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决定自2010年4月11日起对进口自美国和俄罗斯的取向性硅电钢(即取向电工钢)征收相应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本案由宝钢和武钢向商务部提出申请,商务部依法立案进行调查。终裁结果显示,美国两家应诉公司的从价补贴率为11.7%和12%,未应诉公司的从价补贴率为44.6%;俄罗斯两家应诉公司的倾销幅度为6.3%,未应诉公司的倾销幅度为25%。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负责人表示,这是中国首次对进口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国调查机关在调查过程中遵守中国法律和世贸组织规则,坚持公正合理、程序正当和透明度等原则,依照法律和事实做出最终裁定。
2.案例启示:
启示一:在经济全球化深度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国内产业和企业要善于融入全球语境,在受到进口产品冲击、损害或损害威胁时,要果敢地举起贸易救济大旗。事实上,只有依法运用国际通行的贸易救济措施,才能维护产业安全,才能确保工业的健康发展。
启示二:欲有效运用WTO允许的贸易救济规则,首先要谙熟规则,其次要规范数据管理。只有依据相应的规则加之详实的数据和确凿的证据,才能收到了预期效果。既维护了自身权益,又维护了产业安全大局,还为应对贸易摩擦提供了技术层面上的借鉴意义。
启示三:WTO规则及贸易救济措施,对企业来说普遍比较陌生,须臾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帮助和指导。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多组织WTO知识、贸易救济知识和维护产业安全知识等培训,大力推介类似本次硅电钢反倾销保护自身乃至行业发展等反倾销的成功案例,把握我国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中“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借鉴成功经验,增强敢打必胜的信心。
四、我国遭遇倾销与反倾销的原因分析,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原因分析:
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使我国原已衰退的出口更是雪上加霜: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和不断深化,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也随之日益增大。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与1997年发生在亚洲的金融危机不同,1997年发生在亚洲的金融危机只是影响了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席卷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使其经济陷入严重危机,可谓百年不遇,从而影响了全球贸易的稳定运行。2009年不仅世界贸易量增长将因经济下行而显著放慢甚至停滞,而且由于一些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收购、接管,部分国家或地区信用恶化和萎缩,进出口贸易中的履约风险和结算风险将进一步增大。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必将加剧国际市场激烈竞争,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于是采取更为保守激进的贸易政策和措施,全球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因此大张旗鼓,自2008年11月15日G20华盛顿峰会以来,20国中已有17个国家实行了47项新的贸易限制措施。2008年下半年各国提起的反倾销措施快速增加,全年全球反倾销调查发起数量比2007年增长15%。这使我国这种外向型经济体国家受到严重冲击,出口更是雪上加霜。一些中小型进出口公司由于资金链断裂,再加上本身生产技术的落后,生产的产品比较低级,屡屡受到反倾销的制裁,他们纷纷破产倒闭。尽管各主要经济体之间存在着加强经贸合作、共度难关的要求,但是现在的国际贸易环境仍不乐观。各个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纷纷出台,贸易摩擦屡见不鲜,近期甚至出现了美国对中国无缝钢管历史上最大的反倾销调查,涉及资金近27亿美元。
2009年3月,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和OECD分别预测世界贸易将下降6.1%、9.0%,13.2%。这最终可能延长世界经济衰退的时间,加剧其恶化程度,是我国出口的未来发展前景更加暗淡。
2.许多国家为保护国内市场,采取歧视性政策:
随着金融危机爆发,欧美等国国内经济萧条,生产能力闲置,厂商利润低下,失业率上升,此时来自进口的竞争会对国内厂商资本的利用、利润和失业率等产生进一步的压力,国内厂商倾向于诉诸反倾销诉讼向政府寻求保护。从反倾销的仲裁程序来看,国内经济萧条、需求下降导致进口产品的国内价格低于经过汇率调整后的进口产品的国外价格,从而使得商务部倾销调查委员会更容易得出进口产品“低于公平价格”销售的结论,提高了倾销认定的可能性,而倾销认定几率的上升则提高了厂商的反倾销诉讼的预期收益,因此,在经历经济衰退的时候国内厂商倾向于更多的使用反倾销手段。而政府也会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出台一些带有歧视性的政策。
农历2009年1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总额高达7870亿美元的新经济刺激方案中最终保留了饱受全球抨击的“购买美国货”条款,条款要求联邦拨款中间,公共的建筑和公共的项目都必须要买美国货。这里面提供了三个豁免,一个是公共利益的豁免,如果是国内供应不足可以豁免,第三个豁免就是不合理价格豁免。就是说国外的货物要便宜到什么程度才可以进来,他里面引用了高速公路条款里面的要求,就是使整个项目的成本低25%才可以买进口货,而这么高的壁垒实际上是难以突破的。同样,法国汽车制造商被告知要购买法国产零部件,并且不得关闭国内的工厂;西班牙一位部长也督促消费者购买本国制造的商品。
采取歧视性政策对一国意义就是保护其产业和工场,培养和提高其产业的竞争能力。经济全球化本身能消除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当贸易发生时,本国弱势产业很容易受到来自外国的同种优势产业的冲击,采取歧视性政策能够无形中减少这样的冲击,从而达到保护本国弱势产业的目的。今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中国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采取歧视性政策的挑战。
3.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低,极易遭到反倾销:
从目前情况来看,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对我进出口的影响可能进一步加深。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科技力量相对薄弱,但廉价的劳动力是我们的优势。其生产大多以制造业为主,产品主要依赖出口。多年以来,标有“中国制造”的服装、玩具等商品遍及世界各地。在美国就有一句玩笑话:美国人从上到下穿的都是中国货。相对于世界市场制成品价格, 出口对综合价格的影响较强, 说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中的初级廉价产品的比重还相当大。中国经济发展中出口拉动比例很大,入世5年来,中国的出口增长呈现年增长幅度20%到25%,是国际贸易平均增长水平的3倍。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给全世界的消费者带来了大量的廉价产品。很多外国厂商和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从中国经济发展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但各个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不受到其害,还是对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进行抵制,为了给自己披上合法的外衣,恶意反倾销就成为了他们的救世法宝,各个国家纷纷效仿,我国就成了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
4.全球经济低迷,导致当今世界反倾销日益猖獗:
在此次金融危机来临之际,欧美各国对中国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悄然登场,频频对中国产品挥舞反倾销“大棒”,使中国的对外贸易深受其害。由欧盟成员国代表组成的反倾销委员会2008年12月3日以微弱优势通过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紧固件征收5年最高达87%的正式反倾销税,为此大量中国紧固零件企业不得不在至少5年内暂别欧洲市场。而这不过是欧盟最近对中国发起的诸多反倾销攻势之一。今年,中国依然是欧盟的反倾销重点。2009年1月2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表决通过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有如此规定:凡政府经济刺激方案下属工程,建筑所用钢铁必须为美国货。这样就对中国钢铁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在亚洲,情况也不容乐观。前一段时间,印度政府对中国出口至该国的玩具实施为期6个月的禁令,而且很有可能延长为永久禁令。与此同时,巴西也对中国或其它国家进口产品实施管制措施。美国国会山庄游客中心从2月初开始起停止销售任何美国以外国家制造的纪念品,但是显而易见,这些纪念品全部是“中国制造”。诸如此类的例子已经足以说明,随着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中国制造的产品开始遭遇到被围堵的命运。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立案已超过500起,占全球案件总数的14%,居世界各国之首,给我国出口造成了数百亿美元的直接损失。国外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主要障碍之一。
自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成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美欧日三大经济体经济下行趋势明显,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减弱;国内出口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经营压力明显增加,效益不同程度下滑。
尽管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推出了稳定金融秩序,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但全球市场信心的恢复、体制和结构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美国房地产市场还没有止跌回稳迹象,次贷问题仍有可能恶化,使更多金融机构的不良信贷浮出水面,金融市场动荡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二)国外产品对我国倾销的原因分析:
1.从政府的角度分析:
各级政府过分夸大了利用外资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其对国家的经济安全产生的影响,也没有给予国内的相关产业以适当的保护,盲目引进外资,使众多国外企业轻易进入中国市场。
加之我国立法工作滞后,我国于1997年3月25日才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虽然《条例》为我国国内工业抵御洋货掠夺性倾销提供了一定保障,但《条例》本身却有许多不善之处,特别是在诸如损害确立和及时规避倾销行为的处理方式方面更是不明确,许多概念也模棱两可。
政府部门缺乏主动性,不能充分行使自己权力给企业以引导和配合。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的政府主动性则很强,如美国贸易代表团以《1983年综合贸易法》第1377条款为依据,每年4月30日审查美国与外国通讯贸易协议的执行情况,如果发现不利于美国的情况政府则出面向对方施加压力。在调查中政府部门也非常迅速,以防止短期寿命产品对征收的反倾销税的规避。
还有因为西方国家政府一方面通过外交,利用政治,法律、经济等手段施加压力,迫使我国开放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则鼓励其国内企业利用我国的法律不健全,通过在华子公司等形式巧借名目,大肆倾销产品。
2.从企业角度分析:
从企业角度讲:企业法律意识淡薄,不知法律操作,面临国外倾销产品冲击时根本没有反倾销意识去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加之我国企业小而分散,国家和企业协会、商会协调性差,使国内企业无法形成合力共同抵御外来产品倾销。
3.从社会角度讲分析:
从社会角度讲:一方面,我国走私严重,拿彩卷、像纸来讲,目前国内市场上有90%的进口彩卷和像纸来路不明,即使我国对外国倾销指控胜诉,效果也不大。另一方面是法律人才欠缺,没有法律专家指导给我国立法,执法带来很大困难。
4.从现阶段经济形势分析:
2007年上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此后便以愈演愈烈的态势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资产价格暴跌导致的财富效应及人们对未来经济不景气的预期使得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降低。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自身存在的高对外依赖、高投资和高消耗,使得我国的出口受到严重冲击。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之下,我国开始加大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希望通过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来达到可持续发展,伴随着国外产品价格走低、出口产品补贴,我国大幅度下调进口关税、放开进口经营权,削减了非关税措施,外汇管制较以前也有了较大的松动。所有这些,为外商进入我国从事经营活动和进行商品倾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反倾销对我国的经济影响:
1.短期内阻碍中国产品出口,减少外汇收入:
一旦有某类产品被提起反倾销调查,期间,外国进口商会心存疑虑而不敢大量订货;一旦初裁确定倾销,进口商在提货时还要向海关预交一笔相当于倾销幅度的保证金;如果最终裁决成立,进口商就要真正交纳高额的反倾销税。因此,外国进口商为避免经营风险,要么减少进口,要么干脆转移贸易伙伴。同时如果一国对我国某种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则可能引起其他国家的连锁反应,导致更大范围内的反倾销。且每次反倾销成立后都会持续五年起作用,时间效应长久,令我国的出口产品受阻于国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5/5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