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的实践表明,一些商业银行通过建立专业化的票据交易中介机构,采取票据业务集中经营的方式,在有效防范票据风险,提高市场效率,实现规模效益同时,也发挥了市场中介的作用,有利于推动票据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建立专业化的票据交易中介机构,是现阶段票据市场组织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应采取具体措施,大力支持商业银行在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高、金融机构集中、辐射能力强的中心城市设立专业化的票据交易中介机构。
(四)加强票据市场的基础建设。
目前,我国票据市场上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是由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落后造成的,如票据市场利率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各种虚假票据冲击市场等等。因此,要大力发展票据市场,就应从加强票据市场的基础建设入手。
1、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商业银行同业间应建立对自己分支机构授权授信情况的信息通报制度,使符合票据准入条件的金融机构在各自授权授信的范围内开展票据业务,对那些违规操作、不讲信誉的主体实施同业制裁。另外,还要建立票据业务联席会议制度和警示、违规处罚制度,将票据业务的发展引入在到人民银行调控和商业银行同业间共同促进和约束下的发展轨道上来。
2、建立灵活的商业化经营机制,实现票据利率市场化。
贴现利率要以市场化管理为主,由供需双方自主入市、自动议价、自愿成交,同时再贴现利率根据票据市场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及时引导产业资金结构的合理配置。放开票据利率,不仅有利于票据市场的建立,而且也有利于市场利率传导机制的形成。
3、改进票据操作,促进发展票据业务。
人民银行要出台适合市场经济特点的票据签发、贴现操作办法,使全国金融机构在签发票据程序上一致,避繁就简。制定票据查询办法,严格约束、惩罚措施。同时制作防伪性能更高的汇票凭证,加强空白票据的管理,加大打击制假票据的力度,切实防范票据风险,促进票据流通。
4、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
以票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个功能强大、信息内容丰富、使用便捷的中国票据市场网站,构筑各区域市场及金融机构间票据市场信息沟通的桥梁,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信息共享的功能,大力发展企业外部评级和企业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全国统一的、多层次的计算机网络票据签发、承兑、贴现、再贴现、增值税发票查询系统,对票据的流通进行全程监控,严格审查票据的贸易背景,降低票据操作风险,建立票据网上查询查复系统,实现票据业务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无纸化、电子化和网络化,以达到资源共享、提高效率和防范风险的目的。
(五)拓宽票据经营范围,推动票据业务多元化发展。
1、积极稳妥地发展票据市场工具,重点推广使用商业承兑汇票。
鉴于社会信用环境现状和票据市场初期的实际情况,应按先交易性票据、后融资性票据,从以商业承兑汇票为主、逐步推出本票业务的顺序安排,发展票据市场工具。现阶段,在稳步发展银行承兑汇票的同时,大力推广使用商业承兑汇票,并使之成为主要的票据市场工具。为鼓励其通过发展票据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商业银行可在防范票据风险的前提下,对资信良好的企业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给予贴现和其他授信支持。人民银行可对已经商业银行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优先给予再贴现。同时,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选择一些地区和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推出本票业务,为今后发展融资性票据摸索经验。
2、成立区域票据交易中心,推进票据业务向纵深发展。
商行应适当对基层行下放对承兑汇票承兑、贴现业务的审批权限,鼓励和支持基层行发展票据业务,以提高其参与票据业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票据流通;同时,各金融机构要强化金融服务意识,简化承兑、贴现、转贴现的审批手续,扩大票据业务的规模。另外,还要建立区域性的票据交易中心,通过票据交易中心的辐射效应,充分发展票据的二级市场,并带动周边地区票据业务的发展,打破票据市场发展缓慢及不均衡的现状。
(六)建立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扩大票据市场规模
现阶段,我国应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票据印制、登记、查询和鉴证机构,建立全国统一的票据托管和清算中心,并在全国中心城市区域票据市场发展的基础上,由国家组建全国票据市场,由政府、央行、各类金融机构、保险、企业法人和自然人参与,央行具体负责票据市场的管理工作,真正实现票据市场多元化发展,并最终建立一个全国统一、完整、快捷的商业票据交易平台,实现建立全国统一票据市场的设想。
从全球市场上来看,票据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票据市场更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票据市场本世纪初就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为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起到了令人瞩目的积极作用。在票据市场的发展关键时期,面对种种风险、信用膨胀与创新缺乏,票据市场的前途充满了机遇和挑战,银行业、企业、金融监管部门等社会各界应加强沟通与交流,拓宽研究与合作领域,共同为我国票据市场的规范化发展而努力。
注释:① 徐星发:《我国的票据法律规范与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2006-12
② 李倩、张耀昆:《人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易纲谈我国票据市场建设》,
《金融时报》2003-01-24。
参考文献:
李倩:《中国票据市场发展路径选择》,《金融时报》2005-01-28。
胡乃红:《中国票据市场现状透视》,《财经研究》2002-08-21
徐志宏:《如何看待票据市场中的泡沫》,《金融时报》2004-02-05。
郑现中、张俊:《信用资源开发与票据业务发展问题研究》,《金融时报》2006-02-20。
赵慈拉:《我国票据市场现状、问题与发展方向》,《中国金融家》2006-12
文件:《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促进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06}385号。
网文:《探究票据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票据网》 2006-10-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