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强化信息服务,为花卉业发展引路导航
应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大户等现有的因特网、国际电子商务网等的作用,定期发布花卉新品种、花卉形势分析预测、生产动态、主要花卉品种、品类供求及市场行情等的信息;应建立、健全花卉产销洽谈会制度,集中交流花卉供求信息,签订一定数量的购销合同,减少花农种花卉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乡镇干部和农林技术人员还应当甘当花卉生产的信息员和联络员,积极与外地城市绿化企业、大型花卉交易市场等进行联系,搞好市场调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导农民进行大力度、全方位的发展花卉生产。
4、强化营销,促进云南花卉走向世界
“花儿卖出是个宝,卖不出就是把草”,充分说明经营花卉的风险,以及花农、花商的心声。产品不等于商品,要把产品变为商品,花卉的生产、加工、运输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产、销两者之中,零售起主导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必须重视零售市场的建设。
(1)实施多层次、多营销战略。充分发挥现有流通渠道的作用,建设和扶持专业化的销售龙头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实施多层次、多渠道的营销战略。促进花卉批发业向规模化发展,花卉零售业实现精细化经营。
(2)加强市场网络建设。围绕日益增长的国内外对花卉消费的需求,建立经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武汉、西安、成都等国内中心城市为核心、幅射周边城市及地区的市场网络;利用曼谷、汉城、中国香港、北京、上海、广州、青岛等城市的国际幅射能力,建设“云花”走向世界的中转站。
(3)构建花卉产业营销平台。按照“管理协调一致,利益协调一致,共同发展一致”和实现“双赢”的原则,整合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和呈贡斗南花卉批发市场,实现新老市场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加强市场机制创新,构建花卉产业营销平台,形成以拍卖市场为核心,集花卉销售、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花卉交易中心。逐步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建立一种科学、高效、便捷的交易模式,外联市场,内联企业和农户,为花农和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把云南花卉规模有序地推向国外市场。
(4)加强市场引导,改进交易方式,提高交易水平。要制定交易规则,实行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引入电子商务、网上交易、速递、期货交易和订单农业等多种交易方式,促进花卉市场的发育。
(5)建设花卉营销“绿色通道”,缩短流通时间,实现花卉产品的最大价值。建设营销绿色通道,集中运输、检疫、检验、通关和快速集散等各项服务,搞好包装、冷储、运输、配送等物流设施建设,使花卉产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到达消费者手中,确保鲜花产品的最佳品质。
5、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1)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交流与合作的效率和效益。继续有效利用“中以培训中心”项目、ITC(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和瑞士政府的国际技术和资金援助资源,积极努力争取ITC三期项目继续实施。有针对性地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发展花卉产业的经验,跟踪引进新品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注意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通过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项目实施,提高云南花卉生产的科技含量,丰富产品及品种种类,提升花卉品质和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
(2)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要抓住新一轮全求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花卉生产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农转移的机遇,通过招商引资引智,提升管理和技术理念,扩大出口,加宽延伸产业链。探讨利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IO)、瑞士国农经济事务署(SECO)及各国政府间信贷等多边、双边合作开发的融资途径,加大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的引资力度,提升花卉产业发展实力。
(3)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推进以农产品零关税为主的早期收获计划启动的机遇,发挥区域合作机制的作用,利用双边联委会和多边磋商机制以及各种国际花展、论坛,加强宣传、大力推介云南花卉产品、企业、技术等,全方位推动对外合用。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制定周密的投资战略和风险规避方案,积极走出国门,利用当地资源和市场,发展壮大自己。
(4)加强智力引进工作。
根据花卉产业发展对科研育种、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人才的需求,通过国家外国专家管理局,每年引进数名国外专家。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招聘外藉专家、顾问。根据需要,每年从科研、企业选派人员到国外花卉先进国家的研究单位、大专院校、企业集团学习培训或开展合作研究。
通过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与荷兰阿斯米尔拍卖市场的合作,引进经营管理人才,提高现代交易中心的经营管理水平。
6、当前形势下的应对措施
(1) 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全球经济危机就开始凸显,波及到所有行业,就连号称为“朝阳产业的”我国花卉业也受到冲击,从下半年开始,受多方面的影响云花出口数量与往年同期相比下跌了3.7%,今年以来云花出口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一方面国家动植物检验检疫部门要继续加强“鲜花出口基地备案”制度的管理,对一些不具备出口条件的生产企业或经销商,进行洗牌整合,从出口企业的设施硬件到内部管理的软件进行规范、提升;第二方面,利用此次经济发展的缓慢发展时期,我省出口花卉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要从另一个高度去反思各自的经营理念和策略,调整品种结构,加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第三,加大从国外引进国际市场较流行的部分新品种、新花色、新技术进行实验种植,从需求商的角度去调整种植品种、种植规模和提升产品品质,整合有头脑、有创新、有经营能力的花农,走大合作化的路子,实行单一品种规模化、规范化、流程化种植,达到稳定的质量、稳定的产量、稳定的供货时间来满足国外经销商的需求。
(2)我省出口花卉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在积极扩大花卉出口的同时,也要把眼光放到国内市场上,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发展,国内市场将是一个庞大的“出口”消费市场,对达到出口品质的鲜切花消费数量惊人。这就需要我们的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要用对待国外客商的要求来对待国内市场,用出口的操作流程来运作国内市场,把我国从国外进口的鲜切花份额抢回来,以此来达到或扩大“出口份额”,达到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与研究》 云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陈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版
3、柏斌:2008年云南省花卉、园艺产业发展迅猛 令人刮目相看 广州花卉网
4、云南省花卉网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