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引入做市商制度,扩大市场参与者,形成相对统一的票据市场。 做市商制度,是指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一些实力的机构作为市场特许交易商,不断向市场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承诺在其所报价位上接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并通过买卖价差赚取利润。通过引入做市商制度,使票据市场做市商独立于商业银行,并尝试对民间资本间接开放票据市场,利于形成相对统一的票据市场,并通过对做市商业务活动的监控进行市场监督。
(六)加快票据市场电子化建设,提高票据市场的技术支持水平 。
1、建立票据业务信息发布平台。票据业务信息发布系统的功能为:发布票据市场基础信息,包括各地区、各金融机构之间的票据分布和供求状况,票据市场的价格信息和利率行情走势等,扩大票据市场信息透明度。当前这一信息系统建设既没有技术上的障碍,也没有法规、业务操作上的障碍,可以依托全国银行间货币市场信息系统,即刻着手规划建设。该系统建成后,将大大提高金融机构经营票据业务的效率,并有利于形成更加合理的转贴现利率。
2、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全国性票据登记查询系统。全国性票据登记查询系统的功能为:承兑银行及出票人的基本资信情况查询,票据要素的真实性查询。目前的银行信贷登记系统经过全国联网后,可以查询承兑银行及出票人的基本资信情况。可考虑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性票据登记查询系统,该系统可以将单个票据的要素信息电子化,保证票据的真实性、唯一性。通过该系统,使得广大票据经营机构能够查询票据的真伪,防范票据欺诈风险。
3、建立票据电子化发行、交易、清算、统计系统。在商业汇票转贴现手续简化、商业本票推出后,可以实现票据通过电子网络系统的电子化、无纸化交易。在商业本票已经推出的前提下,可以建立票据电子化交易系统。该交易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包括:全国性电子化、标准化票据的真实性查询、报价、交易、清算、统计等。对于商业汇票的电子化,可先在全国各地建立若干个票据托管中心,商业汇票经贴现进入银行体系后,实行集中托管,并将票据要素转化为电子信息,按票据种类、期限、金额等分别打包,然后进行交易。对于融资性商业本票,根据其短期债券的特性,完全可以实现发行和交易的电子化、标准化。
(七)提高商业信用基础,完善票据市场的结构和功能。一是要增加票据品种,从根本上消除票据市场发展的瓶颈。票据品种以商业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为主,逐步推出本票(商业本票和银行本票)以及短期融资券、政府国库券等品种,增加票据市场信用工具。另外,鉴于目前社会信用环境和票据市场的实际情况,优先发展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交易性票据,鼓励企业在商品交易中使用票据。在交易性票据逐渐成熟后,推出融资性票据。二是增加票据主体,促进企业之间的票据流通。改善票据市场的功能和结构,要根据企业改革情况分步实施。首先可以选择一些效益好、信誉高、管理规范的大型企业,支持其发行商业票据,如期票、短期债券等。其次可以鼓励商业银行通过贴现、回购等方式参与企业发行的票据流通,提高票据的流动性。
(八)修改有关法律规章,规范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一是衔接《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和《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未对票据贴现做出专门的司法解释。而《贷款通则》将票据贴现作为一种贷款方式。当贴现票据遭拒付或申请人账户余额不足时,银行将被迫对贴现人发放贷款。但是票据关系与贷款合同关系的法律权利等存在很大差异,这就会出现一些冲突,影响银行的资产保全和相关诉讼。二是完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主要是明确有关规定,如对用背书不连续的银行承兑汇票办理贴现、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套取银行资金、转贴现和回购、既是出票人又是持票人的承兑汇票贴现以及申请人资格、存款户等都有必要做出明确规定。另外,为了迅速遏制普遍存在的没有贸易背景的违规问题,可以采用盖章制度。商业银行在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时,要核对出票人或申请人提供的商品交易合同或增值税发票,并加盖已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有关证明印章,以防止出票人利用同一份商品交易合同或税票在同一银行的不同机构或不同银行申请银行承兑汇票,套取银行资金。
(九)改变银行监管思路,将监管重点放在创造有序、公平的竞争环境上。应鼓励有关商业银行建立区域性票据中心,提供票据市场交易、风险等各类信息服务,以确定合理的交易价格,解决票据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同时,要对票据市场的风险状况进行预报,及时通告有关的票据诈骗案件、高风险票据企业名单、交流票据风险防范经验等信息。
主要参考资料:
1.杨宏杰 , 上官一丹《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孙森 , 王雅茜 《 我国票据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汪洪洋:中国票据市场调查《资本周刊》 2003年5月
4、票据市场应加大监管力度 《金融时报》 2004年6月
5.严李锁 , 张慧琳 《影响票据业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西安金融 ,2003年09期
6.张发强 《我国票据市场发展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武汉金融 ,2006年1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