下: 例一:怎样分析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条件? 【方法提示】分析国家统一的历史条件一般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⑴经济因素:看看经济是否发展;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是否加强;差距是否缩小;是否为国家统一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条件。 ⑵政治因素:看看是否是人心所向;民族融合是否加强;利于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是否减弱或消失。 ⑶核心力量:看看是否存在有实力、有影响、有抱负的政治实体。 ⑷领导者的素质:看看策略是否正确;组织是否有力;指挥是否得当。 以上诸条件中,⑴⑵是客观条件,⑶⑷是主观条件。 例二:怎样分析变法改革成败的原因? 【方法提示】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⑴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⑵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⑶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⑷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此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例三:怎样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方法提示】 1、 以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为例,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着手: ⑴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 ⑵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时间——负担的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等。
⑶上层建筑因素:包括中央集权、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的重要制度,重农抑商等经济制度,还有宗教、文化等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
⑷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和安定。 ⑸地理条件因素:如江南和西北的差异等。 2、 以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例,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⑴生产力因素——科技革命成果的广泛应用; ⑵生产关系因素——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⑶上层建筑因素——各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的制定; ⑷社会环境因素——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⑸外来因素——对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掠夺和剥削、外援或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等等。 例四:怎样分析某一历史阶段文化特征形成的原因? 【方法提示】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某一历史时期(阶段)文化的发展与当时社会条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史上某一历史时期(阶段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14/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