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必须加强相关法律制定和完善,把解决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尽快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政府将清理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扩大市场准入范围,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营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具有长远的国家战略的意义。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从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高度出发。否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当下一些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推出一些补贴政策,支持大型商业银行开展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业务。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因此,不仅存在是否合理的问题,而且不可持续。显然,国家应该制定专门的法律和法规,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如何通过担保、补贴、减税、保险、特别基金等各种渠道和方式支持中房地产小企业进行规定和规范。
(三)政府应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督
房地产业属于高风险行业,房地产贷款潜藏着较大的风险。因此,新成立的“银监会”及其分支机构必须加强对房地产信贷业务的监管,确保国内银行业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一是要系统研究国内外房地产业的行情和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情况,制定正确的监管方针和策略,以此来指导和约束银行房地产信贷的行为,为房地产贷款风险的防范、分散和消除创造基本的条件。二是加快信贷信息系统、风险预警系统以及内部评级系统再造。国有银行要结合信贷流程的数据录入、收集,对信贷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清洗和补录,同时与统计局、财政部、银监会、人民银行联系外部数据采购事宜,并与银行内部数据进行拼接整合,迅速弥补目前数据基础的薄弱环节,建立商业银行信贷信息数据库。信贷风险管理部门要负责信贷信息系统数据的审核,确保数据信息的充分性和准确性,并充分利用信贷信息系统数据,定期对资产质量和产品、行业及区域风险进行分析报告,指导信贷风险控制工作。
(四)理性融资,确定合理的融资规模
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拖欠银行贷款数额越来越大,严重影响银行以及广大市民利益。因此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促进地产企业资信建设,防范行业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对不讲诚信的房地产企业进行联合制裁,并推出最新的地产企业资信认证体系,对房地产企业的资信进行全面考核,提高信贷质量。一是银行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房地产信贷风险及其危害性,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既要支持好的有前景的房地产项目和个人购房,又要严防房地产泡沫累聚的潜在风险。对目前出现的房地产虚热要适当降温,不要忽视风险,唯利润而利润,相互间大打房地产信贷“争夺战”(这容易让不良开发商和购房者钻空子),要让房地产信贷业务步入理性运行的轨道。二是严格审批手续,杜绝不符合规定的开发商和购房者攫取贷款。严格控制不具备房地产开发资格的企业或个人开发房地产项目。对资本金达不到规定标准、行为不规范的开发商和个人购房者,不得审批和贷款。三是加强贷款管理,对发放的贷款实行全过程动态监控。对开发商贷款要独立开设账户,视工程进展情况,分期拨付。当开发商卖楼所得款项超过了贷款额时,再把全部贷款拨付给开发商。四是银行要进一步完善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的措施,形成有效的化解金融风险机制。
(五)创新融资方法拓宽融资渠道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是多渠道的,但是中小房地产企业还很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融资发展的要求,一方面融资机制不够活,另一方面融资方式单一。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的国家在加大内需,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出台的过程中,会有不少政府性的资金,包括科技、自主创新的,分为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企业应当目光长远,根据信息面获得融资使企业得到发展;中小企业应改变过去完全依赖银行融资的思维方式,改变那种等、靠、要的融资行为。在融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市场观念、效益观念、成本观念、风险观念和法制观念,增强财务杠杆意识和融资责任意识。有些房地产企业为了减轻企业一时的负担,偷税、逃税、拖欠贷款本息,这些都严重的损坏了企业形象,破坏了税企、银企关系,为企业后续融资埋下隐患。同时,企业经营者要充分运用金融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争取政策支持,可以考虑在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房地产投资依托、上市、债券融资、外资、资产证券化等方面寻求新突破。
(六)房地产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中小房地产企业要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企业制度,要逐步摆脱原有的家族式管理为规范的股份制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明晰产权和建立所有者和经营者制衡关系上的公司治理机构,建立有效的企业制度,企业才有发展。有规范的现代化企业制度,企业就能找到高水平的管理者,有高水平的管理者,企业的资金筹资渠道就容易畅通。
中小房地产企业应当积极参加信用保险和信用担保,改善自身的融资环境,积极配合国家建立和规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这一机遇。同时,中小房地产企业应当提高经营管理工作的水平,增强自身融资能力。企业融资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中小房地产企业想要持续发展,争取到银行信贷支持,就要充分了解银行的贷款条件,积极创建知识型,创新型,规范型企业,重视市场调研与经营管理,使开发项目能够适应市场,提高效益,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要规范财务管理,增强信用意识,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只有中小房地产企业具有规范的财务管理和盈利能力,才能具有较强偿债能力,而这也是中小房地产企业取得银行信任和支持的基本条件。
四、总结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难,既有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在目前经济政策环境下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存在各种弊端。一是房地产企业融资风险管理:加强日常财务分析,加强企业投资融资项目的审核与管理;二是必须加强相关法律制定和完善,把解决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尽快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三是政府应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督;四是理性融资,确定合理的融资规模;五是创新融资方法拓宽融资渠道;六是房地产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解决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社会共同配合,在提高中小房地产企业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创新观念,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房地产企业融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与我国国情相适合的、高效率的、协调的中小房地产企业金融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易宪容.房地产多元化融资:中国之发展.新金融,2005年第6期
2.刘洪玉.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吴福明.房地产证券化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宋伟,刘莉.当前信贷政策下的房地产开发多元化融资渠道〔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5,(l)
5.郭松史,张效梅.企业融资学.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10)
6.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新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8)
7.谢代银.现代企业融资策略研究.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1
8.江艳玲,杨柳青.房地产融资渠道应走向多元化.宏观经济管理,2004,(8)
9.常永胜.中国房地产金融体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