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1)影响中国对欧洲国家出口。尽管中国对希腊、西班牙等国的出口总量不大,由于人民币对对于欧元来说升值幅度较大,中国出口到欧洲的产品价格竞争力将出现下降。如果出口企业用欧元和英镑收汇,则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此外,由于欧系货币贬值,欧盟对中国的出口相对来说将会增加,中国的贸易盈余还可能会持续的减少。欧元的贬值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大,而与此相对应的,欧元疲软对中国流动性的潜在影响却大得多。人民币兑欧元升值就意味着对一揽子货币升值。这样一来,欧元的疲软减轻了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压力,而这反过来降低了持有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2)由此产生新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我国形成输入性通胀压力。欧债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的货币政策更加宽松,美联储9月份的QE3,更是会使得流动性泛滥,在目前的国内CPI高位敏感的时候,明显有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3)欧债危机将让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越演越烈,冲击我国出口企业。伴随着债务危机的深化和扩散,更多欧债国家将重拾重商主义政策,进行贸易保护主义,试图减少中国产品对本地产业的冲击,遏制中国产品在价值链上的快速攀升势头。
(4) 欧元危机给人民币汇率水平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希腊爆发危机以来,欧元对美元的汇率跌幅已经超过10%,欧元对美元贬值,相对应的人民币名义盯住美元,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债务危机可能导致大规模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而人民币升值又会吸引套利资金流入,进一步增强升值预期。此外,近期美国政府不顾世界舆论反对,坚持要求人民币升值,很可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总之,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会显著增强。
(5) 欧债危机影响欧元资产的价值
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的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接近3.2万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30.3%。据估算,其中的60%-70%为美元资产,欧元资产占比可能在10%-20%之间。如果按照15%估算,则欧元资产规模大概在4800亿美元左右。如果欧元资产大幅贬值,中国的欧元外汇储备将大幅度缩水。
(四) 欧债危机的启示
1.应高度重视政府债务问题,必须未雨绸缪,将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目前,中国的主权债务规模相对来说并不算太多,国债余额总量约为10万亿元的规模,占GDP的比重不足25%,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60%的安全标准。不过值得警惕的是,我国的地方债务问题却要严重得多,根据有关数据,目前我国隐性的地方债务的总规模大约为10.7万亿,倘若在加上国债余额,那么中国的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就将翻一番,达到约50%,接近警戒线水平,而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对世界的影响远比“笨猪国”要大的多,一旦出现问题,将是非常严重的灾难。因此,中国在控制主权债务规模的同时,现阶段应将主要注意力放到如何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上。而目前我们应该提高债务透明度,建立常态的财政风险释放通道,主要总结为以下方面:
(1).是提高债务透明度。目前银行信贷规模收紧,很多地方政府融资面临资金断流的风险,严重影响了其偿债能力。因此,应建立公开、透明的资产负债表,利用审计等方式明晰地方政府债务的实情况,通过信息披露将隐形风险显性化,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提供基本依据。
(2).是建立常态的财政风险释放通道。任何危机的爆发都不是一日形成,局部风险逐渐累积形成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恶化才爆发危机。为了释放和预防风险,应该建立常态的风险释放通道。例如,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债券市场,使政府的资金来源多元化,通过市场化手段约束政府举债行为,进而分散风险。
2.应该积极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大力拓展东北亚市场、南美市场、中东市场、东欧市场,把过去出口厂商低价竞争的局面稍加改变,避免在短时间内对某个国家出口增长过快而造成贸易上的碰撞,避免出口过于集中在某些国家,从而降低这些国家发生危机时对我国出口的损失。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此次欧债危机给我国出口的打击是十分巨大的,这加深了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变的紧迫性。从长期看,只有扩大内需,增加国内消费,才能使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我国人口比重世界第一,有着十分庞大的内需潜力。
3.应该扩大对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最大程度的拉动内需,减少对出口的过度依赖,从而减慢外汇储蓄的积累速度,最终达到贸易平衡。中小企业应受到相应的政策扶持,因为他们是拉动内需和解决就业的主力军。在欧债危机导致外部需求剧烈萎缩的背景下,应加大刺激内需的财政投入,释放内需使更多的出口企业将目标市场转移至国内。毕竟中国有13亿的人口,对需求的要求巨大。
4.积极开拓多元化的海外市场,既要盯紧欧美市场,也要积极关注东盟、美洲等新兴市场;通过积极研发和努力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安全标准,争取树立自我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
5.减低税收。目前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莫测,中国企业利润较低,走出去比较困难,而税收占了利润的较大部分,减少税收能够企业增加利润空间,使得企业更容易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和催进市场的繁荣。
6.学会利用危机,利用人民币的相对于欧元的升值,一些有全球视野的大企业可以利用此契机,收购海外优良资产,和加大此刻对于国外市场的投资活动,从而有助于我们的企业进行走出去。
7.分散外汇储备的风险促进外汇储备的多元化。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配资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还比较单一,国家掌握着所有的外汇款项,风险承受能力较大,一方面该加大对外汇资产管理人才的培养,逐渐形成我国自己成熟的外汇资产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应该逐渐的放开外汇管制,允许企业和个人保留外汇,实行“藏汇于民的”的全民管理模式,这样既可以减少国家这个主体掌握外汇的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另外也有利于企业和个人进行灵活的资产配置。避免企业和个人因没有对冲的工具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汇兑损失。海外销售收入占比达67.85%的通讯巨头华早在2010年,华为就有13.67亿元的汇兑损失;2011年,华为的汇兑损失达创纪录的48.8亿元人民币(合7.746亿美元),较2010年增加256.69%。2012年上半年,虽然人民币对美元贬值1.2%,但兑欧元升值4.26%,受此影响华为上半年汇兑损失仍达7亿。
8.注意热钱风险。在危机时刻人民币的升值,欧元的贬值,以及QE导致美元的贬值都会可能引导热钱的流入。需要加大对热钱的流入和流出的监控,防止其流入对我国地产,债市,造成泡沫的系统性风险。
欧债危机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警示,货币造福了人类,但货币亦可在目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造成难以想象的灾难。一个健康的,有活力的经济体,需要有各种制度来规范它,恢复经济增长的方式有很多,但更重要的是自身具有良性的发展。金融市场给我们提供了融资的便利,但是不是我们停止发展探索寅吃卯粮的理由。国家的信用不可以无限的透支。
[1]何帆. 从金融危机到主权债务危机[J]. 国际经济评论, 2010(03):149-150.
[2]吴国培, 马冰.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J]. 发展研究, 2010(7):60-62.
[3]马冰.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启示及思考[J]. 华北金融, 2010(7):40-43
[4]余永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详解欧洲主权债务危机[N].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08-10(02).
[5]余永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欧元前景[A]2010-10-17:5-117
[6]刘昊虹.欧元问世后国际储备货币竞争格局与欧元危机。[A] 财经科学,2010(08):0001-08
[7]贾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陈羽主持.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暴露财政机制缺陷[N]. 上海证券 报, 2010-08-20(A01).
[8]苏娜.网易.华为上半年汇兑损失7亿 2012年仍是考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