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摘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现行税源管理模式及其特点,紧接着从五个方面分析了现有税源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而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新型税源管理模式的措施和建议。作为一名基层税务干部,作者根据税收理论和实践,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的经历和感受,阐述了对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新型税源管理模式的一些思考。
作者认为要克服现行税源管理模式的诸多弊端,必须建立和完善新型税源管理模式,突出风险管理理念,提高税源管理质效;实施分类分级管理,科学精细管理税源;完善综合治税网络,提升数据采集效能;依托信息管税平台,提高信息利用水平;强化纳税服务举措,大力引导纳税遵从。
【关键词】:税源管理 模式 风险管理
【正文】:
税源管理模式是税务机关在税收征管过程中,通过对组织机构、管理形式、管理流程和管理方法等要素的配置和组合,实现其税源管理职能的组织形式或方式。税收是国家的命脉,税收征管是税收工作的核心环节,而税源管理又是税收征管的重中之重。税源管理采取何种模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税收职能部门管理税源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成效,同时也会间接影响到税收职能作用的发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行的税源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其诸多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新的时代、新的发展呼唤新型的税源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一、我国现行税源管理模式及其特点
随着各个时期税制结构、征管手段、管理理念等不断更新,我国税源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源管理先后经历了七八十年代的税收专管员专责管户的模式和八九十年代的征、管、查三(两)分离的模式。现行税源管理模式的确立也大体经历了两个时期。1997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税务总局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方案,确立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管理模式。2003年,国家税务总局针对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 “淡化责任、疏于管理” 的问题对现行管理模式加以完善,补充了“强化管理”四个字。至此,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34字的税源管理模式。①现行税源管理模式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初步实现了信息管税
2001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条规定,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从那时起,各级税务机关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各级税务机关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信息化建设已与日常税源管理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通过科技手段、信息技术提高税源管理的质效,已经成为各级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普遍共识。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和税务网站已经成为各级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工作的左膀右臂。同时网上办税也成为纳税人的最佳选择。
(二)以管户制为主要特征
为了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问题,各级税务机关普遍实行了责任区管理和税收管理员制度。通过加强责任区管理,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各级税务机关不断加强税源的日常管理。但无论是责任区管理,还是税收管理员制度都是以管户制为核心,其工作的思路是通过税务管理员来加强某一地理区域内纳税人的日常管理。近年来,各级税务机关又普遍对纳税人实行了分类管理,即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根据纳税人的特点,将其细分为若干类型,对某一类纳税人由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与责任区管理相比,更加细致、更加科学,但仍没有突破管户制的管理思想。
(三)更加突出了纳税服务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