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4)主要涉税税种;
(5)近三个年度纳税情况分析;
(6)纳税失误与涉税症结分析;
(7)税收违规处罚记录;
(8)税企关系。
4.税收筹划方案设计与拟订
税收筹划方案的设计是税收筹划的核心,不同的筹划者在方案形式的设计上可能大相径庭,但是在程序和内容方面具有共同之处,即一般的税收筹划方案有以下几部分构成:
(1)涉税问题的认定。主要是判断所发生的理财活动或涉税项目属于什么性质,涉及哪些税种,形成什么样的税收法律关系?
(2)涉税问题的分析、判断。 涉税项目可能向什么方面发展,会引发什么后果?能否进行税收筹划,筹划的空间到底有多大?需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3)设计可行的多种备选方案。 针对涉税问题,设计若干个可供选择的税收筹划方案,并对涉及的经营活动、财务运作及会计处理拟订配套方案。
(4)备选方案的评估与选优。 对多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估,然后,选择一个较优的实施方案。
5.税收筹划涉税纠纷处理
在税收筹划实践活动中,由于筹划者只能根据法律条文和法律实践设计筹划方案并作出判别,而税务机关与筹划者对于税法条款的理解可能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税收筹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筹划企业应该尽量与税务机关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实现税务协调;如果真的导致税收纠纷,筹划企业应该进一步评估筹划方案的合法性,合理合法的方案要据理力争,不合法的筹划方案要放弃。
6.税收筹划方案实施跟踪与绩效评价
实施税收筹划方案之后,要不断对筹划方案实施情况和结果进行跟踪,并在筹划方案实施后,对筹划方案进行绩效评价,考核其经济效益和最终效果。
四、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A企业2009年初购入一台价值为100万元的大型设备,残值为5%,估计使用年限为8年,公司按照8年计提折旧,也可以按照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5年折旧,平均年限法折旧数见表4
附: 表4 A企业平均年限折旧数 单位:万元
项目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合计
折旧五年 19 19 19 19 19 0 0 0 95
折旧八年 11.875 11.875 11.875 11.875 11.875 11.875 11.875 11.875 95
差额 7.125 7.125 7.125 7.125 7.125 -11.875 -11.88 -11.875 0
筹划结果:
(1)假设A企业正处于盈利期,并按25%缴纳企业所得税。按照五年计提折旧比按八年计提折旧,2009-2013年每年增加折旧7.125万元,按照五年进行折旧时,前五年成本费用增加了7.125*5=35.625万元,税法对于五年进行计提折旧是允许税前扣除的,不需要调整企业的所得额。前5年少缴企业所得税为:(7.125*25%)*5=8.906万元,而后三年由于该设备已经计得完折旧,相关成本费比按照八年计提折旧少了11.875*3=35.625万元,所以按照五年计提折旧比按八年计得折旧企业后三年多缴企业所得税为:11.875*25%*3=8.906万元。虽然总体上没有少缴,但是由于资金的时间价值,企业前期多缴企业所得税是不合算的,因此当企业处于盈利状态时,缩短设备折旧年限可以为企业争取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同时如果企业后几年出现亏损,则晚缴的企业所得税有可能变成不缴。
(2)假设A企业一直处于盈利状态,但是2009-2010年免征企业所得税,2011-2013年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2014年后按照25%征收企业所得税。按照八年进行折旧,2011-2013年比按照五年计提少提折旧7.125*3=21.375万元,由于少提折旧2011-2013年多缴纳企业所得税合计为7.125*3*15%=3.206万元。而2014-2016年多提折旧而少缴企业所得税合计为11.875*3*25%=8.906万元。相抵后少缴企业所得税8.906-3.206=5.7万元。因此当企业处于盈利状态时拥有相关税收优惠时应尽量将相关折旧延续到优惠期后计提可以为企业节税。
(3)假设A企业为软件企业,经批准从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不含此设备折旧,经测算2011年可能盈利50万元,2012-2016年每年实现利润100万元(不考虑纳税调整增减事项)
该设备按折旧五年计算,2009-2011年计提折旧合计为19*3=57万元,大于利润50万元,比按照八年计提折旧可以将盈利年度向后移一年至2012年,因此2012年为企业首次出现盈利的年度,按照税收优惠政策,所以2012和2013年免征所得税,2014-2016年减半征收。则按照折旧五年计算自2012-2016年应缴企业所得税为:0+0+(100*25%/2)*3=37.5万元。
该设备按折旧八年计算,2009-2011年折旧累计为11.875*3=35.625万元,小于50万元,所以2011年为企业首次出现盈利的年度,按照税收优惠政策,该企业2011年和2012年免征企业所得税,2013年-2015年减半征收,2016年全额征收。
按折旧八年计算2011-2006年应缴企业所得税为:
0+0+[(100-11.875)*25%/2]*3+(100-11.875)*25%=33.045+22.031=55.076万元
该设备折旧五年比折旧八年少缴企业所得税55.076-37.5=17.576万元。
因此当企业获得免税及相关优惠时,企业应尽量选择可以将利润年度延续到税收优惠期内的折旧方法,充分享受免税减半征收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筹划是一项实用性和技术性很强且涉及多领域的系统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阶段和各环节,既可能给企业带来利益,也可能损害国家税收利益。通过税收筹划,可以合理合法地减轻企业税负,节约被动纳税所缴纳的税款。企业应结合各自的经营需要及特点,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税收政策,设计最优的筹划方案,准确操作,实现利益最大化,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企业必须支持合法原则,使筹划行为符合税法的要求,注意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才能筹划成功。此外,企业更应注意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改进生产技术,找生产规模的最佳转折点,实现规模经济,促进制度创新,获取超额利润。
参考文献:
1. 计金标:《税收筹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王光高:《税收筹划》,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3. 吕建锁:《税收筹划的涉税风险与规避新探》,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
4. 苏强:《企业税务筹划误区及风险防范》,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年。
5.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2007年。
6.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2007年。
7.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2007年。
8.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2007年。
9.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2007年。
10.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2007年。
11.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2007年。
12.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2007年。
13.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2007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