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市场营销环境对企业有很大的影响,它是企业得以生存的关键。由于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所以企业要重视环境,积极主动地去分析环境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于供电企业来说,由于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电力市场引进竞争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其市场营销环境发生了改变,企业旧的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甚至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制定新的战略去适应环境的变化。本文尝试通过对杭州电力公司目前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找到其环境机遇和威胁,从而制定出杭州电力公司在“十五”期间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市场营销环境;企业;影响
正文:
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必然会给我国经济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同时也使我国的电力市场在总体上面临着一种新的外部环境。这对我国的电力工业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在长期的计划经济的模式下,我国的电力企业尤其是供电企业一直以“电老大”自居,忽视市场开拓和环境分析,其陈旧的经营观念已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甚至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所以在新的形势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去认识环境、分析环境,从中找到机遇和威胁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是供电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故本文尝试通过市场营销学中的环境分析理论对杭州电力公司目前的市场营销环境做出分析,找到机遇和威胁,从而制定出杭州电力公司的发展战略。
一、“十五”期间杭州电力公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可以分为“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微观市场营销环境是指对企业服务其顾客的能力构成直接影响的各种力量,包括企业本身、市场、供应商、竞争者和各种公众等。宏观环境是指那些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和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包括人口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及社会和文化环境等。企业市场营销环境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环境威胁即环境中一种不利的发展趋势所形成的挑战,如果不采取果断的市场营销行动,这种不利趋势将伤害到企业的市场地位;另一类是市场营销机会即对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富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该领域内,企业将拥有竞争优势。这种威胁和机会正是环境分析和评价的基础。
(一)杭州电力公司面临的机遇
1、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用电需求快速持续增长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进入了关键的阶段,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使我国产业、产品结构必然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朱镕基总理在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我国经济已到了不调整就不能发展的时候。按照原有的结构和粗放增长方式发展经济,不仅产品没有市场,资源环境也难以承受。必须在发展中调整结构,在结构调整中保持较快发展。今后五年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特别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关键。”由此可见,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十五”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分析预测,我国加入WTO从1998年到2005年逐步实现的各项承诺,到2005年我国GDP将提高1955亿元,占当年GDP的1.5%,而我国的电力弹性系数将达到0.6~0.8。加入WTO后,由于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比较大,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制造业、加工业等将是外商投资的重点,将带动电量的快速持续增长;而电信、金融、教育、服务、房地产等第三产业也将会因外资的不断进入而持续增长;由于占国民经济主要部分的二、三产业不断增长,必然会带动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从而带动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需求的增长。
2、“入世”为供电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1)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成本降低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网络技术已趋于成熟,这为供电企业建设信息化企业、完善成本管理、精兵简政、减员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持;电网空载技术、光缆技术等电网新技术的应用又可以使电网安全系数增加和电能使用率得到显著的提高;而我国的成功“入世”又意味着过去其他国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一些歧视性政策和限制措施会取消,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国外先进的电力设备关税将大幅下降,因此我们引进先进电气设备的成本会大幅降低,有利于降低供电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电网技术水平。
(2)带来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理念
加入WTO后,我国国内的商品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由此,各行各业都必须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环境中生存,电力企业也不例外。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出台后,由于电力市场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竞争机制的形成,必然会促进电力企业积极强化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而我国的成功“入世”恰恰为国内企业吸收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理念打开了大门。从管理技术的角度来看,将因国外先进管理设备关税降低而被更多地引入,带动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从理念上看,因外资对电力相关行业的投入和参与,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必然会使电力企业职工逐渐受到影响,从而自觉地接受新的管理模式。
(3)资金渠道得以扩展
电力工业的建设离不开充足的资金保证。一直以来,我国的电力企业建设资金都靠政府划拨,计划经济的痕迹很重。加入WTO后,我国电力工业的“准入政策”,将使电力资金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从资金来源看,既有国家投入,又有私人投入;既有国内资金,又有国外资金;既有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又有其他商业银行及非金融机构贷款等。”(注1)大量外资进入基础设施产业领域,将带动民间资金的大规模投入和投资技术水平及投资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电力企业扩展资金渠道,降低资金成本,从而降低建设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其次,加入WTO后,我国政治、经济、法律环境都将发生明显的改善,为我国经济合理有效的利用国内、外资金创造了一个十分良好的环境,这就为电力工业进一步对外开放、优化配置资源创造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
3、《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出台促使电力企业加快改革步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基本要求,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因此,加入WTO就意味着我国电力工业的生产、建设以及各项活动都会纳入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中去。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2002年2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提纲挈领地提出了“厂网分开”、“竟价上网”、“实行电价新机制”、“设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等措施。厂网分开,建立统一、公开、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依靠市场竞争形成合理的电价和电力投资机制,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是“十五”电力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给予了供电企业在购电、售电及电价制定方面充分的自主权,为供电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4、杭州电力公司的区位优势
(1)杭州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杭州是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国际历史文化名城,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的交通枢纽。2002年,杭州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8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2%,连续第十二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省会城市第二、副省级城市第三、全国大中城市第六的位次。
2002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8万元,按当年汇率计算突破3300美元,其中市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98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1:50.6:42.3调整为6.3:50.7:43,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加快,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765亿元,增长14.6%。
城镇人口就业率的高低,就业人口的行业分布也会影响电能的消费。目前,杭州市处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期,第二、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就业率比较高;2002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78元,比上年增长8.1%,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同时,全市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恩格尔系数为35%,达到了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住房、汽车、通信等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根据十六大提出的“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杭州市委、市政府于2001年提出了“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力争2005年市区基本实现现代化,2008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1年翻一番,2010年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实施“城市化”、“工业兴市”、“旅游西进”、“开放带动”和“环境立市”五大战略。杭州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为杭州电力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机遇。
(2)良好的人口环境是杭州电力发展的基础
随着杭州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杭州市政府的“人才引进”、“ 构筑大都市”战略的实施,杭州市行政区域于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扩大了6倍,全市人口已超过了500万,其中常住人口300万,变成了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都市。杭州人口的大幅增加带来了居民用电需求的大幅增加,在用电需求上形成了相对的人口规模优势。其中大量的本科及以上的高素质人才进入杭州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口文化结构的变化,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改变居民用电的结构,对电力营销是一种积极的因素。
5、杭州电力公司的规模优势
杭州电力公司是国家一级大型企业,2000年通过了国家电力公司的验收,被评为“国一流供电企业”。公司现有500千伏变电所3座,220千伏变电所14座,在华东地区是连接南北的枢纽。2002年,杭州电力公司供电量达182.24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44%;最高负荷为32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8.2%。同年,电网建设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历时三年多,投资达20.81亿元的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通过了浙江省电力公司的竣工验收,全网新增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341万千伏安。目前企业规模已经达到了“国家电力公司国际一流供电企业标准”的要求,同时整个电网的科技含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初步建成具有技术先进、网架合理、供电可靠、调度灵活、运行经济、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大电网。杭州电力公司的规模优势使企业在本行业中拥有了较强的竞争能力。
6、电能供应商众多
电力体制改革后,由于实行“厂网分开,竟价上网”,所以电力市场的竞争首先体现在一级电力市场即发电市场上。目前杭州地区有省电力公司直属半山电厂、浙江热电公司、秦山核电站、杭州萧山电厂及新安江水电厂等同在一级电力市场,再加上即将上马的三峡电力,甚至因发电市场对外资开放,还可能有外资发电企业的介入。这些发电公司为了自身利益,必然互相成为竞争对象,使我公司占据了购买的主动权。
7、能源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与煤炭、石油、液化气等相比,电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因此,大力提倡电能的使用,扩大电能在终端能源的需求比例也是“十五”期间我国改善总体环境的根本性措施。这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企业可以因势利导,吸引其他能源客户转向电能消费。
(二)杭州电力公司面临的威胁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