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东莞的轮胎中小企业主要以生产中低档产品为主,另外大部分企业提供代加工或者贴牌生产服务,其产品缺乏创新和自主品牌,产品的附加价值低,很容易被国外所设立的贸易门槛拒之门外,轮胎特保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中小企业产品升级滞后,是导致东莞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国际贸易壁垒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2.传统出口市场饱和
欧美市场是东莞中小企业的传统市场,但是由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和欧洲的次贷危机,减少了其国家家庭的轮胎更换频率,轮胎市场的需求量在下降;此外,越来越多的具有价格优势的国外中低档产品(如泰国)进军国际轮胎市场,国际市场竞争对手增多。需求的减少和竞争对手的增加,使得传统的欧美市场接近饱和。因此,传统出口市场的饱和,也是导致东莞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存在市场份额减少问题的主要原因。
3.产品科技含量低
东莞的中小企业产品虽然具有价格优势,但是其技术含量低,仅仅靠单纯的模仿复制和量的增长,没有自己的产品技术优势,其产品仅仅占领国外的中低档市场。虽然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较发达国家偏低,这种优势与同水平的发展中竞争国家相比正在减弱,尤其以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的加工贸易逐渐强大,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迫在眉睫。因此,产品科技含量低,也是导致东莞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国际质量门槛问题的主要原因。
4.营销策略守旧
大部分中小企业会通过自己的网站进行宣传,主要介绍工厂的代加工能力,在介绍企业产品上很少下功夫,有的甚至只是几张简单的轮胎成品照片,对新产品缺乏宣传力度,没有迎合国际市场的最新营销策略。因此,营销策略守旧也是导致东莞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新市场开拓难的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政府方面的原因
1.缺乏应对国际争端的人才和经验
据悉,中国在近7年来已经承受来自8个国家的16场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案的调查,而且这一数字将会持续增加,尤其是近期美国轮胎特保案的失败,不仅给我国输美的轮胎中小企业带来损失,同时也给我国的相关政府机构敲响了警钟。面对进口国的贸易制裁,我们只能通过国际法律手段和相关经验来应对,而特保案的失败,验证了我国在处理国际争端上缺乏法律人才和处理突发事件经验,不能充分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政府在国际法律人才和处理国际争端经验的缺乏,不能在国际贸易争端中保护我国出口企业的利益,是导致我国轮胎出口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能解决国际制裁问题的主要原因。
2.缺乏扶持轮胎出口的政策
政府良好的引导政策可以刺激企业的出口,尤其是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很多想进行企业转型的企业,因面临资金的缺乏而迟迟不能行动,贷款利率的加大和银行审核的难度增加,也使得企业陷入融资困难的局面。各地政府在吸引外资的时候,给予投资方很大的优惠政策,尤其在税收和工厂场地上,这使得外资企业在我国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同时,还能获得政府的优惠支持政策,从而对我国的轮胎中小企业造成冲击。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出口政策方面的缺乏,也是导致我国轮胎出口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融资困难问题的主要原因。
四、我国轮胎出口贸易的应对策略
虽然我国的轮胎出口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并且面临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挑战,但我们应在归纳其产生问题原因的基础上,针对其原因做出最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只有在企业与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做出最实际有效的应对策略,我国的轮胎出口贸易才能转危为安,迎来行业的黎明。
(一)企业方面
1.创立自主品牌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没有品牌的轮胎都是单纯的复制品并且技术含量低,容易遭受国外贸易政策的阻碍。由于我国的企业实力不同,各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现状进行产频升级,培养自己的研发设计团队,大力发展自主创新的高端产品,迎合国际市场。以青岛双星为例,研发出彩色橡胶轮胎,打破了轮胎以黑色主导市场的旧局面,添加了新的活力和色彩,广受爱车族的喜爱。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专利权,可以为企业赚取品牌价值费,他人随意模仿即构成侵权,保护了自己的利益,同时也规避了国外对我国中低端产品的惩罚,为企业开拓新的市场提供了盾牌。
2.开拓新兴市场
由于我国的轮胎企业发展层次不一,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生产现状开拓市场,不要一味的将产品集中在一个市场上,当在一个市场受阻时,其它市场也可以将剩余产品消化吸收。在开拓新型市场时,企业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产品锁定某几个区域进行产品市场定位,另一方面从新兴市场的消费喜好入手投其所好,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一次性打入新兴市场。
3.规范产品价格
由于某些企业为了最大限度的占领市场,将出口价格压的很低,这样不仅扰乱了我国的出口市场,同时也引起了进口国对我国轮胎的反倾销税惩罚政策,使一些信誉良好的企业受其牵连。行业协会应规范其出口价格,尤其是中低端产品,规定最低出口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企业在其进口国遭受关税惩罚。
4.创立新颖的营销策略
凡是国际有名的汽车制造商,都有自己指定的轮胎供应商,即与汽车制造商强强联合,无形之中为轮胎生产企业做了免费的宣传,“好车配好胎”也在消费者中引起共鸣。以赛车轮胎为例,我国近年举办越来越多的国际赛车比赛,这些为我国的轮胎制造商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赛场是个试金石,只有经得住磨损的产品才能最终和赛车手留在赛程上。与此同时,企业可免费为赛车提供轮胎和技术服务,利用国际赛车手的明星效益为产品做代言,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品牌价值。
5.提高生产效率
东南亚是主要的橡胶原产低,我国很多企业都是从这些地区进口轮胎,但是由于自然危害等原因是其减产,导致了我国进口原材料上涨,许多中小企业偷工减料甚至对收废旧轮胎进行二次加工出口,造成最近很多轮胎因质量问题而被实施召回,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信誉。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生命血液,虽然成本上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企业可是应该在原材料的可利用率上多下功夫,尤其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减少因原材料上涨或短缺所带来的成本压力。
(二)政府方面
1.提高解决贸易争端的知识
美国轮胎特保案给我国的外交部和贸易部上了一课,虽然我国入世已有十年,但是我国在处理像美国轮胎特保案这类棘手问题时,缺乏先关的经验和相关法律,而且相关法律人才也比较缺乏。WTO重在扶持发展中国家,但却在解决贸易争端时,倾向于发达国家,虽然我们不能改变现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来争取应有的权益。
2. 实行奖惩制度
政府应加大对自主创新企业的奖励,许多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在更新设备和研发新产品上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局,政府可以对自主创新行企业进行资金奖励,并提供低息贷款的优惠政策,只有企业发展好了,才能为政府创造更高的税收,带动经济的发展,提高就业率。由于轮胎生产时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政府可对排放污染物达标的企业进行奖励,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进行严重惩罚,只有在政府的监督和奖励下,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条件。
3.对中低端产品和自主创新产品实行差别税率
由于我国中低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屡遭贸易壁垒,政府应对其继续征收出口关税,提高企业的产品出口成本,降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遭受反倾销税;对自主创新品牌和自行研发的高端产品,国家应实行出口退税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用于再研发。
4.规范引进外资的制度
我国由于特殊的国情,在发展初期大量引进外资,并未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提供很多优惠政策,这一措施确实带动我国的产业发展,尤其是轮胎行业,随处可见的米其林销售网点,可见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但正是这一举措引起了国外尤其是美国的不满,理由是企业外迁引起本国的失业率。政府在不同的时期应采取不同的政策,很多外资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还享受国家的出口减税政策。政府应该积极扶持本国企业的发展,规范对外资企业的引进制度。
五、结论
虽然我国轮胎出口贸易面临诸多的挑战,但是我们找出问题的所在,在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应战,一方面,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应该大力发展自主创新品牌;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和应对国际贸易惩罚的相关经验和知识,扩大国际法律人才的队伍,积累处理外贸壁垒的经验,以便随时应对国外新的贸易挑战。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我国的轮胎出口贸易只有通过自身的转变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