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育人。
企业在面临全球化高效率的工作系统挑战中,培训显得更为重要。任何培训都是为了提高员工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的学习与进步。(1)知识的学习:员工应通过培训掌握完成本职工作所需的基础知识,企业应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员工,使员工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方针,经营状况,规章制度,文化基础,市场及竞争等。(2)技能的提高:培训首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岗位所需的技术性能力培训。(3)态度的转变:员工的态度与其培训效果和工作表现是直接相关的。
4.留人。
中小企业实施激励机制的方式。(1)物质激励。物质激励主要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员工工作,其主要形式包括工资、①奖金、津贴等. 实践证明,合理的薪酬制度是基本的条件,是直接影响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因素,薪酬分配的合理、公平与否直接影响员工的积极性。(2)目标激励。组织目标是通过各个群体以及个体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目标具有引发、导向、激励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将组织的总目标按阶段分解成若干子目标,以此达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目的(3)信任激励。信任能唤起人们最宝贵、最有价值的忠诚度和创新动力。而信息激励则是激励主体用自己的信任、鼓励、尊重、支持等情感对激励对象进行激励的一种模式,是最持久、最“廉价” 和最深刻的激励方式之一。实践证明,管理者一个期待的目光,一句信任的话语,一次真诚的帮助,都能使员工自信起来,走上成功的道路。(4)情感激励。情感是影响人们行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任何人都有各种情感诉求。情感激励是通过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和谐良好的感情关系,来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方式。(5)行为激励。情感常常会受到他人行为的支配,进而使自己的行为受到影响。研究表明,树立企业员工榜样有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如通过宣传优秀或模范员工的行为,能激发其他员工的情绪引发员工的“内省”与共鸣,从而起到强,烈的示范作用,引导其他员工的行为。(6)奖罚激励。奖罚激励是企业管理活动中一种常用的激励方法,在中小企业中常被运动。(7)竞争激励。竞争在企业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竞争激励则是企业管理者鼓励进步、鞭策平庸、淘汰落后的关键环节。(8)危机激励。随着竞争的日益激励,中小企业面临的环境更加多变。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适时地向员工灌输危机意识,让员工意识到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以及由此可能对员工的工作、生活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以此有效的激励员工自发地努力工作完善薪酬激励机制。
四、结语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中小企业面临着新一轮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伴随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迅速加剧。人才已成为企业确立竞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重视人才,以人为本”的观念已颇受关注。因此,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不仅依靠企业规章制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也应该因地制宜、合理地运用激励机制,根据内外环境的实际情况不断的改进完善和调整激励机制的方式,使企业在一个良好的轨道内运行。
【引文注释】:
夏业良.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与就业前景.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二期.第5页
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六:人口素质全面提高就业人员成倍增加.
吴要武.刘易斯拐点来临:我国劳动力市场调整的机遇.开放导报,2007第六期.第3页
谌新民、张炳申.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六期.第18页
陈乃醒.中小企业经营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第35页
谌新民.薪酬制度设计.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第126页
【参考文献】:
1、孙冶方.人力资源管理.宁夏出版社,1989年第1版
2、余凯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年第1版
3、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版
4、徐二明.中国人民大学MBA案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5、黄渝祥.企业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6、梁均平.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第1版
7、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
8、胡君臣、郑绍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9、黄雯、王方华.小企业人才资源管理十法.上海综合经济,2001年第10期
10、王国颖.IT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开发,2001年第1期
11、谢平、佟仁诚.绩效管理与核心能力.企业管理,2003年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