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资租赁业发展历史中,各个国家的法律实践证明,融资租赁具有独特的法律关系,而传统法律体系不能对其进行充分的界定。融资租赁业行业特征十分明显,伴随着行业的迅速发展,融资租赁企业的设立、租赁物的登记和取回、监管和税收环境等问题愈加突出,迫切需要制定一部专门的融资租赁法,否则许多做法无法可依,行业的发展将受到限制。因此,尽快出台《融资租赁法》,协调、统一现行法律法规中对融资租赁的界定,建立健全租赁法律体系,才能促进融资租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使之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功效。
(三)尽快解决欠租问题
目前我国承租企业拖欠租金的情况非常普遍,由于我国《融资租赁法》还没有出台,很多融资租赁公司在追索欠租过程中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对于欠租的承租企业也奈何不得。造成了打官司难,执行法院判决更难,经常是即便胜诉了,租赁公司在判决后仍然拿不到租金,其结果是许多融资租赁公司变成讨债公司。要想尽快解决承租企业拖欠租金的状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要求法院的执行部门加大执行力度,对那些恶意拖欠租金,甚至想逃废债务的承租企业,法院可联合公安局、检察院共同执行,改变融资租赁企业赢了官司拿不到钱的情况。还可以仿效银行贷款证的做法,将承租企业的资信情况记录下来,并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网络将拖欠租金企业的情况公之于众,如果企业不守信誉将完全丧失融资能力,从而迫使欠租企业为维持信誉而尽快归还欠款。
(四)加强对融资租赁业的政策扶持
1、明确各项税收优惠
把我国关于影响融资租赁业务的主要税赋与国外进行比较,我国融资租赁业的税赋显然较重,影响了融资租赁业务的开展。为改变租赁税制不明确、不完善的状况,结合我国当前的会计准则和税法条例,本文提出如下解决建议:(1)明确投资抵免政策。美国、欧洲、日本、香港等地八十年代以来的经验告诉我们,有投资抵免的税收政策,租赁市场就会快速发展。我国可对现行流转税中与租赁相关的部分进行调整,明确对融资租赁交易中的出租人实行较为优惠的流转税政策。这样不但能够有利于融资租赁市场的开拓和发展,也可以引导租赁公司为国产设备销售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的项目提供融资服务,促进工业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于保证国内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调整我国的设备折旧政策。在会计处理上,可允许企业按税法中关于折旧的有关规定,自主决定选择加速折旧方法,允许承租人所支付的租金进入生产成本。应尽快明确租赁资产的折旧提取、租赁设备购置的投资抵免所得税的主体适用为“谁资本化谁适用”的原则。(3)允许租金支出税前扣除。可以借鉴美国、日本的做法,允许承租人把租金支出当成费用在税前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扣除,达到降低税基减少税负的目的。这样可以大大提升融资租赁对承租人的吸引力。(4)建立租赁业务坏账准备金制度,并对坏账损失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这项制度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租赁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使租赁公司可以适当放宽对承租人的要求,降低融资租赁的门槛,使融资租赁在与其他融资方式竞争中更具优势。()对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购置国产设备或融资租赁企业为外国企业购置我国国产设备而开展的租赁业务,承租人或出租人应可退增值税,鼓励企业购置国产设备,有利于国产设备的出口。(6)对出售回租业务的“出售”环节应不视为实质性的销售,免征收各种流转税。需要指出的是,通过实行包括投资抵免在内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从局部和短期上看国家税收可能减少了,但是从国家宏观经济的深层次看,企业通过租赁增加了固定资产投入,保证了设备的先进性,使产业不断升级,解决了就业问题,保持经济的良胜可持续发展。而从总体看,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行业的发展壮大,国家的税收总量是不降反增的。
2、建立租赁信用保险机制
在保险政策方面,应建立融资租赁信用保险机制:由于我国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规范,承租人的负债意识不强等原因,我国融资租赁业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政府有必要建立起租赁信用保险机制,来保证承租的中小企业破产时,融资租赁公司可以从政府那里收回一定比例的租金,降低损失。只有尽快建立起融资租赁信用保险制度,才能提高融资租赁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促进全行业的繁荣。
3、加强信贷政策支持
加强信贷政策支持可以起到对融资租赁企业一加一减的目的,加是可以增加其的资金来源,降低其融资成本。对于我国融资租赁企业来说,资金来源不足一直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本文建议应加强对融资租赁业的信贷支持。对经营符合国家政策应大力发展的行业例如“新能源、3G、大飞机”等的融资租赁公司,国家可以直接向其提供专项贷款甚或低息贷款,或者也可以采取设立金融租赁专项基金的方式来满足融资租赁企业的资金需求,从而提升融资租赁企业的实力,以提高融资租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结论
融资租赁作为联结金融、工业、贸易的纽带,兼有融资和融物功能,是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对解决投资资金不足、设备更新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融资租赁业虽有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我国融资租赁业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方面存在问题,我国融资租赁业未能快速健康地发展,其独特的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随着我国与世界的接触,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一定能够步上快车道。
参考文献:
[1] 聂高辉. 中小企业融资的理智选择——金融租赁[J]金融与经济, 2010, (03) .
[2] 王晶,关兵. 我国融资租赁立法的现状及评价[J]辽宁经济, 2009, (05) .
[3] 靳灵慧,司勇. 浅议我国融资租赁税收优惠政策[J]商场现代化, 2009, (02) .
[4] 雷淑琴. 浅析企业融资租赁决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0, (02) .
[4] 陈玲. 论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01) .
[5] 骆德奎.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北方经贸, 2009, (05) .
[6] 张文祥. 浅析我国融资租赁业的现状及对策[J]国际金融研究, 2010, (03) .
[7] 路妍.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缓慢的成因分析[J]管理世界, 20102, (10) .
[8] 陶应虎,李传霞.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经济师, 2009, (04) .
[9] 黄国桥. 发展我国融资租赁业的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 (04) .
[10] 许敏. 租赁是企业持续发展的融资机制[J]青海金融, 2009, (05) .
[11] 刘瑞波. 我国融资租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对策研究[J]四川金融, 2009, (07) .
[12] 葛红玲,郭英红.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问题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0, (03)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