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一、中国股市现状及波动情况概述
(一)中国股市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股市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股票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已经成为企业及居民的重要融资投资渠道。但是,在中国股票市场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我国股票市场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股市与宏观经济之间缺乏联系
目前,我国股市参与者对股市的未来预期和上市公司是否盈利不存在直接关系,而是看参与者在消息市中的信息捕捉能力,这使得股票市场的投资能力弱化,出现投机行为过度的现象。另外,中国股票市场的融资能力不强,融资手段也较为单一。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进入到股市十有八九是赔钱的,群众对股市明显缺乏信心。
2.市场结构性缺陷突出
我国股市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股市始终随着政府的发展思路而变化,并不符合市场规律,与西方较为成熟的股市相比差异明显。另外,企业通过上市“圈钱”的行为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这种行为伤害了众多的中小股民。
3.股市内部环境有待改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股票市场的内部环境急需改善,相关制度也急需建立和完善,因为依靠法律制度保护股票市场的发展才是正路,行政干预过多只会影响股市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二)中国股市价格波动情况
中国股市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在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中国股市是经济转型时期建立起来的新兴市场,具有许多不成熟的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波动剧烈,股价经常发生大涨大跌;二是政府频频运用出台股市政策、控制资金或股票供给等手段直接干预股市的运行,使之表现出明显的“政策市”特征。
1.波动幅度大、频率高
波动是股市价格的必然现象,但是频繁且剧烈的波动却会使投资者无所适从,更加难以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同时也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甚至导致经济危机。我国股票市场自成立以来,股价一直处于异常波动状态。具体表现为:波动幅度过高,投资风险巨大。
2.政策影响明显
股票市场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新生事物,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股市不仅影响广大股民的利益,影响到所有的上市公司和股份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前景,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由于这种特殊的敏感性的存在,因而股票市场就备受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关注。我国股市价格受政策干预现象非常明显,股价经常因为政策因素而出现齐涨齐跌的现象。政策因素在中国股市价格波动中的作用明显是指国家调控政策频繁地影响我国股价波动。因此,我国股票投资者一直有着“政策市”的认识。
3.投机行为突出
投机是我国股市个股价格波动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仅次于政策对股价的影响。投机行为是股票市场中的正常行为,但若投机过度,就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性。目前我国股市投机过度的主要表现是:市场的投资者大多是短期投资者,主要搞“短线”操作。 因此,寻找题材、兴风作浪,,从而引起股价暴涨暴跌。
二、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一)股价定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 价格源于价值,不同的价值的交换就是价格。价格是外因,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所以价值决定价格。同时,价格受市场的供求关系的影响, 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股市波动实质上是价格的波动,投资者进入股市的目的是希望获取收益,所以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找套利的机会。当投资者预期自己所拥有的金融头寸将涨价时,就会想办法持有,等待高价抛出而获利,股票价格将上涨。反之,则下降。
(二)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的利润和经营业绩,当公司的经营业绩良好时,股票代表的价值量就多,市场通过群众的心理预期股价的上涨,然后形成真实的市场价格。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 扩大内需, 增加出口, 刺激经济景气回升和结构调整。与此同时, 加大了财政政策的力度,大量增发国债,兴办基础设施和改善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结构调整也取得初步成效。这无疑使得企业的内在价值提高,提高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从而影响股市价格。
(三)政府行为
政府监管行为会影响人们对股票价格的预期, 从而影响价格。客观而言, 股市是一个起伏不定、有波动的市场, 制度与监管是股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制度方面来讲,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才有十几年的历史, 制度不完不健全都在情理之中,不能求全责备。正是如此,经常性的监管十分重要,但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情况却不是这样, 管理部门总是开展一些间歇式的、运动式的检查活动, 这种活动不是对股市波动起稳定的作用, 而是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市场结构
一个合理的市场结构是股市稳定的基础。市场结构是在一定的制度条件下,股市中形成的供给和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包括股票规模、股票构成等。需求结构包括散户、机构投资者的构成情况等。这样的市场结构必然由机构投资者在股市中占主导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市场供求关系的均衡。但在目前,由于我国股市的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得力,多数投资者重投机、轻投资、不能有效地回避风险。投机意识太浓,人们未能很好地分析所投资股票的内在质量。股市的市场结构是市场形成对股票的价格预期的一个重要的外力,没有合理的市场结构,市场就不能正确的预期股票的价格反应股票的内在价值,市场将会异常的波动。
三、政府行为对股市价格波动的影响
在金融市场,政府行为始终是市场参与者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必要的时候,只有政府对金融市场进行适当的调控,才能使其保持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政府对股市的干预主要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影响股市中投资者的交易决策,从而减少破坏性的异常情况出现,保持股市的良性投资环境。任何国家的股市都会对政策的出台有所反应,但对于一个高效健康的股票市场,对政策的反应应该是适度的,其股票价格波动长期看主要应受基本面因素的影响。如果一个证券市场对政策的反应严重过度、长期市场回报和证券价格波动主要受政策驱动,则意味着该市场存在严重缺失,无法实现其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
我国股市是一个新兴市场,在其较短的发展历史中,相关政策、市场制度、投资环境等不够完善,市场参与者的规范意识和理性程度也都较为欠缺。从我国股市历年发展的经验看来,政府行为在股市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当投资者对股市失去信心,集体大量抛售股票致使股价大幅狂跌时,政府往往扮演救市者的角色,出台利好消息稳定股市。当股票价格过高严重脱离其价值基础,股市整体出现严重泡沫时,政府往往出台利空政策打压股价。因此,在我国股市受政府行为影响的现象非常突出。从现有国内研究文献来看,近年来研究政府行为对股市波动影响的文献其结论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是认为政策冲击是引起股市剧烈波动、非对称波动等异常现象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行为严重干扰了本该属于市场自身调控的资源配置过程,使得市场自身的调控能力欠缺,发展缓慢;二是认为股市运行受短期性的政策事件影响较大,但政策事件对股市冲击作用在逐步弱化,股市政策调控趋于成熟,市场自身调控能力在增强。本章将从存款准备金调整、法定存款利率调整、印花税调整等方面分析政府行为对我国股市波动的影响。
(一)存款准备金调整对股市的影响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