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大趋势,这个目标可能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但它有不同的路径、走法。比如:欧洲走柴油化,日本选用电动车。我们要选择适合国情、结合产业特点和现有条件合理的路径,比如:我国现在电动车的三大关键部件,电池、电机、电控技术都位居世界前列,我们锂电池产量已占到全球的1/4。同时,也是电机生产最大的国家。那么,该怎么把产业技术优势和汽车工业相结合?这是我们重要的工作。另外,在时间、步骤上做好系统的安排,一直到使整个新能源汽车替代原有的传统动力汽车,是一个漫长过程。这个目标远大,但要着眼于当前。
我国在新能源方面要有突破性的大手笔。这不仅是指技术方面,还要有将其产业化的决心,包括:风能、太阳能、电动汽车。我国的电动汽车已经相当前沿了,国家和产业能推一把会更有效率。现在很多县有跑50公里充一次电的电动出租车。我国只有在纯电动汽车上才有可能赶在全世界领先地位的机会,否则跟着人家小打小闹不会有战略上的突破。
(四)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新能源汽车重大意义
基于我国汽车能源动力系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我国汽车能源动力系统发展目标应当是立足转型、尽快转型。但是,新型汽车能源动力系统与现有汽车能源动力系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我国当前汽车产业发展和节能环保问题还要靠现有汽车能源动力技术解决。为此,应当选择一种并行互动、协调发展的战略,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重要的抉择,发展新能源汽车对解决我国紧迫的能源安全问题具有战略意义,开展新能源汽车研究,瞄准未来汽车竞争制高点对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在增加,研发步伐不断加快,已经具备产业化的条件。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众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10多年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基本形成了整车研发布局和产品研发体系,部分产品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和示范运营。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面临着产品成本较高、产品技术成熟度不高、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尚未形成、基础配套设施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距离全面产业化、大规模市场化还需要一个相当的培育过程,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 21世纪初。经过“十一五”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由弱变强,实现了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和技术集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布局。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面临着不容忽视的瓶颈问题:
(一)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掌握不够,尚难满足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开发和产业化技术方面有待提高;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技术、自动变速箱技术有自主产权的不多;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发展中还面临动力蓄电池、电机控制器、燃料电池发动机等零部件上的技术挑战。
国内企业新能源汽车研发力度不够,且尚未完全掌握整车及零部件核心技术。整车集成能力、系统优化和匹配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一致性和成组匹配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用隔膜等关键材料、驱动电机用功率元件等核心基础器件急需突破;低温条件下电池超快充电技术未根本解决等。这些都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必需要解决的问题。新能源汽车产品成本较高,直接影响产业化发展。市场推广有一定难度。新能源汽车虽然清洁,但面临着产品可靠性、稳定性、成本高等方面的问题。
(二)产业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尚未形成,难以支撑产业化要求。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尚未形成支撑产业化发展的产业链体系。动力电池和电机大批量生产工艺及成套装备尚不配套,大部分关键原材料、零部件及制造装备依赖进口;动力电池和电机可靠性和耐久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产业化能力亟待提高;电动辅助系统如电动转向、电动空调、电制动等,也未形成产业化能力。
(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与发达国家国情不同,我国城市居民住宅基本以多层公寓式住宅为主,给充电设施建设的科学合理规划和布局带来一定难度。充电设施建设的范围和进度要以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程度相匹配并适当超前,过度超前或滞后都将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当前我国配电网基本处于满载状态,部分地区在用电高峰时段和节假日还存在严重过载现象。充电设施发展初期虽然规模不大、车辆不多,但由于充电瞬时功率大,会对普通电网造成很大的尖峰干扰,尤其是多辆电动汽车同时充电时的瞬时功率会严重干扰并影响电网安全。基础充电设施不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还不高,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国应把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也需要汽车行业共同努力、各有关行业协作攻关,举全国之力,共同推进发展。
三、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分析
(一)技术问题分析
新能源汽车竞争的核心是技术,目前最迫切的是实现动力电池技术的突破。
从目前看,包括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以及纯电动汽车在内的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比较可行的技术选择。而在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当中,动力电池是技术门槛最高、也是利润最集中的部分。
如果不能掌握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我国新能源汽车注定将遭遇“天花板 ”。而电池技术的突破,无疑就是捅破这个“天花板 ”的“竹杆 ”,成为我国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抢占未来行业制高
点的最佳切入点。这几年,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所有迹象都显示,新能源的电池技术进步很大。根据
日本于低碳经济的一场技术革命,政府发布的 “下一代车辆燃料行动计划 ”,到 2015年,一旦在
电池等核心技术上实电动自行车先进电池的性能要比 2010年的水平提高 1.5倍,成本降低到当前
的 1/7。新能源电池仍是日本研发的热点(见下表3-1)目前燃料电池堆的寿命比 2003年提高2
倍以上,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已经降低至 2002年的 1/3左右。我国是世界电池大国,有人说,世界
表3-1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情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