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3)长期投资。从投入到产出大概是3~7年,这个投资项目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创立、开拓、成长、成熟。以美国为例,创立阶段要投入大约300万~500万美元。以后每个阶段的投资大概要翻一番。
(4)风险投资是权益投资。投资者的着眼点是权益的增长而不是短期的利润。风险企业的创始阶段现金流基本为负,属于亏损,投资者着眼的是将来的收益,如美国著名的网上书店亚马逊,1998年的营业额是2.93亿美元,亏损6 170万美元,但其股票价值仍很高。
(5)风险投资属于专业投资。与一般的投资不同,风险投资是利用风险投资家的经验、学识、管理能力帮助创新者创业,只把资金投在风险项目上不能称之为风险投资。不具备这5个特点的投资不能称为风险投资。
(二)风险投资的一般原理和作用
1.风险投资的一般原理
风险投资属高风险投资,投资对象一般尚无良好的市场,但是有未来潜力,值得冒险投资的行动计划。但风险投资的导入是需要适当时期的,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进入。风险投资的运作可简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如图1所示)
种子期 创业期 发展期 成熟期 风险投资撤出
天使基金 政府支持 风险投资 投资银行 商业银行
(1)种子期:产品的发明或创业者验证其创意的可行性或从事研究开发。此阶段的资金需天使基金或政府的支持。
(2)创业期:产品开发成功,发展至生产阶段,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设备、技术持续开发、产品营销等。资金需求较大,但因企业无过去经营业经,风险最大,大部分企业失败在此阶段,此阶段是风险投资的主要阶段。
(3)发展期:企业开始有经营业绩,为进一步开发技术及产品,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但由于企业距离其股票上市还早,若从金融机构融资,则需要负责个人的保证、担保,因此筹措资金不容易,而风险投资正好弥补这一不足。
(4)成熟期:着是风险投资的企业即将上市前的阶段。风险资金已满足不了企业快速成长的需要,正业的进一步的扩张需要投资银行的介入。这时企业的主要目的是引进一些产业界有较大影响的股东,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为其股票上市准备。风险投资在此阶段完成了增值的任务,通过资本市场退出了风险企业。
2.风险投资的作用
风险投资在扶植高科技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帮助许多高技术企业取得了成功。国外研究表明,由风险资本组成的创业基金对本世纪三个重要的科学发现,即可编程计算机、晶体管和DNA的最终商业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风险投资的运做机制
投资者 风险投资公司 风险企业 风险资本退出
投资回报 变现获利
图2 风险投资运行机制图
风险投资的运行机制如图2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风险资本能有循环产生利润的关键就是风险资本的退出,如果缺少这一环节,风险投资活动的链条就会中断,风险投资就无法实现,风险投资就无法实现投资增值和良性的循环。因此,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对于风险投资运作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作用和方式
(一)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涵义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是指风险投资机构在所投资的风险企业发展相对成熟或不能继续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将所投入的资本由股权形态转化为资本形态,以实现资本增值或避免和降低财产损失的机制,以及相关配套制度安排。
(二)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作用
拥有好的退出渠道能提高风险资本的再生能力,使风险资本源源不断,永不枯竭,而建立健全有效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中的一个中心环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1.风险投资实现收益的途径。风险投资公司之所以敢冒风险,目的在于获取高的资金回报率,因而投资公司在资金注入企业3~7年后就会带着丰厚的利润将资本撤回。风险投资者当前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是否有有效的资金退出渠道,关心他们的投资收益到期是否能够顺利地取得。
2.风险投资的资产保持一定的流动性。风险投资产生的意义在于扶持潜力企业成长,那么其 自身有限的资产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流动性,才能不断地扶持新企业。如果缺乏退出机制,风险投资者投入某一风险企业的资金达到预期增值目的后却难以套现,将会使风险投资者的资产陷入停滞状态,它就无法再去寻找新的投资对象,那么,这种风险投资本身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3.使风险投资企业规避风险。由于风险投资企业本身所固有的高风险,使风险投资项目和非风险投资项目相比更容易胎死腹中。一旦风险投资项目失败,不仅获得资本增值的愿望成为泡影,能否收回本金也将成为很大的问题。风险投资家最不愿看到的就是资金沉淀于项目之中,无法自拔。因此,投资成功的企业需要退出,投资失败的企业更要有通畅的渠道及时退出,如将股权转让给其他企业、规范的破产清算等,以尽可能将损失减少至最低水平。
(三)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主要方式
1.首次公开上市(IPO)
首次公开上市是指风险投资者通过风险企业股份公开上市,将拥有的私人权益资本转换为公共股权资本,在交易市场取得认可而转手以实现资本增值的方式,它既包括主板市场,也包括二板市场或场外市场。主板市场是指一般发行人发行股份、上市规则严格的证券市场,其更强调企业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总量和利润率等历史记录,风险企业都难以达到其严格的上市要求。二板市场是指主要供中小风险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发行上市的市场,有着不同于主板市场的上市条件和运作规则,上市要求相对较低,这是风险资本最主要的退出方式。其中二板市场是创业资本的最佳退出场所,美国大多的风险企业的股票都是选择在二板市场上进行公开上市交易。1971年美国证券商协会设立的专为新兴中小企业服务的纳斯达克电子交易系统(NASDAQ)即二板市场,它以宽松的上市条件和快捷的电子交易系统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上市环境,如著名的微软公司、康柏通信公司、苹果计算机公司等就通过IPO实现风险资本的退出,并获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对风险投资家而言,风险企业以IPO方式退出可以使其退出价格最大化,从而得到最大的风险资本投资回报率;对风险企业家而言,成功的IPO给创业者的创新努力加以股权补偿,这给予他们强有力的经济激励,且IPO能够保持公司的独立性,企业家在风险资本退出时有重获企业控制权的期待,因而二者都偏好这种风险投资退出方式。
2.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包括兼并和收购,是企业产权交易的一种主要形式。这主要是当风险企业发展到成熟阶段时,风险企业被风险投资机构包装成一个项目,出售给战略投资者(另一家公司获风险投资机构),实现投资退出,获得风险收益。因而,按照出售的对象来分,企业并购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由另一家公司整体购买的“一般收购”;二是由另一家风险投资机构接手的“二期收购”。由于并不是所有的风险企业都可以得到公开发行股票的机会,因此那些不具备条件上市的风险企业会选择企业兼并和收购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这种退出方式虽不能给投资者带来了最佳的收益回报,但它却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模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第五次的并购浪潮的掀起,这种企业并购的方式越来越受到美国风险企业的青睐。
3.企业回购
企业回购是指风险企业的管理层或者员工以现金、票据等有价证券购回已经发行在外的风险企业股份,从而使得风险资本退出风险企业的行为。这种退出方式对大多数的风险投资家而言是备用的,不是首选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按照回购实施的主体来分,企业回购可以分为:管理层收购(MBO),即由风险企业的管理层通过融资的方式将风险投资机构的股份收购回来,支付方式主要是银行举债而来的现金、管理层的其他股权等;员工持股基金(ESOT),风险企业家通过建立员工持股基金来购回风险投资家手中的股份,从而这些员工将持有风险资金原有的那部分股份;运用衍生工具期权来进行回购,包括买股期权和卖股期权。这是一种利弊共存的机制,即在公司购回自己的股份,实现风险投资家资本退出的同时也会减少公司股东的权益,危害到资本维持的原则,更有可能会侵害到债权人的利益。因而美国对股份回购在《美国标准公司法》第6条关于“获得与处置本公司股份的权力”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以此来防范回购机制的弊端。
3.清算
清算是指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解散或破产,进而对其财产、债权、债务进行清理与处置,风险投资不得不中途退出。清算退出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破产清算,即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由法院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组织清算组对公司进行清算。二是解散清算,即启动清算程序来解散风险企业。这种方式不但清算成本高,而且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因而不是所有的投资失败项目都会采用这种方式。对于风险投资家而言,一旦确认了风险企业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性和成长速度太过缓慢,不能实现预期的回报时,果断地退出是明智的选择,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损失,收回资金用于新一轮的投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