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细分市场方法二:“坐标法”
“坐标法”是环境引力与企业实力 “对比分析法”的运用,又可分为三维坐标和平面坐标,即选择2—3个最为关键的细分变数来分解、指引市场,从而确定本企业的产品及市场定位。它把环境与企业两个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指示环境和企业各自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找出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企业的优势和劣势,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和企业对成功关键的把握能力。通过对市场的竞争结构、市场的占有率、产出增值等变量细分,了解和判断行业的生命周期和发展水平,使企业的资源优势在有限的市场上,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3、细分市场方法三:“箭线法”
“箭线法”是树图的延伸,它以某种总体产品为出发点,根据消费需求结构的动态变化,以总体产品为光源,对市场变量进行不同层次的细分,引伸出多级箭线导引出众多的子市场,直到企业可以到达的目标子市场。
三、浙江省道路旅客运输市场的市场细分
(一)浙江省道路运输客运市场发展概况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推进,道路运输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和支撑力量。浙江省拥有公路里程4.6万公里,是铁路营运里程的40倍。道路旅客运输在综合运输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在长三角的综合运输中,道路运输的客运量占92%的比重,在浙江的综合运输中,道路旅客运输量近十年来占95%的比重。2003年浙江道路旅客运输完成12.3亿人次,相当于全中国人在浙江乘坐了一次汽车。到目前为止,浙江省已开通除西藏以外,至全国各省市、地区的客运班车,北到哈尔滨,南到海南岛,浙江人都可以乘坐客运班车直接到达。前不久开通温州到香港的班车,2005年将开通到澳门的班车,客运班车使浙江人走向全国更加方便。同时,客运班车也将山区的农民兄弟与城镇紧密联系起来。
2003年浙江省营运客车7万余辆,94万客位,其中班线客车3.3万辆,出租车3.2万辆,旅游车2013辆,租赁车2963辆。全省拥有客运线路9387条,日发班次16.7万个。车辆的发展和班次密度都已经达到历史高峰。从表面上看,客运市场处于一种“饱和”状态,但市场是动态变化的,且道路运输最大的优势就是“门到门”或“点到点”的直达运输,是其他运输工具无法替代的。随着全国高速公路骨架网络的形成,浙江到达某个省份的班车,不仅可以开到省会城市,也可以开通到地级市或县城,将使“饱和”的线路,通过挖掘,拓展成道路旅客运输新市场。同样,在农村,随着通行政村公路的延伸,也是道路旅客运输线路发展的机遇。
(二)市场细分在浙江省道路旅客运输市场中的运用
细分市场基于客观存在的需求差异,因此进行市场细分其实就是寻找市场的过程。我们分别从“因素分析法”、“坐标法”和“箭线法”三个角度细分浙江省道路旅客运输市场。
1、“因素分析法”细分市场
浙江外事旅游汽车公司是浙江省最大的一家以旅游汽车客运为主、班线客运为一体的道路客运企业。我们对企业旅游客运经营所处的区域环境进行细分,发现企业业务市场相当部分分布杭州地区外,其中宁波、温州华东地区为主要的区域外市场,未来区域外市场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在此,我们选择产业投资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失业率等系列因素分析,通过杭州、宁波两地区与浙江省平均水平的比较,对道路客运市场前景作研判。
(1)先行变量:
表1:2002年浙江省主要城市经济先行指标
浙江省 杭州市 宁波市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3458 770 60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5% 22% 28%
其中:第三产业投资(亿元) 1857 452 300
第三产业在固定资产中占的比率 39% 59% 37%
2002年,杭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22%,低于省内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但第三产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却高达59%;同期宁波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2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仅为37%,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根据投资构成分析,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时,第三产业的投资额应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0%左右。2002年杭州市这一比率高达59%,未来第三产业增速将减缓;同期宁波市这一比率为37%,未来第三产业投资将不断加大,从而促使当地包括道路旅客运输在内的行业的快速发展。
(2)一致性变量
表2:2002年浙江省主要城市经济一致性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幅度 12% 13.20% 13.20%
第三产业结构 0.40 0.43 0.38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1995 3386 3325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11% 12.4% 14.0%
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1.17 1.18 1.30
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3% 8% 19%
根据产业结构分析,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3000美元时,第三产业的比重应保持在0.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5000-6000美元时,第三产业的比重应保持在0.5-0.6。2002年,杭州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3386美元,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到0.43;同期,宁波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杭州市基本持平,但第三产业比例仅0.38。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变量来看,宁波市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杭州市和浙江省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达到了19%,是杭州市的一倍。2007年宁波市的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000美元,第三产业的比例达到0.55,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宁波市道路客运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带来的新消费观念,为道路客运企业提供潜在的消费群体和一定时期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