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工商管理
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措(一)
销售价格:
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措
目 录
一、禽流感的危害 …………………………………………………… 2
(一)禽流感是一种重大人畜共患病…………………………………… 2
(二)禽流感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2
(三)禽流感的类型及其危害特点……………………………………… 2
二、禽流感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 2
(一)临床症状……………………………………………………………… 2
(二)致病机理和病理变化……………………………………………… 3
(三) 诊断……………………………………………………………… 3
三、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措施…………………………………………… 3
(一)加强饲养管理……………………………………………………… 3
(二)加强免疫工作………………………………………………… …… 3
(三)加强疫情监测……………………………………………………… 4
(四)加强疫情报告……………………………………………… …… 4
(五)加强检疫监管……………………………………………………… 4
(六)规范疫情处置……………………………………………………… 4
(七)加强培训工作……………………………………………………… 5
(八)做好宣传工作……………………………………………………… 5
(九)做好保障工作……………………………………………………… 5
(十)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5
参考文献…………………………………………………………………… 6
禽 流 感 的 综 合 防 控 措 施
一、禽流感的危害
(一)禽流感是一种重大人畜共患病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家禽和野禽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感染马、猪、貂、海豹、鲸、禽和人,被国际兽医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在我国也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从20世纪90年代以前发生的8次禽流感大爆发来看,禽流感病毒并不感染人类,但1997年发生在我国香港的禽流感疫情中,出现了首例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人类事件,随后又有H9N2、H7N7亚型感染人类和H5N1再次感染人类的报道。至2005年5月4日,累计有97例人禽流感患者,其中53例病死,病死率达55%。至2006年4月,各国共有100余人感染H5N1禽流感,其中70人死亡[1]。这些现象表明,禽流感病毒不仅感染家禽和野禽,也可以直接感染人,致人死亡,且病死率高,实际上是一种重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二)禽流感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禽流感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每一次严重的爆发都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世纪90年代以前确定的禽流感大爆发有8次,分别是苏格兰H5N1(1959年)、英国H7N3(1967年)、澳大利亚H7N7(1975年)、英国H5N2(1979年)、冰岛H5N8(1983年)、美国H5N2(1983年)、美国H7N7(1985年)、冰岛H5N1(1991年)。20世纪90年代后,又爆发了4次,分别为澳大利亚H7N3和H7N7、巴基斯坦H7N3、墨西哥H5N2、意大利H7N1。1983年在美国爆发的H5N2亚型禽流感,扑杀家禽逾1 700万只,经济损失6 500万美元;1994年在墨西哥爆发的H5N2亚型禽流感,扑杀家禽1 800万只,直接经济损失10亿美元;2001年在意大利流行的H7N1亚型禽流感,死亡和扑杀家禽超过1 300万只。1997年4月,香港爆发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扑杀150万只家禽,造成6 000万港元直接经济损失和10亿港元间接经济损失[3-4]。
(三) 禽流感的类型及其危害特点
1994年,美国动物卫生协会家禽和其他禽类可传播疾病委员会将禽流感划分为高致病性、温和致病性和无致病性3种,不过习惯上将后两者统称为低致病性禽流感。无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温和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感染后的家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感染鸡群常全部死亡。在禽流感所有亚型组合中,只有部分H5、H7亚型属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其他亚型皆表现为低致病力。到目前为止,由禽类传染人且致人死亡的禽流感病毒有3种,分别是H5N1、H7N7和H9N2亚型。
二、禽流感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
(一)临床症状
疫病常突然发生,迅速蔓延。潜伏期很短,从几小时至数天,最长可达21 d。鸡在事先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就可发生死亡,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可达100%。病禽死亡前常表现出体温迅速升高达41.5 ℃以上,拒食,很快陷入昏睡状态;脚鳞出血;鸡冠出血或发绀,头部和面部水肿;鸭、鹅等水禽可见神经和腹泻症状,有时可见角膜炎症,甚至失明;产蛋突然下降。
(二)致病机理和病理变化
致病机理:病毒的血凝素(H)为重要的毒力因子。未裂解的H无传染性,只有在靶器官组织相应蛋白酶作用下将H裂解为H1和H2,暴露融合肽段,才能进入宿主细胞。低致病力禽流感在H裂解位点上只有单个精氨酸,不易裂解,因此低致病力禽流感感染一般只在呼吸道和消化道内局部繁殖。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H裂解位点具有多个碱性氨基酸,可被机体大多数组织细胞内的蛋白酶识别并裂解,跟大量的细胞结合,因此一旦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进入机体就会迅速扩散,导致全身多个组织发病并死亡。
病理变化: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广泛充血、出血;腺胃黏液增多,腺胃乳头出血,腺胃和肌胃之间交界处黏膜可见带状出血;心冠及腹部脂肪出血;输卵管的中部可见乳白色分泌物或凝块;脑部出现坏死灶、血管周围淋巴细胞管套、神经胶质灶、血管增生等病变;胰腺和心肌组织局灶性坏死[8-10]。
(三) 诊断
临床怀疑病例:出现急性发病死亡,且有脚鳞出血、头部和面部水肿、肌肉和其他组织器官广泛性严重出血、有明显神经症状等4个临床症状之一的。疑似病例:符合临床怀疑病例诊断指标,且有H5或H7亚型的血凝抑制试验(HI)效价大于4lg2及以上、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阳性、H5或H7亚型病毒分离阳性等3个试验指标之一的。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指标,且至少符合H5或H7亚型病毒分离阳性、任何亚型病毒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大于1.2这2种病原学诊断指标之一的。
三、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措施
防控禽流感,要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原则,坚持采取预防为主、免疫与扑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坚持应急处理、疫苗研发、科技攻关和法制建设等方面工作的创新突破。
(一) 加强饲养管理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
/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措施 (2)
下一篇
:
浅议企业招聘中的问题与对策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禽流感
综合
防控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