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是由企业自身因素、我国金融体系、国家宏观政策等多层次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分为内因和外因。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因
1.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资信度不高
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生产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创新能力较差,实力较弱,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偿债能力较差,普遍存在生产资金短缺和缺乏可供低押的资产。由于中小企业这些自身存在的不足,使得他们的资信度普遍不高,这是形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最根本的原因。
2.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不规范
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不具科学性和规范性。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信息透明度低、信用观念不强,导致融资成本高。多数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内控制度不严,报表账册不全或者存在多套报表现象,财务信息披露意识差,缺乏透明度和必要的监督,而且中小企业经营者普遍食用观念淡薄、欠息、逃债、赖债等失信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中小企业整体信用不良,融资成本高的局面。中小企业创办时是以自有资本为主,但规模普遍较小,通过担保、抵押贷款向金融机构筹资非常困难。一些中小企业只能以内部、间接、短期融资为主。一些通过民间筹资的利息高出银行贷款利息的2至3倍。高昂的融资成本往往导致中小企业一量经营失误便走向破产。近年来通过法院判决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大量上升,加剧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从银行角度分析,中小企业的借贷资金少,但谈判、签约的程序与大企业是一样的,银行的交易成本较高,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缺乏积极性。再加上中小企业本身缺乏诚信、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监控不力,便利 中小企业长期被排除在传统的银行体系外。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通畅,间接融资渠道障碍重重,有些只能进入非正常渠道融资,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越来越高。
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滞后
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并没有足够的自有资本进行抵押贷款,担保性放款是解决这些企业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但目前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这种担保服务的机构不多,即使有的地区建立了这种机构,也因担保资金来源的问题而难以正常动作。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因
1.我国金融体系的因素
(1)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不足
我国大部份的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居多,还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管理水平不高,信息不透明和失真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增加了中小企业贷款事前审查和事后监督的难度,而且贷款频率高、额度小、风险大的特征导致金融机构发放单位贷款的经营成本和信用风险水平较高。
(2)融资结构不合理,渠道单一
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就是其获取资金的各种来源和比例关系。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很难通过社会途径筹资,所以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创办之初一般是采取内部融资的方式,由主要创办人自筹资金留存利润的方式募集资金。证券市场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的孵化器,但是,对我国而言,目前国内尚未建成可供中小企业融资的正规资本市场,我国资本市场较偏向于国有企业的发展,而中小企业就缺乏通畅的直接融资汇道。
2.国家宏观政策因素
首先,从国家政策分析,国家在信贷政策还存在着所有制歧视,宏观调控政策和许多优惠政策往往将资金导向于大企业,而大量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则很难获得银行的信贷,更谈不上补贴和贷款贴息政策。在实际的工作中,所有制仍然是贷款投入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国虽然已相继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但受惠最多的是国有中小型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管理、考核中,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制度和规范,没有把企业客户按大、小区别开来,而是笼统对等。因此,商业银行自然就更加的青睐于大型企业。从管理权限讲,金融政策权限在中央,而呼吁“融资难”的恰恰是地方领导,于是,需求和权限的脱节,使得这种局面长期以来一直难以改变。
其次,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担保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滞后,许多中小企业并没有足够的自有资本进行抵押贷款,担保性放款是解决这些企业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但目前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这种担保的服务机构不多,虽然有些地方先后成立了几家担保公司,但实力不强,而且手续复杂,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四、沈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2009年1-6月的调研情况案例
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的难题,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今年上半年对沈阳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做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研工作,结果表明, 42.7%的中小企业需要在未来两年内通过股权融资,39.5%的企业需要长期贷款融资的需求,51.3%的企业希望未来五年内能够实现上市。但是,这些企业都面临融资过程的种种困难与问题。由于这些企业缺乏可抵押不动产,没有可以运用担保的资产,导致银行贷款困难。另外,银行贷款的手续复杂,门槛太高,融资渠道太狭窄等。上半年,全国贷款的规模增加了7.4万亿,但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来看,全国900多万的中小企业只有11.3万中小企业能取得银行授信的意向,其中只有不到0.6%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而这0.6%所谓的中小企业实际上规模都很大,因为中小企业定义的范围很广,一年销售额在一两个亿以下的、几千万的这些小企业根本贷不到款,所以,所谓的上半年4万亿拉动经济等等,实际上是相当一部分资金都流到大企业去,而它们又没有好的项目,最后炒股票,进入房地产市场。今年上半年,尤其上海深圳房地产虚涨30—50%,股票从1600多点炒到3500点左右,造成新的泡沫。
推动一个国家地区的创新经济的发展,实际上中小企业的作用甚至要大于大型企业,因为中小企业具有灵活性、专业化,以及能够面临较大竞争压力的这些特点,在技术创新方面又有它的独特的优势。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总数占整个企业比例是99%,创造GDP占全国60%以上,上缴的税收占整个国家税收总额的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如果中小企业能够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对我国的创新经济发展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推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仅仅需要政府加大力度,同时也需要众多金融机构,包括风险投资机构做出贡献。这几年创新企业,比如像百度、新浪等等,都是通过风险投资融资、银行贷款这种创新的融资渠道得到迅速的发展壮大。所以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亟需解决。
五、改进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5/5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