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温州企业产品大部分属于中低档层次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虽然比较大,但在国际经济竞争中,温州产品不仅要在价格上与人竞争,而且还要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销售服务等方面开展竞争。
2、金融危机环境下全球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WTO的所有原则都是法律原则,如WTO的公平贸易原则,反对成员采取倾销做法,而温州一些中小企业本着薄利多销的思路依靠价格优势战败对手,以至于不少企业至今仍然频繁地使用“降价”法宝,致使企业遭受反倾销;目前,我国的主要贸易对象国均采用各种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产品实施进口限制,如产品质量标准、环保质量标准、卫生质量标准、安全认证等限制市场准入,而温州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按标准化组织生产,与国际标准体系相差甚远。
尽管经济全球化使国际贸易环境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使中国获得了一个较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但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依然存在。2002~2003年,温州民营企业先后经历了美国向出口轴承企业征收反倾销税,欧盟对2欧元以下打火机实行价格和安全限制,并进行价格和反倾销调查,土耳其对出口眼镜企业实行进口数量配额等。这些都构成了对温州出口商品的贸易歧视性待遇,对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二、温州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战略选择
温州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虽然是大势所趋,但要将它变为现实,就必须在战略上寻找应对策略,以排除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
(一)以出口贸易为突破口
温州中小企业以纺织、服装、皮革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贸易是国际化经营的突破口,通过逐步发展,可建立与国际市场的固定联系。所以,在国际化经营中应以出口贸易为主,以充分发挥其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比较优势,增强产品价格优势。通过扩大出口,开拓国际市场,为企业的进一步国际化经营打下基础。
(二)发展战略联盟
知识经济时代,产品与技术更新快,没有一个企业能独立主导一项产品的市场发展,合作就成为最富有成效的经营战略。我国中小企业缺乏国际经验,要在WTO的平台上与跨国公司竞争,必须走强强联合、战略联盟的道路。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企业战略伙伴关系,扩大企业规模和市场规模,最终使企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目前,不少温州中小企业普遍国际化程度低,对海外市场缺乏足够的了解,又缺乏国际型营销人才。所以,要积极谋求与当地企业建立营销方面的联盟,利用对方的销售网络和市场知识快速打开海外市场。同时,培养自己的营销人才、经销商和代理商,进而逐步提高自身在海外市场上的营销能力。
1、主动寻找机会,争取与大型跨国企业建立紧密联系
任何企业都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生存,一个行业就是一个社会关系网。任何行业中都有“核心”企业和“配套”企业之分,并由此形成紧密的关系网。这是一种特定的以相互了解和信任为基础的互补资源。把这种网络关系扩展到国际市场中,就可以看到,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是在其核心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之后开始的。这些核心企业已经与其配套企业之间建立了固定的供货关系,双方都已在这一供销体系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保持这种原有关系比在一个陌生的国家里重新发展新关系要方便经济得多。所以,核心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往往愿意把其在国内的供货关系带到国外。对配套企业来说,跟随核心企业进入国际经营,既保证了它在国外的市场,又节省了独立开发海外市场的巨大成本和相应风险。例如,瑞士的罗技电子公司,创立十多年来,始终把与大企业配套作为企业发展、走向世界的途径。它为了给IBM、COMPAQ等大型电脑制造商配套生产鼠标,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了三大生产基地,研制开发出几百种不同型号的鼠标,以满足大公司的不同需要,成为这些大公司在国际竞争中不可缺少的伙伴,自身的国际化也得到了实现和发展。
另外也有许多案例说明很多大公司也日益青睐中小企业。据美国有关市场咨询机构的调查,在美国1991年~1997年,最大的500家公司拥有的中小企业合作伙伴达250万家,其中约有l/4是外国中小企业。在此前的十年,上述500家公司拥有的中小企业合作伙伴数量为91.5万家,其中1/6是外国中小企业。
2、争取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对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更愿意把中小企业作为自己的投资对象。在1991年~1997年问,美国500家跨国公司对中小企业进行的各项投资年均增长12.5%,而此前10年问的增幅仅为5.5%。美国波音和麦道两家跨国公司联手后,将重要零部件外包数量增加了30%,与此同时,对承接外包业务的中小企业在科技上予以资助,仅1998年1月至6月此项支出就达1.75亿美元,其中40%为无偿资助,60%以上以委托开发方式低息贷款。对某些风险较大的项目,以入股方式将资金投入,共担风险,共享成果。1997年,美国近40%的风险资金投入到雇员不足500人的企业(注 2)。
温州中小企业应该及时抓住大型跨国公司的这一战略性转变的机遇,争取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弥补自己的资金不足,排除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
(三)立足于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和跨国公司跨国战略的实施,建立在要素资源禀赋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在国际化经营中的作用正逐渐减弱,所以,温州企业要注重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持续竞争优势。
1、采用差异化战略
温州的优势传统产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特点是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大,前者意味着市场需求容量有限,后者意味着进入门槛很低。在这些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最初的基本竞争方式是成本价格的竞争。但当产品技术达到一定水平、产品质量达到一定标准时,如果产品之间没有差异,价格竞争的结果是增产不增收。所以,此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不是成本价格的竞争,而是性能、质量、营销、品牌等方面的差异竞争。温州中小企业一定要了解市场需求,避免经营内容简单重复,克服出口产品类同、相互压价竞争局面,摆脱出口同质化竞争问题,出口应由同质化竞争转向差异化竞争。
2、增加研发投入,加快技术进步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