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 绘就区域发展的宏伟蓝图 ——聚焦中部崛起 ◎区域发展问题考情回顾 年份题号背景考点涉及分值 013-8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的数据资料政\地24分 0240“丝绸之路”与新亚欧大陆桥政\史\地34分 0310-15长江三角洲政\地24分 0439东北振兴政\史\地60分
◎热点区域: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东南亚,北太平洋等 1、古代中、西部地区社会发展的一些突出史实。如郑国渠、都江堰,战国楚都郢,唐都长安(丝绸之路的东起点),唐代成都发展,隋唐的东都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洛口仓等),宋都开封。 2、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对开发边疆的贡献。(南诏、吐蕃、西夏、契丹、金、蒙古) 3、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发展(黑水 –女真-满洲)和中央政府管辖措施(唐设都督府,元设行省,明设奴儿干都司,清设将军府) 4、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原因与表现。 5、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注意:大运河区域经济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扬州的兴衰(金太阳P113-114) 6、近代不平等条约开放的长江流域通商口岸(上海、南京、汉口、沙市、重庆)及关于开放内河的规定(天津条约到马关条约) 7、近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中部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哪些近代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8、改革开放初期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选择经济特区的原因。 9、建国以来重大建设成就的地区分布(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各有哪些项目) 10、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华侨开发南洋(为什么华南大批华人下南洋?人口增长,航海便利,东南亚丰富的资源。对东南亚有什么贡献?带去了先进技术,开发丛林,开采矿山,培育橡胶等)。郑和下西洋与东南亚关系,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的交往准则。 11、现代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中缅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50周年,求同存异、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万隆精神。当代中国与东盟10+1模式。 12、世界经济区域发展:西欧、美、日(金太阳P114)、新加坡和韩国现代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基本经验。 13、20世纪后半期北太平洋各国经济发展情况。(中、美、日、俄、新、韩) 14、经济区域化及特点(金太阳P114) ◎中部崛起 一、中部崛起的背景扫描 (一)概况:1.地位重要,范围: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 2.现状——塌陷、困境(原因:①自身;②国家:非均衡发展战略) (二)原因: 1.必要性:①是“五个统筹”的必然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②是全面激活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需要;③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
2.可行性:①按照梯度发展理论应该轮到了中部崛起;②国家宏观战略的调整为中部崛起创造了条件;③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降低了中部崛起的成本;④良好的发展条件是中部崛起的物质基础。 (三)对策:国家启动;东部拉动;中部自动 关于中部自动的战略选择:①发展区域经济——中部选择:中心城市带动;②发挥资源优势——中部选择:拉长产业链条;③承接产业转移——中部选择:营造招商环境;④面对工业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中部选择:发展园区经济;⑤在全球化市场格局中——中部选择:追求细分优势(区域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农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7/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