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摘要】:中国的风险投资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已成为一种主流的资本运作模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现阶段中国资本市场发育还不完善,仍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在退出机制上,中国受法律、法规、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因素制约,使得实现风险投资收益的退出过程阻碍重重,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主要问题。本文以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为主要探讨内容,结合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状,分析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具体对策,以推动中国风险投资的健康持久发展。
【关键词】: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问题对策
【正文】: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又称创业风险投资或创业投资,被认为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驱动器。1998年3月,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成思危领导的民建中央向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提交关于加速发展中国风险投资的建议,被大会列为“一号提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拉开了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帷幕。作为一种新的投资行业,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不过20年左右的时间,目前中国风险投资行业仍处于探索期,发展历史短,经验不足,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不足。中国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简单概括来说就是融资、投资、退出的循环往复,资本运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资本增值,中国风险投资的真正回报的实现是在退出过程中体现的。退出渠道是否有效,是检验中国风险投资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没有退出机制,风险投资就难以发展;退出机制不健全,风险投资的发展也就不迅速。因此,中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是否有效,决定了风险投资能否成功取得收益,并且退出机制与风险投资可以相互促进,互相强化,退出机制对于中国风险投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作用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是指风险投资机构在所投资的风险企业发展相对成熟或不能继续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将所投入的资本由股权形态转化为资金形态,以实现资本增值或避免和降低财产损失的机制及相关配套制度安排。(注1)因为风险资本进入风险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控制企业或取得企业的所有权,而是希望适时退出以便获取高额的投资回报,所以,风险投资机构选择合理可行的方式退出对投资项目的管理与投资,保证整个投资计划的完成。而作为风险投资中的一个中心环节,退出机制对中国风险投资的成功与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风险投资的关键和核心。主要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实现风险投资的收益与循环
风险投资机构之所以敢冒风险,目的在于获取较高的资金回报率,这种高价值的回报会随着所投资企业的发展而逐渐降低。因为在所投资企业成熟之后,所投资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得以提高,信誉得以增强,风险投资机构的作用也随之降低。为了发挥其作用,风险投资机构只有进入另一个创业企业,进行下一轮投资,才能实现其非金融性投资的价值。由此可见,风险投资的本质是资本运作,退出是实现收益的阶段,同时也是全身而退进行资本再循环的前提,而拥有好的退出渠道能提高风险资本的再生能力,使风险资本源源不断,永不枯竭。
(二)保证风险资本的流动性
风险投资产生的意义在于扶持潜力企业成长,那么其自身有限的资产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流动性,才能不断地扶持新企业。如果缺乏退出机制,风险投资者投入某一风险企业的资金达到预期增值目的后却难以套现,将会使风险投资者的资本陷入停滞状态,它就无法再去寻找新的投资对象,那么,这种风险投资本身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退出机制正是风险投资变现的机制,是风险资本的加速器和放大器,是为风险投资提供必要的流动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规避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
风险投资是“投资十个项目,成三败七;坚持长期运作,多半发达”。(注2)由于风险投资本身所固有的高风险,使风险投资项目和非风险投资项目相比更容易胎死腹中。一旦风险投资项目失败,不仅获得资本增值的愿望成为泡影,能否收回本金也将成为很大的问题。风险投资机构最不愿看到的就是资金沉淀于项目之中,无法自拔。因此,投资成功的企业需要退出,投资失败的企业更要有通畅的渠道及时退出,如将股权转让给其他企业、规范的破产清算等,以尽可能将损失减少至最低限度。
二、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目前,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主要包括多层次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和海外资本市场。一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已初步形成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构架,尤其是中小板、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以及2009年启动的创业板有效拓展了风险投资企业上市退出渠道。二是全国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已形成中央、地方相结合的格局,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基础性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结构、交易对象、交易方式进一步优化,成为国际创业投资资本发现优秀投资项目的重要市场平台和实现有效退出的重要渠道。三是境外证券市场的开放为中国企业上市退出提供了有利的退出通道。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呈现的主要特点是以股权转让方式为主,IPO退出占比虽然少,但有逐年提高的趋势,清算退出占比很小,且所占比例越来越少,这与中国《破产法》不完善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在创业板上市企业的高市盈利率带动下,风险投资机构获得了较高的投资回报,随着创业板的稳定发展,更多的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更愿意选择在创业板上市,创业板市场将逐步成为风险投资退出的主渠道。可见,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还不是十分灵活,主板市场门槛过高,场外交易市场不发达,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更多的创投企业选择到境外上市,或者选择股权转让的方式退出,使得合理的高收益难以变现,风险投资难以再进行投资。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不完善和不畅通已成为制约风险投资发展的瓶颈,突出问题及成因表现在五个方面: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