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教育论文
《兰亭序》书法风格研究(二)
《兰亭序》最大的是书法艺术成就。它成功之处正是在于它在当时达到人所不及的技巧境界(当然还有风格境界),它对笔与纸的驾驭能力:那种运用自如、出神入化的技巧,在东晋以前是为人仰慕已久,而在当时也是同辈书家们所叹为观止的,它标志着书法从荜路蓝缕阶段走向艺术的成熟。而我们正是要学习这种成熟,因为我们希望能由此而进入书法(行书)的技巧王国。《兰亭序》用笔,在笔画的提按导送、使转运行中具有点画提按起伏的节奏感,给人以浑然天成的感觉。许多点画以尖锋入纸,凌空取逆势,而且取势迅疾,笔意生动活泼。善于运用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间的呼应,使点画之间脉络相通,意气流动。其牵丝映带,揖让挪移,则又气脉贯通,俯仰有情,这样增加了行书的灵动性和呼应关系。这虽然是王羲之酒后所写的一篇草稿,有几处涂涂改改的地方,但正因为作者无意于求工,反而下笔随意,潇洒自然,气韵生动。这件书法,通篇气息淡和空灵,不激不厉。布白采取纵有行、横无列,行款紧凑、首尾呼应的方式。每行的疏密大致相等,偶有略松略紧之处。行行长短配合,错落有致。结构极尽变化,不求平正,强调欹侧,不求对称,强调揖让,不求均衡,强调对比。其中,凡是相同的字,写法各不相同,最为突出的是20个“之”字,写法个个不同,或平稳舒展,或藏锋收敛,或端正如楷,或流利飞动,达到了多样与统一的艺术效果。在用笔上,看似无法而万法皆备。
《兰亭序》在王书中虽不及其行草书札,但作为一种典雅、双逸、潇洒的时代风格是无人能超越或与之相伴的。那种疏朗有致的布局,挺秀双逸的风神,变化多端的笔法,纵横自如的取势,使后世学书者感到面对的是一座既平凡又神秘莫测的城楼,往住不得其门而入,单看其用笔的丰富,就有藏锋、称饰、挂笔回锋,牵丝、映带、由方转圆、由圆转方等种种奇妙变化,有些横与波挑又带有隶书遗意,变化莫测,时出新愈,平和之中见奇纵,这也是《兰亭序》永久的艺术魅力所在。
三、特点的形成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达到了 “登峰造极”的高度。究其成因,与王羲之信奉道教,书籍、道合一有很大的关系。土生土长的道教,很早就产生《兰亭序》道教符。在抄写经书时,必须由精于书艺的经生抄写,而在书写经本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道教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历史上诸多道家学者多是有名的书画家,他们修身养性,既精通道法,又能挥毫泼墨,落笔成体。王羲之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将修道和书法艺术相互契合,相得益彰,因而产生了具大的艺术魅力。由此可见心性对于书法艺术的高度也具有巨大的助力作用。
《兰亭序》书风最明显的特征即是它的用笔细腻和结构多变,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写道:“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人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大王以前的墨迹如陆机《平复帖》、吴皇象《急就章》古拙可爱、平和淡怡,颇见内敛之功,但无清雅之巧。存世汉简中倒不乏笔画跌宕纵肆、变化丰富的作品,但在结构上又相对飘散而乏丽趣。王羲之的功劳即在于他把自然的书风引向一个较为精练但又注重技巧华美特征的格局,从而确立了书法艺术强调对审美的主动把握这一时代的基调。在他以前,人们对此是不够重视的。
并且由于王羲之《兰亭序》是魏晋风度的审美典范,而魏晋风度的审美风尚对后世书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故而《兰亭序》对后世书风的影响是任何一件作品都难以比拟的。王羲之书风对后世的影响有时表现为后人对他的技法的学习,有时则表现为后人对他的艺术精神(魏晋风度)的理解和把握。前者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消极影响,后者则促进了书法艺术理论和实践的深入。
而在《传论》中,李世民历数各家之短,独赞王羲之书“尽善尽美”。指出王羲之书法技巧之精湛“点曳之工,裁成之妙”,评价王羲之书法的韵味“烟霏露结”,“凤翥龙蟠”。李世民“尊王”的审美倾向,确立了王羲之“书圣”的地位,直接影响了“初唐四家”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和薛稷的书法创作,使初唐书法笼罩在尚“意”书风之中。宋代有成就的书法家“苏”、“黄”、“米”、“蔡”(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同样抓住了魏晋风度的审美本质,继承了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精神并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元至清中叶的书法主流是笼罩在复古主义的思潮下的,这里的“古”,主要就是指王羲之书风。他们的书法完全是学习从王羲之起的一派王书体系,以得晋人和王羲之风韵为最高宗旨。清中叶后,因“小学”的盛行,文人研究汉魏碑刻,并从汉魏碑刻中领悟到了不同于王羲之(元明尊为“帖学”)的粗旷、豪放、朴拙、大气、宽博的美,于是“碑学”兴起了。“碑学”在书法史上的兴起,其价值就在于使书法在复古主义的旗帜下重描摹王派书法技法,忽略其艺术精神而沉寂了几百年的书法重新回到了借助线条与结体来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魏晋风度和王羲之书风的精神上来,从而使书法本体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颜真卿生平及书法艺术浅析
下一篇
:
临帖管窥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兰亭序》
书法
风格
研究
2022-07-06 06:32:17【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