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工商管理
浙江中小型制造业人才流失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案的分析(二)
销售价格:
浙江中小型制造业人才流失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案的分析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中小企业异军突起, 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主体, 在产业结构调整, 缓解就业压力,推动出口和消费需求, 推进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 人才流失问题却始终制约着中小制造业的发展, 是中小企业获得持续发展动力的最大挑战。针对目前浙江中小制造业人才流失的现状, 提出解决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问题, 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灵活地进行职业设置、创造独特的企业文化、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的人才激励机制。
关键词 人才流失;中小企业; 成因; 对策
目录
绪论
浙江中小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2
及人才在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一、
浙江中小制造业人才流失的现状
3-8
(一)
浙江中小制造业人才流失现状
3
(二)
浙江中小制造业人才缺失现状及特点
4
(三)
中小制造业人才流失对企业的影响
8
二、
浙江中小制造业人才流失的成因分析
8-11
(一)
外部成因分析
8
1.
对实体制造业的信心不足
2.
生活成本增长与工资增长不成比例
8
3.
户籍制度问题
8
(二)
内部成因分析
8
1.
现有的家族式模式的制约
9
2.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
11
3.
缺乏人才激励和人才培养
11
三、
解决浙江中小制造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
13-15
(一)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
13
1.
要有全面的人才观
13
2.
重视“人才的需要”
(二)
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13
1.
内部用人制度必须规范
13
2.
人才培训机制的规范
13
(三)
建立健全的人才激励奖惩机制
14
1.
企业与人才荣辱捆绑
14
2.
遵循薪酬设计原则
14
3.
要建立薪酬绩效考核制度
14
4.
可实行年薪福利沉淀制度
14
(四)
创造独特的企业文化
(五)
实际案例分析
15
结论
16
绪 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从政策上扶植和支持私营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中小企业获得了很大的成长空间。经过30多年的积累,现如今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是民营经济发展最早、最活跃的地区,同时也是数量最多的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光浙江省就有中小企业超过330多万家,占到总企业量的99.8%,消化了浙江85%的就业人口。这些企业主要以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为主。根据2012年统计公报,浙江省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单位个数分别为24.75万个和12.37万个,所占总单位个数的比例分别为38.7%和19.3%,所占总单位个数的比例分别为38.7%和19.3%。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家庭手工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在浙江快速发展,主要产业都集中在纺织服装、化纤、鞋子、小五金、打火机等劳动密集型制造行业,很多中小企业业主也在那时积累了原始资本。在这些传统的加工制造业中,浙江的企业更多的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在市场中占优势,也因为这样很多企业缺乏对人才的培养和产品创新的动力。在2008年以前,中小型制造业出口态势良好,出口额也每年递增,外贸依存度高达70%。但是,在金融危机以后,浙江的外贸出口额明显下降,特别是在欧债危机爆发以后,欧盟作为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其经济不景气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的外贸出口形势,严重影响了以出口为主导的浙江制造业。同时,全球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却不断上涨,人民币升值及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对于以出口为主的浙江中小企业而言是雪上加霜,举步维艰。中小制造业的订单大幅度减少,而随着生产成本上升,人才流失严重,企业的现金流变得紧张,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破产的压力。仅浙江温州地区,有将近20%的中小企业面临破产。目前,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急需进行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在这种经济环境下,不管是企业继续生产还是产业升级,都需要有复合型的人才的支持。21世纪,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支撑中小制造业发展的关键,随着以智力和知识为特征的知识化社会的来临, 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优势, 已由金融资本转变为掌握新知识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资源。谁拥有最雄厚、最广泛的人才资源, 谁就会今后的经济格局中稳操胜券。但由于自身的劣势, 浙江中小制造业在吸引人才的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 大部分企业招不进人才、留不住人才, 人才流失严重, 导致企业人才匮乏。因此, 人才流失是中小企业获得持续发展动力的最大挑战, 研究中小型制造业人才流失问题的成因并探讨有效的对策, 对中小企业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有了充分的人才优势,那么中小企业将获得极大地发展,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浙江的经济水平和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浙江中小制造业的人才流失的现状
(一)浙江中小制造业人才流失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浙江中小民营企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普遍提高。然而,在目前整个社会人才流动加剧的大背景下,浙江中小民营企业人才频繁跳槽的现象尤为突出,这已成为浙江中小制造业主们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
据调查显示,(如下图)在过去的5年中,被调查的浙江中小制造业企业共引入各类科技人才1246人,而流出的各类科技人才达987人,引入和流出的比例为1:0.79。另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一些中小企业中高级人才的流失率高达30%。人才的流失,直接导致浙江中小制造业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这就严重的削弱了浙江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过高的人才流失率必将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最终可能影响到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甚至可以使企业最终走向衰亡。
对浙江的制造业来讲,谁拥有一流的专业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中掌握竞争核心力。企业发展的动力源于人才,如何在优秀人才短缺或者企业发展关键时期留住优秀人才确实是现在浙江中小制造业面临的难题之一。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统计和调查,2013年浙江传统制造业的人员离职率相对较高,达到19.5%,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离职率达到了21.7%,可见现在人员离职,人才流失已经是浙江中小制造业的普遍现象。许多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招聘到适合岗位的人才。技术型人才掌握企业最先进的技术,人才流失不但影响生产运作的正常运行,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使利润下滑。往往直接影响到浙江中小制造业的声誉和社会的形象。随着人才流失问题的出现,企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致使目前浙江中小制造业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二)浙江中小制造业人才流失的特点
据《2015年全省人力资源供求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季均岗位需求人数113.53万人,求职人数75.46万人。从供求对比关系看,季均需求缺口38.07万人。市场岗位数仍然大于求职人数。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各类技能人才季均需求52.63万人,季均供给34.29万人,季均需求缺口18.34万人,技能人才紧缺程度严重。人才的流失,直接导致浙江中小制造业人才数量严重不足,企业普遍出现人才短缺的三个特点;
1.高学历、高层次、高能力的人才缺乏;
据资料显示,浙江省法人单位就业人数为1570.1万人,个体经营户就业人数730.48万人。从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的构成看,如下图显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
/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织印染助剂市场需求现状及其问题..
下一篇
: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探析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浙江
中小型
制造业
人才
流失
问题
成因
解决方案
分析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