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事实: A行于2005年给予B公司1年期人民币贷款额度5000万元,保证担保方式。授信前期,B公司与A行市场人员断断续续保持了近两年的联系,同时通过转入存款、业务咨询等多种手段展现其实力,提供的授信资料全部为虚假伪造资料。授信期间,B公司首次使用贷款后于短时间内提前归还,并在账户内保有一定比例的存款,以显示其较好的诚信及正常的经营。之后,B公司在授信效期内再度使用贷款。贷款期间,A行获悉B公司在他行贷款涉嫌欺诈,B公司在A行的账户被查封。 信贷操作风险分析:
该案件为外部欺诈案件,但是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产生了多项操作风险,属信贷操作风险类案件。A行相关从业人员在业务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及贷后检查各个环节就流程与制度的执行都存在较为严重的疏漏,未能有效识别及防范风险,是这起诈骗能够得逞的关键。如若银行内部从业人员能够自始至终严格遵守信贷流程及制度的要求,那么将有多个机会避免案件的发生或中途及时遏止,避免损失。究其原因,该案件的发生包括外因及内因两个方面,分析如下: (1)外因 此案件是诈骗嫌疑人在非常了解现阶段银行信贷人员心理的情况下策划周密的贷款诈骗案件。客户显示了存款业务的真实存在以产生诱惑,并通过向市场人员咨询、考察投资业务以加深其对公司的信任度而放松警惕。提供的授信资料全部为虚假资料,伪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7/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