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铁路车站生活污水试验研究(四)


 4.2对SS的去除效果分析
 污水中的SS经过生物厌氧池和复合型湿地处理系统时,通过沉淀、植物根系的吸附、填料层、生物膜的过滤作用,大部分被截留,本处理系统对SS的去除显示出非常好的处理效果。见表4
表4污水处理系统SS检测结果  单位(mg.L-1)
                    
监测 
进水水质 A处理区 B处理区
   出水 去除率 出水 去除率
1 148 16 89.19% 26 82.43%
2 293 2 99.32% 2 99.32%
3 162 3 98.15% 2 98.77%
4 460 3.5 99.24% 2.5 99.46%
5 96.37 1.45 98.50% 1.25 98.70%
6 119.6 1.45 98.79% 1.5 98.75%
 
 可以看出两单元对SS的去除率从系统初始运行就可以达到80﹪以上,虽然进水中SS的变化很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处于稳定运行阶段后,出水中SS的去除率基本都可稳定在90﹪以上,效果良好。当然,由于SS的积累也可能会给本系统的运行带来系列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对系统的积泥、填料堵塞等情况做进一步的监测观察和相关专题研究。
4.3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分析
 人工湿地去除氮的机理主要包括水生植物的吸收、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脱氮和氮的挥发。研究表明,污水中无机氮作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可以直接被植物摄取,合成植物蛋白质等有机氮,通过植物的收割从而从污水和湿地系统中去除。而通过硝化反应,氨氮被硝化细菌氧化成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亚硝酸菌和硝酸菌都是化能自养菌,它们利用CO2、CO32-、HCO3-等做为碳源,通过NH3、NH4+、或NO2-的氧化还原反应获得能量。反硝化菌是一类化能异养兼性缺氧型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可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为氮气而从水中逸出,从而达到除氮的目的。
 根据湿地植物根系的输氧及传递特性,在人工湿地系统中,植物根茎附近形成有利硝化作用的好氧微区,同时远离根系周围的厌氧区由枯枝碎屑及底质层中可利用的碳源又为反硝化作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而在复合型填料基质床中形成了连续的好氧、兼氧及厌氧状态,相当于许多串联或并联的A2/O处理单元协同作用[9]。复合型湿地系统对TN的去除效果如表5所示:
表5 污水处理系统TN检测结果 单位(mg.L-1)
                   
监测 
进水水质 A处理区 B处理区
   出水 去除率  出水 去除率
1 30.7 9.5 69.06% 10.65 65.31%
2 29.62 11.42 61.44% 9.43 68.16%
3 31.76 11.67 63.26% 6.89 78.31%
4 35.95 11.79 67.2% 11.13 69.04%
5 28.88 5.53 80.85% 4.73 83.62%
6 31.5 8.23 73.87% 8.15 74.13%

 分析可见,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中总氮显示出较好的去除效果,两组试验单元的平均去除率均达到65%以上,而B区由于处理负荷较低,其平均去除率甚至达到了73%。这也进一步证明,当湿地系统内部的生态环境趋于稳定成熟后,植物、微生物所形成的良性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去除污水中总氮的能力。
 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对磷的去除是通过植物生长吸收、微生物分解、填料的吸附三方面物理化学作用共同的结果。研究表明,污水中的磷作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部分可以直接被植物摄取,通过植物的收割从湿地系统中去除。而系统中聚磷和释磷微生物对磷的释放和积累的进行,再加上系统中介质的过滤吸附作用,可使污水中大部分磷得以去除。复合型湿地系统对TP的去除效果如表6所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4/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客车上水设备安全操作电压之初探 下一篇铁道部给排水科技情报网发展历史..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复合型 人工 湿地 处理 铁路 车站 生活污水 试验 研究 2011-10-14 11:59:58【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