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企业始终需要保持一种危机感,记住: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这是一个企业长期永续经营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一个企业内部没有任何危机感,管理松懈,对企业内部的各种消耗和浪费毫无觉察,就会慢慢地把自己的金钱和利润消耗殆尽,走向死亡。
世界上的一流企业家,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危机意识,才早就了许多享誉世界的“百年老店”。
比尔•盖茨宣称:“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安迪•葛洛夫更是坚持做企业的不二法门:“惧者生存。”在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公司董事长埃沙德•路透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巨大的恐龙照片,照片下面写着这样一句警语:“在地球上消失了的,不会适应变化的庞然大物比比皆是。”深圳华为公司的总裁任正非先生才任何意义上来说都是中国企业家的典范,已花甲之年的他仍没有停下来的迹象。他曾经这样说:“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这样才活了下来。”
危机之下,负重前行。企业必须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和创新精神,构建良好的内部机制,进而长期地保持自身的内在活力,从而为企业提供生生不息的长期牵引力。
(2)实现零库存 消减库存造成的浪费
库存是浪费的根源,工厂中的许多浪费都是因为有库存而被隐藏了起来,如果要衡量一个工厂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最简单最正确的方法 ,就是看库存多少。库存除了原材料及制成品之外,当然还包括正在加工、制造以及装配中的所谓在制品、半成品。
总的来说,如果想要消减库存,首先要了解库存形成的主要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减少库存。第一,产品规格多样化导致库存过多;如今的国际市场变化莫测产品规格多样化,客户需求已经趋向于多样少量化,即品种多、需求量少、新旧款更新快。如果企业的经营者没有根据国际市场特别而转变趋向,仍然摒弃“东西只要生产出来,早晚都会卖出去”的生产观念,那么库存就会越来越多,资金占用也会越来越多,最后不得已只能将产品当作废品来处理。第二,淡旺季转换时容易造成库存;任何一种产品的销量并不是一年到头都稳定不变的,必定有淡季、旺季之分,从而形成一定的周期循环。旺季时生产商全力生产,为了利润拼命接订单,恨不得把所有仓库填满,有的生产商甚至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导致产品质量降低,还造成库存积压,客户投诉不断,利润率下降,最后得不偿失。企业如果想淡季不淡,就要在旺季入手,在旺季全力生产时不要砸了自己的招牌,准交率、合格率和价格优势要一直保持,这样才能为淡季的销售创造先机和良好基础。第三,在制品过多造成库存;每一个公司的生产线上都很容易看到前后相连工序产能不均衡的现象。生产瓶颈是客观存在的,有的是前工序的产能很小,后工序的产能很大;有的则是前工序的产能很大,后工序的产能很小。前后生产速度不一致,当然会产生堆积的库存。而且,工序越多,生产线越长,生产线就越不平衡,在制品库存也就越多。就像一条平静而缓流的河道一样,一旦大雨来临,上游水量大增,下游河道不变,宣泄不及,于是四处泛滥,积水成灾。
那么,我们该如何控制库存、降低库存呢?以下罗列了主要几点。改善生产流程;消除生产瓶颈,提高生产线平衡率,实现“一个流”的均衡化生产方式,可以减少在制品的库存。第二,减少库存存放地点和存库时间;通过减少库存存放地点的数量和库存时间可以减少库存的总量。为达到此目的,可以考虑取消某些区域的分仓库。车间生产线旁边的原料库存等。第三,解决淡旺季问题;在销售淡旺季,学会转换和转移库存,同时解决应收账款的难题,加快资金周转。
【引文注释】:
(注1)毛文晋.SA8000的经济学分析及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中国经贸导刊,2010(12). 17
【参考文献】:
[1] 李光斗. 品牌拜物教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8
[2] 杨锐. 提升我国纺织品服装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分析 [D]. 东北财经大学,2004:55-56
[3] 张灿松. 成本精细化管理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9
[4] 姜延书. 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问题研究 [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8
[5] 任静. 中国服装企业的品牌战略及核心竞争力研究 [D]. 对外经济贸易学,2005:20-35.
[6] 李晓峰. 中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D]. 苏州大学,2004:50-59.
[7] 沈刚. 企业管理中品牌的国际化 [J]. 科技资讯,2006(33):113-114.
[8] 曾朝晖. 寻找中国企业国际品牌之路 [J]. 中国经贸,2006(1):34-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