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论述法律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合法合规的要求不仅是我国公司管理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公司管理务必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强调企业必须对市场法治规则保持敬畏,同时就法律对于公司治理作用存在的局限性作出探讨。
【关键词】:法律环境、法律作用、法律局限性
【正文】:
现代市场经济是以独立自主的企业为主体的自由交易经济,因此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本身不能“自我维持”,有效运作的条件是法治,基于法治(Rule of Law)的规则是其根本的游戏规则。
一、公司的法律环境
公司的法律环境,即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所处的由法律提供的整体性外部环境,包括立法环境、守法环境、执法环境和司法环境等。
法律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突出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一是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是法律。法律在宏观调控中的特殊作用包括引导作用、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协调作用等。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包括确认各经济主体的平等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经济活动中的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等。微观经济行为实质上是企业行为,法律对企业在内部与外部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与相关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都要予以规范调整。由此,就整体性地形成了企业的法律环境。
企业的法律环境的构成可以区分为若干个层次。一是外部法律环境,包括企业与所在的社区、行业、国家、相关国际社会(组织)之间的宏观性法律关系,也包括企业与竞争对手、媒体、工会组织、政府、客户、消费者、债权人等各个主体之间的具体性法律关系,其中,企业与国家、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表现为被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非平等法律关系,主要受宪法、行政法、宏观调控法等公法部门的调整;企业与其他诸主体之间则表现为平等主体间的契约性法律关系,主要受各类私法规范(包括民商法、经济法等)的调整,如合同法、保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二是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法律环境,指的是企业集团内部母子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受公司(企业)组织法及金融监管法的调整,其核心是母子公司之间的契约性法律关系。三是企业内部的法律环境,指的是公司企业内部诸利益主体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职工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受公司(企业)组织法的调整,除企业经营管理层上下级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外,其他主体之间也表现为平等的契约性法律关系,这些主体都是企业经营所需的各类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提供者。不难看出,无论是企业的对外经营活动,还是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还是与企业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其他活动(如捐赠等公益行为)都要接受相应的法律规范的调整。这些法律规范的立法、守法、执法、司法活动及其状态就构成了企业所处的法律环境,其核心是平等性的契约法律环境。
公司的法律环境对金融体制、公司产权、公司治理的影响与作用体现在多个层面上,这些影响与作用是重要的。不同的法律体系、法律渊源、法律传统以及各国法律环境在立法、守法、执法、司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带来的对公司(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与作用,更彰显出法律环境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意义。实际上,在既定的金融体制、公司产权与公司治理制度框架下,法律环境之于公司管理制度及其运作效率亦具有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二、法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一)法律之于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